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芳怎么死的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4 05:14
- 提问者网友:最美的风景
- 2021-03-03 20:05
赵德芳怎么死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神鬼未生
- 2021-03-03 21:43
问题一:八贤王是怎么死的 赵德芳(959年-981年),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封秦康惠王。《宋史》说太祖驾崩时,宋皇后(952年-995年)急令内侍王继恩召太子秦王德芳入宫,王继恩却拿着遗诏去找晋王赵光义。后来赵光义继位,即宋太宗。因为宋太宗以弟之身分即位,世人普遍流传著“烛影斧声”疑案,认为宋太宗是谋杀太祖而篡位。太宗继位后赵德芳被封为兴元尹。979年(太平兴国四年),赵德芳之兄赵德昭被宋太宗逼迫自杀。981年(太平兴国六年)赵德芳病死,年二十三。因为赵德芳兄弟在短时间内连续死亡,许多人怀疑德芳死因不单纯,定与宋太宗有关。赵德芳死后,谥康惠,赠中书令、岐王。后加封太师,改封楚王。其六世孙为宋孝宗,七世孙为宋光宗,八世孙为宋宁宗。秦康惠王德芳,开宝九年出阁,授贵州防御使。太平兴国元年,授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三年冬,加检校太尉。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三。车驾临哭,废朝五日。赠中书令、岐王及谥。后加赠太师,改楚王。子三人:惟叙、惟宪、惟能。庆历四年,诏封十王之后,以惟叙子从照封安国公,终左金吾卫大将军、归州团练使。赠同州观察使、齐国公。从照卒,以惟能子从古封安国公,终延州观察使,赠保静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楚国公,谥惠恪。从古卒,惟宪子从式袭封舒国公。
赵德芳被后世虚构为八贤王,常出现在有关杨家将的演义或戏剧中。其正气凛然,仗义执言,诙谐、机智,周旋于皇帝、奸臣、杨家将之间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助杨家将一臂之力,是当时朝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演义小说中称赵德芳为宋太祖赵匡胤次子。因不满宋太宗继位,赵德芳与其兄上朝抗议,后其兄撞死金殿。太宗后封赵德芳为八贤王,赐金锏一柄,如不法之属得专诛戮。问题二:赵德芳怎么死的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德芳之兄赵德昭被宋太宗逼迫自杀。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赵德芳病死,英年早逝,享年二十三岁。因为赵德芳兄弟在短时间内连续死亡,许多人怀疑德芳死因不单纯,定与宋太宗有关。问题三:历史上的赵德芳是怎么死的 关于赵德芳怎么死的,一直是众说纷纭。大致可分为两个比较普遍的说法。
据正史记载,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时值三月,赵德芳病卒。时年二十有三。他的死,让当时宋太宗亲临哭祭,且闭朝五日。随后又追封赵德芳为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不久之后又加赠太师,改追封为楚王。
能在死后得到天子哭祭,并且闭朝五日,又是加封为王。足以说明天子对他十分看重。而且朝廷还授予谥号,要知道古代能得到谥号之人,都是很有地位名望之人。按照常理而言,赵德芳死于疾病,应该是没有异议。
另外野史之中关于赵德芳怎么死的,还有另外一种记载。
