永发信息网

求苏轼《东坡》翻译

答案:3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2 14:48
  • 提问者网友:放下
  • 2021-02-21 21:59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大漠
  • 2021-02-21 23:04



东坡被雨洗刷过后月亮显得格外明亮,市人匆忙走过东坡只有置身名利圈外的诗人才能享受这圣景。不要嫌弃坡头的路大石从错凹凸不平。作者独自喜欢用木杖点地时坚然之声。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野味小生
  • 2021-02-22 00:23
东坡是一个地名,在当时黄州州治黄冈(今属湖北)城东。它并不是什么风景胜地,但对作者来说,却是灌注了辛勤劳动、结下深厚感情的一个生活天地。宋神宗元丰初年,作者被贬官到黄州,弃置闲散,生活很困窘。老朋友马正卿看不过眼,给他从郡里申请下来一片撂荒的旧营地,苏轼加以整治,躬耕其中,这就是东坡。诗人在此不只经营禾稼果木,还筑起居室——雪堂,亲自写了“东坡雪堂”四个大字,并自称东坡居士了。所以,他对这里是倾注着爱的。 诗一开始便把东坡置于一片清景之中。僻冈幽坡,一天月色,已是可人,又加以雨后的皎洁月光,透过无尘的碧空,敷洒在澡雪一新、珠水晶莹的万物上,这是何等澄明的境界!确实当得起一个“清”字。谢灵运写雨后丛林之象说:“密林含余清”。诗人的用字直可追步大谢。 诗人偏偏拈出夜景来写,不是无谓的。这个境界非“市人”所能享有。“日中为市”,市人为财利驱迫,只能在炎日嚣尘中奔波。唯有“野人”,脱离市集、置身名利圈外而躬耕的诗人,才有余裕独享这胜境。唯幽人才有雅事,所以“市人行尽野人行”。这读来极其自然平淡的一句诗,使我们不禁从“市人”身上嗅到一股奔走闹市嚣尘的喧闹气息,又从“野人”身上感受到一股幽人守志僻处而自足于怀的味道,而那自得、自矜之意,尽在不言中。诗人在另一首诗里说:“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那虽是咏定惠院海棠的,实际是借海棠自咏身世,正好帮助我们理解这句诗所包含的意境。 那么,在这个诗人独有的天地里,难道就没有一点缺憾吗?有的。那大石丛错、凸凹不平的坡头路,就够磨难人的了。然而有什么了不起呢?将拐杖着实地点在上面,铿然一声,便支撑起矫健的步伐,更加精神抖擞地前进了。没有艰险,哪里来征服的欢欣!没有“荦确坡头路”,哪有“铿然曳杖声”!一个“莫嫌”,一个“自爱”,那以险为乐、视险如夷的豪迈精神,都在这一反一正的强烈感情对比中凸现出来了。这“荦确坡头路”不就是作者脚下坎坷的仕途么?作者对待仕途挫折,从来就是抱着这种开朗乐观、意气昂扬的态度,绝不气馁颓丧。这种精神是能够给人以鼓舞和力量的。小诗所以感人,正由于诗人将这种可贵的精神与客观风物交融为一,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句句均是言景,又无句不是言情,寓情于景,托意深远,耐人咀嚼。同一时期,作者有《定风波》词写在风雨中的神态:“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与此诗可谓异曲同工,拿来对照一读,颇为有趣。
  • 2楼网友:封刀令
  • 2021-02-22 00:05
苏轼的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写景,后两句抒情议论(“莫嫌”为“转”,“ 自爱”为“合”——蕴涵主题)。前两句写的是东坡雨后的景象,月色明亮(“月色清”),环境幽静(“市人行尽野人行”),创造的是一种恬静清朗的意境。注意,注解虽说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但作品的前两句却并没有凄凉忧伤的情调;而这种“反差”,正是理解主题的重要一环——作者遭贬,笔下的景象却如此清朗,自然和他的思想情感有关啦——反映或映衬他的心情。所以,第1题解答为:“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当然,这种解答只要要点到、意思对就可以了。 三、四两句说:不要嫌道路崎岖不平,我独爱这竹杖敲击地面的响亮声音。也就是和他在《定风波》词里所说的“谁怕?一蓑风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意思一样——潇洒旷达地面对人生的挫折。由此,我们就可以明白,“铿然”一词的作用,一是反衬宁静,因为宁静,所以声音特别响亮;二是表现行走的步伐坚定,而步伐的坚定自然是他精神状态的反映。联系注解,我们就可以准确回答第2题了。“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这响亮的响声表现了作者在人生坎坷中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旷达的精神(意思对即可)。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