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求 宋史 朱熹传 译文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3 04:31
  • 提问者网友:伴风望海
  • 2021-03-23 00:14
求 宋史 朱熹传 译文
朱熹,字元晦······
这篇文章的全篇翻译是什么啊!1
知道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执傲
  • 2021-03-23 01:47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中进士第.胡世将、谢克家荐之,除秘书省正字.赵鼎都督川陕、荆、襄军马,招松为属,辞.鼎再相,除校书郎,迁著作郎.以御史中丞常同荐,除度支员外郎,兼史馆校勘,历司勋、吏部郎.秦桧决策议和,松与同列上章,极言其不可.桧怒,风御史论松怀异自贤,出知饶州,未上,卒.
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主泉州同安簿,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禁女妇之为僧道者.罢归请祠,监潭州南岳庙.明年,以辅臣荐,与徐度、吕广问、韩元吉同召,以疾辞.
孝宗即位,诏求直言,熹上封事言:“圣躬虽未有过失,而帝王之学不可以不熟讲.朝政虽未有阙遗,而修攘之计不可以不早定.利害休戚虽不可遍举,而本原之地不可以不加意.陛下毓德之初,亲御简策,不过风诵文辞,吟咏情性,又颇留意于老子、释氏之书.夫记诵词藻,非所以探渊源而出治道;虚无寂灭,非所以贯本末而立大中.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使义理所存,纤悉毕照,则自然意诚心正,而可以应天下之务.”次言:“修攘之计不时定者,讲和之说误之也.夫金人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则不可和也明矣.愿断以义理之公,闭关绝约,任贤使能,立纪纲,厉风俗.数年之后,国富兵强,视吾力之强弱,观彼衅之浅深,徐起而图之.”次言:“四海利病,系欺民之休戚,斯民休戚,系守令之贤否.监司者守令之纲,朝廷者监司之本也.欲斯民之得其所,本原之地亦在朝廷而已.今之监司,奸赃狼籍、肆虐以病民者,莫非宰执、台谏之亲旧宾客.其已失势者,既按见其交私之状而斥去之;尚在势者,岂无其人,顾陛下无自而知之耳.”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