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人与城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5 03:37
  • 提问者网友:感性作祟
  • 2021-12-24 20:30
人与城陆文夫  苏州城,一颗东方的明珠,一个江南的美人,娴静,高雅,有很深厚的文化素养,又是那么多才多艺,历经2500年而不衰老,阅尽沧桑后又焕发青春,实在有点不可思议。如果去询问她驻颜有何妙术,却又发现她一未吃珍珠粉,二未吃人参蜂皇浆,更未偷食长生不老之药。除掉她的天生丽质,即某些特殊的地理条件之外,主要是靠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人,那些人为了生活,为了改善生活,为了美化生活而日日夜夜地辛劳、谋划。苏州人形容此种辛劳有句土话叫“勿停格爬”。修建房屋叫爬房子,做家具叫爬家什,侍弄盆景叫爬盆景。一家一户地爬,一代一代地爬,便爬出了一个美丽的苏州城,而且是使其永葆青春。爬,不是奔,需要耐心、细致、坚韧。于是,那精巧与细致便成了苏州的特色。苏州的园林,苏州的刺绣,苏州的美食,苏州人的待人接物等等都与精巧、细致不可分。此种特色不可替代,获得八方人士的青睐。  我们的祖先也许并未想到要故意去创造苏州的特色,没有想到要创造一颗东方的明珠或培养一位绝代的佳人。他们只要在生活的搏斗与享有之中,把自己的个性、爱好、审美观点渗透到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之中,一旦形成风习,便会得到维护到发展,半是天生,半是人为,任何英雄豪杰都是无法左右的。庆祝苏州建城2500周年,实际上是为了缅怀我们那些“勿停格爬”的祖先,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半富的遗产与可贵的城市特点,同时也是为了庆祝我们自己“爬”得也很艰难,而且终于爬过了十分艰难与百般困扰的近十年。回过头来看看苏州一个城市却能活2500年,3000年……城市是人的物化,人物精神的转化,每个为这个城市做过一些好事的人,虽然没有留下名字,却都会在这个长生不老的城市中留下有形无形的痕迹。你在苏州的大街小巷中走走,看见一座园子,一顶小桥,一个井圈,一间临河的小楼,会觉得古朴、优美。再往深处一想,便会有许多曾经活着的人显现在你的面前。你仿佛看到一位白发的长者种下了一棵小树,如今已长得大于参天蔽日;你好象看到几个浑身污泥的掘井人蹲在墙角里抽烟,如今那青石井栏已被吊桶绳磨出几十条一寸多深的凹痕,使得许多国外的旅游者都很惊奇,觉得这样的井圈应该陈列在博物馆里……  中国人有个习惯,逢五逢十是大庆,等到庆祝苏州建城3000年的时候,我们这一代人早就灰飞烟灭了,但也和古人一样,凡是给这个城市做过一些好事的人,都会为这个城市留下一点有形或无形的痕迹。只是有一点大家不必计较,不必计较那痕迹是你的还是我的,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1.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勿停格爬”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说苏州特色的形成“半是天生,半是人为,任何英雄豪杰都是无法左右的”?下边的理解哪一项不正确?[  ]A.人们在生活的搏斗与享用之中,把自己的个性、爱好,审美观点渗透到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之中,逐步形成了苏州的特色。B.苏州特色的形成,主要是靠一代又一代名不见经传的人日日夜夜地辛劳、谋划,凡是给这个城市做过一些好事的人都会留下一点有形或无形的痕迹。C.苏州特色是在当地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经过无数人“勿停格爬”,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这个过程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D.苏州特色是在苏州这一特殊的地理条件下自然形成的,任何人(包括英雄豪杰在内)都是创造不了的,也是无法左右的。3.谈谈你对“城市是人的物化,人的精神的转化”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边是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哪一项最恰当?[  ]A.展现苏州城的精巧与细致,品味苏州的城市特色。B.赞美苏州人的勤劳与坚韧,挖掘苏州的人文资源。C.探询苏州城永葆青春的奥秘,解读人与城的关系。D.寻访苏州城的历史遗迹,揭示苏州人与苏州城的关系。5.在作者看来,“人”与“城”有着怎样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迟山
  • 2021-12-24 20:50
答案:解析:  1.为了生活,为了改善生活,为了美化生活而日日夜夜地辛劳、谋划。  2.D  3.城市是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人世世代代“努力”的物质成果,它们渗透了他们的个性、爱好、审美观点等。  4.D  5.城市是人创造的,人又在城市中永存。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举杯邀酒敬孤独
  • 2021-12-24 22:08
对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