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靠个人约束还是规章制度,(规章制度)

答案:5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2 23:42
  • 提问者网友:辞取
  • 2021-11-12 07:39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靠个人约束还是规章制度,(规章制度)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迷人又混蛋
  • 2021-11-12 09:15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规章制度和个人约束相扑形成的结果,但主要是靠个人(意志力)约束养成的。规章制度常常只能起到短暂暂时的强制作用。例如,西方发达国家的公民经过一百多年文明进化,养成了自觉(个人约束)遵守交通规则(包括半夜无交警执勤时)的良好习惯。而我国因现代文明进程时间尚矮,自觉(个人约束)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尚未养成,于是就出现了如下现象,“大家白天有交警执勤时(强制的规章制度)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到了夜里二十点后没有交警执勤(无强制的规章制度)时,大部分人都不管红灯绿灯撒鸭子走人”。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英雄的欲望
  • 2021-11-12 11:17
我觉得是靠个人的,
  • 2楼网友:躲不过心动
  • 2021-11-12 10:31
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但也要靠个人自觉。两者成分都应有。
  • 3楼网友:神的生死簿
  • 2021-11-12 10:09
规章制度是一种矫正手段,正确运用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多种行为矫正的手段中,强化理论是非常重要的理论。强化理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的最重要的理论。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物,反之,在反应之后紧跟一个讨厌的刺激,从而导致反应率下降,则是惩罚。积极强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增强反应概率,消极强化则是通过呈现不愉快刺激使反应降低。在中学生习惯形成过程中,正确地采用适合的强化(如对中学生行为给以赞扬、肯定、赏识、奖励等)是能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的。强化是人的最深层次的需要,而满足正当、合理的需要是调动中学生积极性的最好办法。积极的强化是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克服诸如自卑、恐惧、不安、失望、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的。
  • 4楼网友:酒者煙囻
  • 2021-11-12 09:58
这个问题关键其实不在于遵守制度还是靠个人素质约束,而在于这个行为在什么样的文化环境

欧美发达国家的行人过街,绝大部分遵守纪律(南欧的比如意大利西班牙散漫一点),一是他们的文化教育很关键从小有根深蒂固的遵守规章制度的意识,欧洲德国人遵守纪律是出名的,日耳曼民族的一个天生特性,这个是其它国家的个人成年后再如何进行教育、制度规范也很难取代的,而是违法的成本很高,这个是制度的约束,如果是类似于德国这样的国家,个人的约束占主要,当然,也没有绝对,当一个大环境发生剧烈改变比如发生战争、自然灾害,这个不是钻牛角尖,国家机器失去威力的时候,个人不会再收到法律制裁,就会出现无法无天的情况。

如果在比如亚洲的文化中,特别是东南亚比如菲律宾等,出名的懒散、无纪律,去过这些国家的都知道,街头行人、机动车那叫一个混乱,还有去东南亚投资的公司都应该印象深刻,很多当地人上半个月班享受半个月,把钱用光了才去做事,加班多一点还经常去投诉工厂,吃苦耐劳程度较差,稍微管理严格一点投资方就麻烦多多,工人就闹事。所以这种环境下,靠规章制度还是靠个人约束呢?相信你已经有了答案。

所以总结一句话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还要放在具体什么样的文化环境中来分析。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