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总供给函数怎么求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2-01-01 03:11
  • 提问者网友:你给我的爱
  • 2021-12-31 19:54
总供给函数怎么求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独钓一江月
  • 2021-12-31 21:08
问题一:长期供给函数怎么求? (1)厂商的长期成本为LC=Q^3-4Q^2+8Q
长期边际成本LMC=3Q^2-8Q+8
长期平均成本LAC=Q^2-4Q+8
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为Q=2时,LAC=4
厂商的长期供给线为其长期边际成本在边际成本之上的部分,所以
长期供给函数为P=3Q^2-8Q+8,且Q>=2;
或解出Q=[8+(64-4*3*(8-P))^0.5]/6={8+[12P-32]^0.5}/6
行业的供给函数为厂商的供给函数的加总,设行业中有n个企业,则
Q总=n*Q=n{8+[12P-32]^0.5}/6
(2)完全市场均衡时,均衡价格=长期平均成本最小值=4,
由行业需求函数Q=2000-100P,行业均衡产量为Q=2000-100*4=1600
将P=4,Q总=1600代入行业供给函数
1600=n{8+[12*4-32]^0.5}/6
解出n=800问题二:总供给函数? 总供给曲线(一)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表示一系列价格总水平下经济提供的产出量,总供给函数AS可以表示为:Y=AS(P)
(二)短期总供给曲线由于短期内工资等要素价格保持不变,价格丹水平提高引起厂商供给量的增加,从而使得经济中商品和劳务的总额增加。
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由于劳动供给保持不变,而劳动需求随之增加,因而均衡就业量增加,并最终导致总供给量增加,即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总供给曲线最初随着价格总水平提高而平缓上升,但当价格总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序之后,总供给曲线在潜在产出水平附近接近于是一条垂直的直线。
(三)长期总供给曲线长期中货币工资的调整使得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如图14-4所示。
图14-4 长期总供给曲线
(四)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导致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
第一,自然人和人为的灾祸。
第二,技术变动。
第三,工资率等要素价格的变动。
第四,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问题三:宏观经济学的总供给曲线是怎样推导出来 微观经济学里讲的总需求曲线一般认为是个人需求的加总,其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是通过消费者选择理论推出来的,一般只说明需求的一般性质.而宏观经济学的总需求是按照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推导出来的需求曲线,其二者性质应该是相同的(需求定理),但是表述方式和理论的基础不相同,最后分析的用处也不相同.问题四:总供给曲线的含义是什么?短期总供给函数的形式是什么?为什么 总供给曲线有三个,分别是短期的总供给曲线、中期的总供给曲线和长期的总供给曲线,其中1长期的总供给曲线即指古典总供给曲线。   1、短期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因为短期意味着时间很短暂,厂商来不及调整价格,所以在维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可以生产任何产量的产品。   2、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这是我们最经常讨论的曲线。在中期有足够的时间使厂商在调整产量的同时调整价格,而且二者的调整方向是一致的。   3、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因为在长期厂商有充分的时间来调整价格,但是产量已经达到了潜在的最大产量,即产量已经调整到了无法再增加的地步,此时的产量为潜在GDP,也称充分就业时的GDP和自然失业率的GDP。因为无法再增加,因此是垂直于X轴的。   关于总供给,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两大流派——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是没有分歧的。   PS:古典经济学所讨论的经济学问题大多是长期的。   此问题用图说明更好,但是考虑到上图被审核通过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我就直接口述了,楼主可以参考一下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或者曼昆的《宏观经济学》,二者都有详细的介绍。问题五:总供给函数Y=2000+p 总需求函数D=2400-p 求1供给均衡点 2如果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1.计算(五分钟练习):(5)-252;(6)(-2)3;(7)-7+3-6;(8)(-3)×(-8)×25;(13)(-616)÷(-28);(14)-100-27;(15)(-1)101;(16)021;(17)(-2)4;(18)(-4)2;(19)-32;(20)-23;(24)3.4×104÷(-5).2.说一说我们学过的有理数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二、讲授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运算,若在一个算式里,含有以上的混合运算,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运算?1.在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同一级运算中,按照式子的顺序从左向右依次进行.审题:(1)运算顺序如何?(2)符号如何?说明:含有带分数的加减法,方法是将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相加,再计算结果.带分数分成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时的符号与原带分数的符号相同.课堂练习审题:运算顺序如何确定?注意结果中的负号不能丢.课堂练习计算:(1)-2.5×(-4.8)×(0.09)÷(-0.27);2.在没有括号的不同级运算中,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例3计算:(1)(-3)×(-5)2;(2)〔(-3)×(-5)〕2;(3)(-3)2-(-6);(4)(-4×32)-(-4×3)2.审题:运算顺序如何?解:(1)(-3)×(-5)2=(-3)×25=-75.(2)〔(-3)×(-5)〕2=(15)2=225.(3)(-3)2-(-6)=9-(-6)=9+6=15.(4)(-4×32)-(-4×3)2=(-4×9)-(-12)2=-36-144=-180.注意:搞清(1),(2)的运算顺序,(1)中先乘方,再相乘,(2)中先计算括号内的,然后再乘方.(3)中先乘方,再相减,(4)中的运算顺序要分清,第一项(-4×32)里,先乘方再相乘,第二项(-4×3)2中,小括号里先相乘,再乘方,最后相减.课堂练习计算:(1)-72;(2)(-7)2;(3)-(-7)2;(7)(-8÷23)-(-8÷2)3.例4计算(-2)2-(-52)×(-1)5+87÷(-3)×(-1)4.审题:(1)存在哪几级运算?(2)运算顺序如何确定?解:(-2)2-(-52)×(-1)5+87÷(-3)×(-1)4=4-(-25)×(-1)+87÷(-3)×1(先乘方)=4-25-29(再乘除)=-50.(最后相加)注意:(-2)2=4,-52=-25,(-1)5=-1,(-1)4=1.课堂练习计算:(1)-9+5×(-6)-(-4)2÷(-8);(2)2×(-3)3-4×(-3)+15.3.在带有括号的运算中,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最后算大括号.课堂练习计算:三、小结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规律.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按顺序运算;3.若有括号,先小再中最后大,依次计算.四、作业1.计算:2.计算:(1)-8+4÷(-2);(2)6-(-12)÷(-3);(3)3??(-4)+(-28)÷7;(4)(-7)(-5)-90÷(-15);3.计算:4.计算:(7)1÷(-1)+0÷4-(-4)(-1);(8)18+32÷(-2)3-(-4)2×5.5*.计算(题中的字母均为自然数):(1)(-12)2÷(-4)3-2×(-1)2n-1;(4)〔(-2)4+(-4)2??(-1)7〕2m??(53+35).第二份初一数学测试(六)(第一......余下全文>>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有你哪都是故乡
  • 2021-12-31 21:31
和我的回答一样,看来我也对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