众所周知,在古代君王更迭,大多秉承的是父死子继的传统。可宋太祖暴毙之后,继位的却是皇弟赵光义,也就是宋太宗。不寻常的继位人选,加上先帝不寻常的死因,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烛光斧影”的传说便由此而来。
而太祖一系,有两个颇具德行名望的皇子。一个是赵德昭,另一个就是赵德芳。他们原本都是有机会登上皇位之人。如果,太祖之死确是太宗所为,赵德芳兄弟二人,自然就会被太宗所忌讳。
更为让人怀疑的是,赵德昭于公元979年,被太宗猜忌,被逼自刎。公元981年赵德芳又突然病逝。短短两三年,两个曾经德行皆优的皇子,就这么离世。因此,人们认为赵德芳也是被太宗所害。问题四:宋朝八贤王赵德芳简介及怎么死的? 八贤王赵德芳简介姓名:赵德芳国籍:宋朝出生日期:959年逝世日期:981年父亲:宋太祖赵匡胤职业:王爷、兴元尹戏曲称呼:八贤王八贤王赵德芳画像赵德芳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四子,在戏曲演义中,赵德芳被虚构为手持金锏,正气凛然的八贤王形象。赵德芳,976年出阁,授予贵州防御使一职。宋太宗继位后,太平兴国元年(976年),被封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冬,加检校太尉,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德芳之兄赵德昭被宋太宗逼迫自杀,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赵德芳病死,年二十三。死后,谥康惠,赠中书令、岐王,后加封太师,改封楚王,宋徽宗时改为秦王。而《宋史》说宋太祖赵匡胤驾崩时,宋皇后急令内侍王继恩召赵德芳入宫,王继恩却拿着遗诏去找晋王赵光义。后来赵光义继位,被称为宋太宗。因宋太宗以皇弟的身份即位,世人普遍流传着“烛影斧声”疑案,认为宋太宗是谋杀宋太祖而得位。虽然说赵德芳是病死的,但因为赵德芳与哥哥赵德昭在短时间内连续死亡,历史学家多数认为赵德芳死因不单纯,可能与宋太宗有关。而“八贤王”是古典名着《三侠五义》中的文学人物。他是文学人物,不是历史人物,他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轶闻,加上人民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融合而成的人物。问题五:清朝八贤王是怎么死的 清朝八贤王爱新觉罗·胤禩
爱新觉罗·胤禩(1681年3月29日-1726年10月5日),康熙帝第八子,母良妃卫氏,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出生。年幼时书法差劲,康熙令书法家何焯为其侍读。四十七年,太子胤礽被废,胤禩部署夺嫡,颇得朝野支持,人称“八贤王”。康熙深恶胤祀争储位,夺其贝勒,并拘禁之。胤禩后复为贝勒,转而支持皇十四子胤禵克承大统,惟康熙遗命皇四子胤禛登基称帝。
胤禛即位,改元雍正,命胤禩、胤祥、马齐、隆科多四人总理事务,又封胤禩为廉亲王,任理藩院尚书,管工部事务,期间多次借故谴责胤禩失职。雍正四年,被革去黄带子,囚禁于宗人府,围筑高墙,改名“阿其那”(猪),议罪状四十款;其妻被革去福晋,勒命自尽。雍正帝称胤禩“凶恶之性,古今罕闻”。同年九月初五,于拘禁中病故。问题六:白眉大侠评书里的赵德芳怎么死的 赵德芳没有死 在八王擂上被救了问题七:宋代魏王赵德芳的死因? 秦康惠王德芳,开宝九年出阁,授贵州防御使。太平兴国元年,授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三年冬,加检校太尉。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三。车驾临哭,废朝五日。赠中书令、岐王及谥。后加赠太师,改楚王。子三人:惟叙、惟宪、惟能。庆历四年,诏封十王之后,以惟叙子从照封安国公,终左金吾卫大将军、归州团练使。