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它的化学式为C6H8O6,俗称抗坏血酸,常用于防治白血病造成的血管破裂出血.为了解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我们将6片维生素C压碎,溶于10?mL水中,然后过滤,取几毫升滤液,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滤液于一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呈红色,说明维生素C呈______性.
(2)取20?mL?0.5%的淀粉溶液,加入3滴碘溶液,这时溶液呈______色,并将此溶液作为维生素C的简易测定液.
(3)取少量滤液于另一试管中,然后滴人几滴上述维生素C的简易测定液,这时测定液的
______色褪去,溶液为______色.说明维生素C的溶液易被氧化,具有______性.
(4)重新取少量滤液于一洁净试管中,并将其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保持沸腾约1min.等溶液冷却后滴人维生素C的简易测定液,可观察到溶液仍呈蓝色,说明维生素C受热时______.
(5)由以上实验可知,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易被破坏,因此采用______食用方法,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丰富的维生素C.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它的化学式为C6H8O6,俗称抗坏血酸,常用于防治白血病造成的血管破裂出血.为了解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我们将6片维生素C压碎,溶于10?m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3 00:39
- 提问者网友:最爱你的唇
- 2021-04-12 13:49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醉吻情书
- 2021-04-12 13:56
解:(1)因为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呈红色,而它遇维生素C水溶液呈红色,说明维生素C水溶液呈酸性.
(2)维生素C的简易测定液:淀粉溶液遇碘溶液变成的蓝色溶液.
(3)取(1)中滤液放入(2)中维生素C的简易测定液中,维生素C被氧化和碘被还原都发生了化学变化,所以溶液颜色显石蕊溶液的紫色.
(4)取(1)中滤液,进行加热,再放入(2)中维生素C的简易测定液,溶液仍呈蓝色,说明维生素C受热时易分解.
(5)由以上实验可知,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易被破坏,因此采用加醋凉拌,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丰富的维生素C.
故答为:(1)酸;(2)蓝;(3)蓝、紫、还原;(4)易分解;(5)加醋凉拌.解析分析:(1)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呈红色,说明维生素C水溶液呈酸性.
(2)淀粉溶液遇碘溶液,淀粉溶液呈蓝色.
(3)维生素C的溶液遇到碘溶液,被碘氧化,维生素C和碘都发生了化学变化,所以溶液显石蕊溶液的颜色,为紫色.
(4)维生素C加热后分解,已不能被碘氧化,所以碘不会被消耗.
(5)因为“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易被破坏,”所以加醋凉拌,可以充分利用维生素C.点评:本题考查了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掌握反应现象与本质的联系,了解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2)维生素C的简易测定液:淀粉溶液遇碘溶液变成的蓝色溶液.
(3)取(1)中滤液放入(2)中维生素C的简易测定液中,维生素C被氧化和碘被还原都发生了化学变化,所以溶液颜色显石蕊溶液的紫色.
(4)取(1)中滤液,进行加热,再放入(2)中维生素C的简易测定液,溶液仍呈蓝色,说明维生素C受热时易分解.
(5)由以上实验可知,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易被破坏,因此采用加醋凉拌,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丰富的维生素C.
故答为:(1)酸;(2)蓝;(3)蓝、紫、还原;(4)易分解;(5)加醋凉拌.解析分析:(1)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呈红色,说明维生素C水溶液呈酸性.
(2)淀粉溶液遇碘溶液,淀粉溶液呈蓝色.
(3)维生素C的溶液遇到碘溶液,被碘氧化,维生素C和碘都发生了化学变化,所以溶液显石蕊溶液的颜色,为紫色.
(4)维生素C加热后分解,已不能被碘氧化,所以碘不会被消耗.
(5)因为“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易被破坏,”所以加醋凉拌,可以充分利用维生素C.点评:本题考查了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掌握反应现象与本质的联系,了解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等灯
- 2021-04-12 14:47
对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