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夏季臭氧产生的原因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2 23:47
  • 提问者网友:我一贱你就笑
  • 2021-02-12 13:37
夏季臭氧产生的原因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风格不统一
  • 2021-02-12 15:14
问题一:为什么夏季更易出现臭氧污染 空气质量优指的是PM2.5比较低,但不包含臭氧。事实上,在夏天的太阳光下,看远处的山如果是蓝色的,这就表示臭氧污染超标了。问题二:臭氧是怎样形成的 【中文名称】臭氧【英文名称】ozone【结构或分子式】 O原子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分子形状为V形。 【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48.00【密度】(气)1.658,(液)1.71【熔点(℃)】(固)-251【沸点(℃)】(液)-112【性状】 气态臭氧厚层带蓝色,有特殊臭味,浓度高时与氯气气味相像;液态臭氧深蓝色,固态臭氧紫黑色。【用途】 用于水的消毒和空气的臭氧化,在化学工业中用作强氧化剂。【制备或来源】 可在特殊的臭氧发生器中,使空气中的氧气受到无声放电而成臭氧。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蓝色气体。 分子式:O3 臭氧的物理性质 性质 数据 分子量 47.99828 沸点oC -111.9 熔点℃ -193 临界温度oC -5 临界压力atm 92.3 等张比容(90.2K) 75.7 生成热,KJ/mol -144 在水中的溶解度ml/100ml 49.4 臭氧性质 一、物理性质 在 常温常压下,较低浓度的臭氧是无色气体,当浓度达到 15%时,呈现出淡蓝色。臭氧可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氧高约13倍,比空气高25倍。但臭氧水溶液的稳定性受水中所含杂质的影响较大,特别是有金属离子存在时,臭氧可迅速分解为氧,在纯水中分解较慢。臭氧的密度是2.14g?l(0°C,0.1MP),沸点是-111°C,熔点是-192°C。臭氧分子结构是不稳定的,它在水中比在空气中更容易自行分解。臭氧的主要物理性质列于表1-1,臭氧在不同温度下的水中溶解度列于表1-2。臭氧虽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氧大10倍,但是在实用上它的溶解度甚小,因为他遵守亨利定律,其溶解度与体系中的分压和总压成比例。臭氧在空气中的含量极低,故分压也极低,那就会迫使水中臭氧从水和空气的界面上逸出,使水中臭氧浓度总是处于不断降低状态。 二、化学性质 臭氧的化学性质是它的氧化能力很强,其氧化还原电位仅次于 F2。 ●臭氧主要功能 1 、食物净化: 由表及里的降解果蔬、粮食中残留的化肥、农药等有毒物质,清除肉、蛋中的抗生素、化学添加剂、激素等有害物质,杀灭海鲜中容易引起中毒的嗜盐性菌,把住病从口入关。 (注意:臭氧可能不完全氧化农药乐果,产生有剧毒的氧化乐果!)2 、饮用水净化: 自来水经臭氧处理后是一种优质的生饮水。每升水只需通入 O3 2 分钟即可去除水中的余氯,杀菌、消毒、去味、去除重金属,防止致癌物质三氯甲烷的生成,增加水中含氧量,自制理想纯净的饮用水。 3 、消毒灭菌: 将清洗后的餐饮用具放入水中通入 O3 20 分钟,可去除洗涤剂残留物,杀灭细菌、病毒,替代电子消毒柜,避免餐饮用具传染疾病。还可对衣物、毛巾、抹布、袜子等进行水介质消毒、除味。 4 、空气净化: 将臭氧排气管挂在 1.7 米以上高度,排放 O3 20--30 分钟,即可有效去除室内烟尘或装饰材料的异味,降尘灭菌,增加空气含氧量,清新空气,让您在家中享受到雨后森林般清新的空气(可用于家庭、办公室、会议室、娱乐......余下全文>>问题三:为何臭氧最大值在春季,最小值出现在夏季? 跟阳光入射角度和季节的大气流动速度特性有关系吧。问题四:为什么夏季对流层中臭氧的化学过程快 在对流层里存在的臭氧属于一种对生物有害的污染物,是光化学烟雾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平流层(臭氧层)中的臭氧则是对生物至关重要的紫外线吸收剂)。许多涉及化学能量快速转化的人类活动,如内燃机开动、复印机工作等等,都会产生臭氧,危害人类健康。经常用激光打印机将会有臭氧的气味,在高浓度时会中毒。臭氧(O3)是一种强氧化剂,容易与其他化学物质反应生成许多有毒的氧化物。
特征
编辑
对流层从地球表面延伸至10~18千米高度(其厚度与纬度相关),内部又可分为许多层,而臭氧主要集中在混合层(即从对流层到平流层的过渡区)。而在混合层下方,也就是绝大多数生物生活的高度(距地面0~10千米),臭氧的浓度相对很低,但由于它容易对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环保问题。
对流层臭氧属于温室气体。臭氧容易和空气中的烃类气体(如甲烷等)发生氧化反应,因此空气中臭氧浓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上述烃类气体在空气中的存在时间。
如今人们已经可以利用人造卫星测量对流层臭氧的浓度。针对地表臭氧浓度的测量需要利用原位监测技术。问题五:为什么臭氧最大值出现在春季 春天有雷雨,在闪电的作用下能生成臭氧。