赠同州观察使、齐国公。从照卒,以惟能子从古封安国公,终延州观察使,赠保静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楚国公,谥惠恪。从古卒,惟宪子从式袭封舒国公。被后世演义小说虚构为“八贤王”。他并没有魏王的封号,魏王是太宗弟弟赵廷美(赵光美,避太宗讳改之)。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德芳之兄赵德昭被宋太宗逼迫自杀。有豫剧《贺氏骂殿》根据此时敷衍而成。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赵德芳病死,年二十三。因为赵德芳兄弟在短时间内连续死亡,历史学家多半认为德芳死因不单纯,定与宋太宗有关。
赵匡胤四子六女:
长子赵德秀,滕王,早亡
次子赵德昭,燕懿王,被太宗逼死,其九世孙为宋理宗赵昀。
三子赵德林,舒王,早亡
四子赵德芳,秦康惠王,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八贤王原型,其六世孙为宋孝宗赵昚。
女 申国公主,早亡
成国公主,早亡
永国公主,早亡
魏国大长公主,封昭庆公主,进封郑国公主,改秦国公主。进长公主。后改封魏国大长公主。政和改贤肃大长帝姬。
罚国大长公主,封延庆公主,进封许国公主。改晋国公主。进长公主。进大长公主。改封鲁国大长公主。改贤肃大长帝姬。
陈国大长公主,封永庆公主,进封虢国公主。改齐国公主。进许国长公主。追封大长公主。改封陈国大长公主。改贤惠大长帝姬。问题八:赵德芳的后代 赵匡胤死的不明不白,弟弟赵光义做皇帝后一直到北宋灭亡都是弟弟的后代继承皇位到北宋灭亡,政权南迁时,宋高宗之子在“苗刘之变”后夭折,继嗣无人。高宗帝终于收养了太祖后裔为子,即后来的宋孝宗。至此,皇位终于又回到了太祖后裔的手中。
据说赵构晚年梦到太祖托梦与他,告诉他斧光烛影的故事,赵构心中不安,又无子嗣,便立了孝宗。
南宋第二代皇帝就是宋太祖儿子赵德芳的后代。
赵匡胤后人做皇帝的有四人,分别是:
孝宗赵伯琮(后改名赵睿)、光宗赵敦、甯宗赵扩、理宗赵与莒(昀)
巧合的是孝宗又无子嗣,选德芳兄长德昭后人为帝,也传四人,度宗赵孟启、恭帝赵显,端帝赵罡,卫王赵昺(宋朝最后一个小皇帝)
算起来太祖、太宗皇帝后人做皇帝,总加都是9人。也算“平分天下”了。
哥哥的后代9人做皇帝,弟弟的后代也是9人做皇帝,哥哥的后代做皇帝基本都是南宋皇帝。
记者近日在广东高要采访时发现,莲塘镇生活着大宋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的后裔2万多人,他们的家中大都悬挂着赵匡胤等18位宋朝帝王的彩图画像。尽管默默无闻地过着幽静的田园生活,但提起他们曾经辉煌一时的先祖,每个人的言语谈吐中仍流露出一种自豪感。
小孩也知先祖是“大宋天子”
据村民们介绍,南宋以来,中原战乱,江南狼烟,赵宋族人纷纷南迁避乱,经绍兴、诸暨、福州、潮汕及广州、肇庆各地,尔后近千年生息繁衍至今,历尽沧桑。目前仅在高要莲塘一镇,就有赵氏一脉2万多人,与其先祖发祥之地东京汴梁(现河南开封)的赵氏后裔人数亦在伯仲之间。问题九:历史上有几个八贤王?八贤王是怎么死的? 陈道明版北宋八贤王 提到“八贤王”三个字,我们会很快的想到杨家将、包青天的相关影视或者戏曲,那么八贤王指的是谁呢?历史上有几个八贤王,他最终又是怎么死的呢? 历史上有两个八贤王,一个指的是北宋的八贤王赵德芳,另个一指的是清朝时期,《步步惊心》中所提到的八爷,即爱新觉罗·胤禩。接下里让我们具体的了解一下这两个人。 北宋的八贤王 历史上的八贤王,是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手执开国宝剑,上打昏君,下打佞臣,很受后人敬仰。他究竟是谁,始无定论,不过,从后来的南宋高宗赵构重立赵匡胤之后代为皇帝的史实来看,这个八贤王实际上就是赵匡胤要立的太子。 据山东的一些民间老艺人讲,赵光义杀赵匡胤之时,赵匡胤已经预感到了,所以,他事先先作了一系列的重要的安排以备不测。