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14分)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A、a)、高秆和矮秆(基因为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取适量的甲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6 17:42
  • 提问者网友:爱了却不能说
  • 2021-01-25 22:39
(14分)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A、a)、高秆和矮秆(基因为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
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4株、抗病矮秆1株(乙)和不抗病高秆1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和不抗病矮秆。选取F1中抗病高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秆植株(丁)。
另一实验表明,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病高秆。
请回答:
(1)对上述l株白化苗的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 ,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该变异类型属于 。
(2)上述培育抗病高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 、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 。
(3)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植株杂交的F1中抗病高秆植株能产生 种配子。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植株杂交得到F1的过程。(1)表达  基因突变 (2)诱变育种  基因重组  (3)4
(4)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千夜
  • 2021-01-25 23:53
(答案→)(1)表达  基因突变 (2)诱变育种  基因重组  (3)4(4) 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分析可知,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该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2)上述培育抗病高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3)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植株杂交的F1中抗病高秆植株(AaBb)能产生 4 种配子。(4)乙与丙植株杂交得到F1的过程如下: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患得患失的劫
  • 2021-01-26 00:36
谢谢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