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大气层的臭氧主要以紫外线打击双原子的氧气,把它分为两个原子,然后每个原子和没有分裂的氧合并成臭氧。臭氧分子不稳定,紫外线照射之后又分为氧气分子和氧原子,形成一个继续的过程臭氧氧气循环,如此产生臭氧层。自然界中的臭氧层大多分布在离地20—50千米的高空。臭氧层中的臭氧主要是紫外线制造。2011年11月1日,日本气象厅发布的消息称,今年以来测到的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面积的最大值超过去年,已相当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值。问题六:臭氧污染有何危害? 臭氧有强氧化性,所以一些消毒柜也是使用臭氧的,臭氧的危害与浓度成正比关系,浓度为0.3mg/m3时,对眼、鼻、喉有刺激的感觉;浓度为30mg/m3时,出现头疼及呼吸器官局部麻痹等症,臭氧还会破坏人体的免疫机能,致使人的皮肤起皱、出现黑斑,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病变,加速衰老,致使孕妇生畸形儿.问题七:他爱我吗? 20分?问题八:臭氧污染的防治方法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帮助减少臭氧污染: 在春末、夏季和初秋季节的下午和傍晚减少汽车的使用。不要在这些时间使用以汽油为动力的草坪设备。不要在这些时间给汽车加油。不要在这些时间生火或进行户外烧烤。保证您的汽车或船舶的发动机处于正常状态。确保您的轮胎适当充气。 使用环保油漆、清洁剂和办公用品(其中部分化学品是VOC的来源)。节约能源。问题九: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很大部分是的
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但是大多数人认,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氯氟烃是一种人造化学物质,1930年由美国的杜邦公司投入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进入60年以后,开始大量使用,主要用作气溶胶、制冷剂、发泡剂、化工溶剂等。另外,哈龙类物质(用于灭火器)、氮氧化物也会造成臭氧层的损耗。
如上文说述,在平流层内离地面20~30千米的地方是臭氧的集中层带,在这个臭氧层中存在着氧原子(O)、氧分子(O2)和臭氧(O3)的动态平衡。但是氮氧化物、氯、溴等活性物质及其他活性基团会破坏这个平衡,使其向着臭氧分解的方向转移。而CFCs物质的非同寻常的稳定性使其在大气同温层中很容易聚集起来,其影响将持续一个世纪或更长的时间。在强烈的紫外辐射作用下它们光解出氯原子和溴原子,成为破坏臭氧的催化剂(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
臭氧层空洞的形成是一种与物理化学、大气化学、大气环流、气候环境和太阳紫外辐射等多种因素有关的、复杂的大气现象和过程。目前对于解释臭氧层空洞出现的成因和机制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理论:第一种认为动力气象学上的极地纬向环流变化造成输送至南极上空的臭氧减少;第二种认为极地冰晶效应影响下的多相化学反应引起臭氧的减少;第三种认为与太阳辐射变化相关的动力气象因素及光化学反应(包括人类活动影响)综合作用导致臭氧层空洞的形成。
其中破坏臭氧层起主要作用的氟氯烃化合物(如氟里昂)和含溴卤化烷烃等化学气体,它们不会在大气中自然产生,大部分是人类社会的工业生产和现代生活过程中,在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后产生和扩散出来的。大量的氟氯烃和含溴卤化烷烃类等气体在进人大气层的对流层中后,又在热带地区上空被大气环流带人到平流层,然后在气流和风的作用下,又从低纬度地区的平流层向高纬度地区输送并在平流层内均匀混合。在高空的平流层内,由于强烈太阳紫外线的照射,能使氟氯烃和含溴卤化烷烃分子发生离解,释放出高活性的原子态的氯和溴,氯和溴原子又会使臭氧分子分解而失去氧原子,它们对臭氧的破坏是以催化的方式进行的,如此反复下去,加重了臭氧层的缺失和破坏而形成臭氧层空洞。
另外,大气中臭氧含量的多少对地球气候也有着直接的影响。科学研究证明,大气臭氧含量越多地面温度越低,同时太阳紫外辐射地面的能量就越小;反之,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地面上的太阳紫外辐射就会明显增强。早在1991年,澳大利亚冰川与大气科学方面的研究就揭示出南极臭氧层空洞与气候变化之间有一反馈联系,大气臭氧减少反映出高空大气温度降低与低层大气温度上升是一致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预示着平流层臭氧减少,但也反映出另一种特性,即对流层的温度有所上升。这种变化在南极地区十分强烈,对臭氧影响起着控制作用,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的。在南极的冬季,南极平流层中旋风是很强的,而这种旋风还将增大且较长期影响着南极平流层温度的降低,在旋风作用隔离区中,臭氧含量降低更多,这种过程有可能进一步扩展到南极夏季。
在南极上空,由于冬季接受到的太阳热量很少,气温可以达到零下80度。距地面20公里的高空,尽管空气十分干燥,在温度极低的环境下还是易于生成平流层云。经南极的科学考察和实验室的研究都证明,这种平流层云有加剧氯的催化而产生氯原子的化学作用,而氯原子又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由于南极上空的空气受冷下沉,形成一个强烈的西向环流,称为极区涡旋。这种涡旋有一重要的作用,就是将南极大陆上空的冷空气团团围住,使其与极区外低纬度空气隔离开来,减弱了南极......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