当他在血光之中临咽下最后一口气时,他问了赵光义这样的话,你杀了我不要紧,你把我儿德芳如何。赵光义心里多少还是意识到了一点手足之情,他保证说不会杀掉他的后代。于是,赵光义说,我当皇帝,封你子德芳为贤王。这里的贤王,实际上也就相当于辅政大臣。 可是,赵匡胤知道,赵光义心狠手辣,终究会除掉德芳,为了争取最大的可能,他说,这个王不能同于一般的王。赵光义说,他当然知道,就许诺让这个贤王享受八个王爷的俸禄,一个人领八个王爷的工资并且诏告天下。这实际上就是八贤王的称号来历。不过,赵匡胤还是不放心,就说,百年之后,你把皇帝位子当然是传给你的儿子,那我的儿子,也就是八贤王的位子也得代代相传。也就是说,赵匡胤的理想就是一代一个皇帝,然后跟着是一代一个八贤王,代代相传,不得违背。 宋朝八贤王是怎么死的?因太祖驾崩之时,宋皇后召他入宫,德芳深恐太宗皇帝追究此事,惶惶不可终日,加上唯一的兄长自杀身亡,心理受到了极大压力,终於一病不起。太平兴国六年三月去世,谥康惠,年仅二十三岁。
赵德芳被后世虚构为八贤王,常出现在有关杨家将的演义或戏剧中。其正气凛然,仗义执言,诙谐、机智,周旋于皇帝、奸臣、杨家将之间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助杨家将一臂之力,是当时朝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演义小说中称赵德芳为宋太祖赵匡胤次子。因不满宋太宗继位,赵德芳与其兄上朝抗议,后其兄撞死金殿。太宗后封赵德芳为八贤王,赐金锏一柄,如不法之属得专诛戮。问题二:赵德芳怎么死的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德芳之兄赵德昭被宋太宗逼迫自杀。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赵德芳病死,英年早逝,享年二十三岁。因为赵德芳兄弟在短时间内连续死亡,许多人怀疑德芳死因不单纯,定与宋太宗有关。问题三:历史上的赵德芳是怎么死的 关于赵德芳怎么死的,一直是众说纷纭。大致可分为两个比较普遍的说法。
据正史记载,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时值三月,赵德芳病卒。时年二十有三。他的死,让当时宋太宗亲临哭祭,且闭朝五日。随后又追封赵德芳为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不久之后又加赠太师,改追封为楚王。
能在死后得到天子哭祭,并且闭朝五日,又是加封为王。足以说明天子对他十分看重。而且朝廷还授予谥号,要知道古代能得到谥号之人,都是很有地位名望之人。按照常理而言,赵德芳死于疾病,应该是没有异议。
另外野史之中关于赵德芳怎么死的,还有另外一种记载。
众所周知,在古代君王更迭,大多秉承的是父死子继的传统。可宋太祖暴毙之后,继位的却是皇弟赵光义,也就是宋太宗。不寻常的继位人选,加上先帝不寻常的死因,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烛光斧影”的传说便由此而来。
而太祖一系,有两个颇具德行名望的皇子。一个是赵德昭,另一个就是赵德芳。他们原本都是有机会登上皇位之人。如果,太祖之死确是太宗所为,赵德芳兄弟二人,自然就会被太宗所忌讳。
更为让人怀疑的是,赵德昭于公元979年,被太宗猜忌,被逼自刎。公元981年赵德芳又突然病逝。短短两三年,两个曾经德行皆优的皇子,就这么离世。因此,人们认为赵德芳也是被太宗所害。问题四:宋朝八贤王赵德芳简介及怎么死的? 八贤王赵德芳简介姓名:赵德芳国籍:宋朝出生日期:959年逝世日期:981年父亲:宋太祖赵匡胤职业:王爷、兴元尹戏曲称呼:八贤王八贤王赵德芳画像赵德芳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四子,在戏曲演义中,赵德芳被虚构为手持金锏,正气凛然的八贤王形象。赵德芳,976年出阁,授予贵州防御使一职。宋太宗继位后,太平兴国元年(976年),被封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冬,加检校太尉,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德芳之兄赵德昭被宋太宗逼迫自杀,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赵德芳病死,年二十三。死后,谥康惠,赠中书令、岐王,后加封太师,改封楚王,宋徽宗时改为秦王。而《宋史》说宋太祖赵匡胤驾崩时,宋皇后急令内侍王继恩召赵德芳入宫,王继恩却拿着遗诏去找晋王赵光义。后来赵光义继位,被称为宋太宗。因宋太宗以皇弟的身份即位,世人普遍流传着“烛影斧声”疑案,认为宋太宗是谋杀宋太祖而得位。虽然说赵德芳是病死的,但因为赵德芳与哥哥赵德昭在短时间内连续死亡,历史学家多数认为赵德芳死因不单纯,可能与宋太宗有关。而“八贤王”是古典名着《三侠五义》中的文学人物。他是文学人物,不是历史人物,他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轶闻,加上人民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融合而成的人物。问题五:清朝八贤王是怎么死的 清朝八贤王爱新觉罗·胤禩
爱新觉罗·胤禩(1681年3月29日-1726年10月5日),康熙帝第八子,母良妃卫氏,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出生。年幼时书法差劲,康熙令书法家何焯为其侍读。四十七年,太子胤礽被废,胤禩部署夺嫡,颇得朝野支持,人称“八贤王”。康熙深恶胤祀争储位,夺其贝勒,并拘禁之。胤禩后复为贝勒,转而支持皇十四子胤禵克承大统,惟康熙遗命皇四子胤禛登基称帝。
胤禛即位,改元雍正,命胤禩、胤祥、马齐、隆科多四人总理事务,又封胤禩为廉亲王,任理藩院尚书,管工部事务,期间多次借故谴责胤禩失职。雍正四年,被革去黄带子,囚禁于宗人府,围筑高墙,改名“阿其那”(猪),议罪状四十款;其妻被革去福晋,勒命自尽。雍正帝称胤禩“凶恶之性,古今罕闻”。同年九月初五,于拘禁中病故。问题六:白眉大侠评书里的赵德芳怎么死的 赵德芳没有死 在八王擂上被救了问题七:宋代魏王赵德芳的死因? 秦康惠王德芳,开宝九年出阁,授贵州防御使。太平兴国元年,授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三年冬,加检校太尉。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三。车驾临哭,废朝五日。赠中书令、岐王及谥。后加赠太师,改楚王。子三人:惟叙、惟宪、惟能。庆历四年,诏封十王之后,以惟叙子从照封安国公,终左金吾卫大将军、归州团练使。赠同州观察使、齐国公。从照卒,以惟能子从古封安国公,终延州观察使,赠保静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楚国公,谥惠恪。从古卒,惟宪子从式袭封舒国公。被后世演义小说虚构为“八贤王”。他并没有魏王的封号,魏王是太宗弟弟赵廷美(赵光美,避太宗讳改之)。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德芳之兄赵德昭被宋太宗逼迫自杀。有豫剧《贺氏骂殿》根据此时敷衍而成。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赵德芳病死,年二十三。因为赵德芳兄弟在短时间内连续死亡,历史学家多半认为德芳死因不单纯,定与宋太宗有关。
赵匡胤四子六女:
长子赵德秀,滕王,早亡
次子赵德昭,燕懿王,被太宗逼死,其九世孙为宋理宗赵昀。
三子赵德林,舒王,早亡
四子赵德芳,秦康惠王,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八贤王原型,其六世孙为宋孝宗赵昚。
女 申国公主,早亡
成国公主,早亡
永国公主,早亡
魏国大长公主,封昭庆公主,进封郑国公主,改秦国公主。进长公主。后改封魏国大长公主。政和改贤肃大长帝姬。
罚国大长公主,封延庆公主,进封许国公主。改晋国公主。进长公主。进大长公主。改封鲁国大长公主。改贤肃大长帝姬。
陈国大长公主,封永庆公主,进封虢国公主。改齐国公主。进许国长公主。追封大长公主。改封陈国大长公主。改贤惠大长帝姬。问题八:赵德芳的后代 赵匡胤死的不明不白,弟弟赵光义做皇帝后一直到北宋灭亡都是弟弟的后代继承皇位到北宋灭亡,政权南迁时,宋高宗之子在“苗刘之变”后夭折,继嗣无人。高宗帝终于收养了太祖后裔为子,即后来的宋孝宗。至此,皇位终于又回到了太祖后裔的手中。
据说赵构晚年梦到太祖托梦与他,告诉他斧光烛影的故事,赵构心中不安,又无子嗣,便立了孝宗。
南宋第二代皇帝就是宋太祖儿子赵德芳的后代。
赵匡胤后人做皇帝的有四人,分别是:
孝宗赵伯琮(后改名赵睿)、光宗赵敦、甯宗赵扩、理宗赵与莒(昀)
巧合的是孝宗又无子嗣,选德芳兄长德昭后人为帝,也传四人,度宗赵孟启、恭帝赵显,端帝赵罡,卫王赵昺(宋朝最后一个小皇帝)
算起来太祖、太宗皇帝后人做皇帝,总加都是9人。也算“平分天下”了。
哥哥的后代9人做皇帝,弟弟的后代也是9人做皇帝,哥哥的后代做皇帝基本都是南宋皇帝。
记者近日在广东高要采访时发现,莲塘镇生活着大宋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的后裔2万多人,他们的家中大都悬挂着赵匡胤等18位宋朝帝王的彩图画像。尽管默默无闻地过着幽静的田园生活,但提起他们曾经辉煌一时的先祖,每个人的言语谈吐中仍流露出一种自豪感。
小孩也知先祖是“大宋天子”
据村民们介绍,南宋以来,中原战乱,江南狼烟,赵宋族人纷纷南迁避乱,经绍兴、诸暨、福州、潮汕及广州、肇庆各地,尔后近千年生息繁衍至今,历尽沧桑。目前仅在高要莲塘一镇,就有赵氏一脉2万多人,与其先祖发祥之地东京汴梁(现河南开封)的赵氏后裔人数亦在伯仲之间。问题九:历史上有几个八贤王?八贤王是怎么死的? 陈道明版北宋八贤王 提到“八贤王”三个字,我们会很快的想到杨家将、包青天的相关影视或者戏曲,那么八贤王指的是谁呢?历史上有几个八贤王,他最终又是怎么死的呢? 历史上有两个八贤王,一个指的是北宋的八贤王赵德芳,另个一指的是清朝时期,《步步惊心》中所提到的八爷,即爱新觉罗·胤禩。接下里让我们具体的了解一下这两个人。 北宋的八贤王 历史上的八贤王,是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手执开国宝剑,上打昏君,下打佞臣,很受后人敬仰。他究竟是谁,始无定论,不过,从后来的南宋高宗赵构重立赵匡胤之后代为皇帝的史实来看,这个八贤王实际上就是赵匡胤要立的太子。 据山东的一些民间老艺人讲,赵光义杀赵匡胤之时,赵匡胤已经预感到了,所以,他事先先作了一系列的重要的安排以备不测。当他在血光之中临咽下最后一口气时,他问了赵光义这样的话,你杀了我不要紧,你把我儿德芳如何。赵光义心里多少还是意识到了一点手足之情,他保证说不会杀掉他的后代。于是,赵光义说,我当皇帝,封你子德芳为贤王。这里的贤王,实际上也就相当于辅政大臣。 可是,赵匡胤知道,赵光义心狠手辣,终究会除掉德芳,为了争取最大的可能,他说,这个王不能同于一般的王。赵光义说,他当然知道,就许诺让这个贤王享受八个王爷的俸禄,一个人领八个王爷的工资并且诏告天下。这实际上就是八贤王的称号来历。不过,赵匡胤还是不放心,就说,百年之后,你把皇帝位子当然是传给你的儿子,那我的儿子,也就是八贤王的位子也得代代相传。也就是说,赵匡胤的理想就是一代一个皇帝,然后跟着是一代一个八贤王,代代相传,不得违背。 宋朝八贤王是怎么死的?因太祖驾崩之时,宋皇后召他入宫,德芳深恐太宗皇帝追究此事,惶惶不可终日,加上唯一的兄长自杀身亡,心理受到了极大压力,终於一病不起。太平兴国六年三月去世,谥康惠,年仅二十三岁。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