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PKPM连梁什么时候需要手动定义

答案:6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2 15:17
  • 提问者网友:半生酒醒
  • 2021-11-12 06:23
PKPM连梁什么时候需要手动定义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青尢
  • 2021-11-12 06:35
你要明白定义为连梁意味着什么。
在PKPM中,连梁有个刚度折减系数,所以连梁的计算刚度比实际刚度更小。所以如果设置为连梁,首先这个结构的总体刚度会下降,影响位移、位移比、周期等控制参数。
其次,该梁的的计算受力会减小,配筋什么都相应减小。而其周围的构件(主要是剪力墙)受力会增大。

所以,把梁定义为连梁这个操作,对于该梁来说是偏于不安全的,但是对于周围的剪力墙等构件来说则是偏于安全的。
这样的话,首先应该避免次梁搁置在连梁上,因为规范上明确了这是”不宜“的,如果实在无法避免,那么这个搁置的次梁受力也不应该太大。如果有次梁搁置,那么在计算这根梁配筋的时候不应该设置为连梁(或者将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填1.0),而在其他计算的时候,则应该设置为连梁。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拾荒鲤
  • 2021-11-12 10:16
在PKPM中,连梁有个刚度折减系数,所以连梁的计算刚度比实际刚度更小。所以如果设置为连梁,首先这个结构的总体刚度会下降,影响位移、位移比、周期等控制参数。
其次,该梁的的计算受力会减小,配筋什么都相应减小。而其周围的构件(主要是剪力墙)受力会增大。
所以,把梁定义为连梁这个操作,对于该梁来说是偏于不安全的,但是对于周围的剪力墙等构件来说则是偏于安全的。
这样的话,首先应该避免次梁搁置在连梁上,因为规范上明确了这是”不宜“的,如果实在无法避免,那么这个搁置的次梁受力也不应该太大。如果有次梁搁置,那么在计算这根梁配筋的时候不应该设置为连梁(或者将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填1.0),而在其他计算的时候,则应该设置为连梁。
  • 2楼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11-12 09:41
你要明白定义为连梁意味着什么。

中,连梁有个刚度折减系数,所以连梁的计算刚度比实际刚度更小。所以如果设置为连梁,首先这个结构的总体刚度会下降,影响位移、位移比、周期等控制参数。
其次,该梁的的计算受力会减小,配筋什么都相应减小。而其周围的构件(主要是剪力墙)受力会增大。

所以,把梁定义为连梁这个操作,对于该梁来说是偏于不安全的,但是对于周围的剪力墙等构件来说则是偏于安全的。
这样的话,首先应该避免次梁搁置在连梁上,因为规范上明确了这是”不宜“的,如果实在无法避免,那么这个搁置的次梁受力也不应该太大。如果有次梁搁置,那么在计算这根梁配筋的时候不应该设置为连梁(或者将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填1.0),而在其他计算的时候,则应该设置为连梁。
  • 3楼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11-12 09:29
在PKPM中,连梁有个刚度折减系数,所以连梁的计算刚度比实际刚度更小。所以如果设置为连梁,首先这个结构的总体刚度会下降,影响位移、位移比、周期等控制参数。
其次,该梁的的计算受力会减小,配筋什么都相应减小。而其周围的构件(主要是剪力墙)受力会增大。
  • 4楼网友:过活
  • 2021-11-12 08:00
你要明白定义为连梁意味着什么。在PKPM中,连梁有个刚度折减系数,所以连梁的计算刚度比实际刚度更小。所以如果设置为连梁,首先这个结构的总体刚度会下降,影响位移、位移比、周期等控制参数。其次,该梁的的计算受力会减小,配筋什么都相应减小。而其周围的构件(主要是剪力墙)受力会增大。所以,把梁定义为连梁这个操作,对于该梁来说是偏于不安全的,但是对于周围的剪力墙等构件来说则是偏于安全的。这样的话,首先应该避免次梁搁置在连梁上,因为规范上明确了这是”不宜“的,如果实在无法避免,那么这个搁置的次梁受力也不应该太大。如果有次梁搁置,那么在计算这根梁配筋的时候不应该设置为连梁(或者将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填1.0),而在其他计算的时候,则应该设置为连梁。
  • 5楼网友:渊鱼
  • 2021-11-12 07:40
在PKPM中,连梁有个刚度折减系数,所以连梁的计算刚度比实际刚度更小。所以如果设置为连梁,首先这个结构的总体刚度会下降,影响位移、位移比、周期等控制参数。
其次,该梁的的计算受力会减小,配筋什么都相应减小。而其周围的构件(主要是剪力墙)受力会增大。

所以,把梁定义为连梁这个操作,对于该梁来说是偏于不安全的,但是对于周围的剪力墙等构件来说则是偏于安全的。
这样的话,首先应该避免次梁搁置在连梁上,因为规范上明确了这是”不宜“的,如果实在无法避免,那么这个搁置的次梁受力也不应该太大。如果有次梁搁置,那么在计算这根梁配筋的时候不应该设置为连梁(或者将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填1.0),而在其他计算的时候,则应该设置为连梁。
在PKPM中,连梁有个刚度折减系数,所以连梁的计算刚度比实际刚度更小。所以如果设置为连梁,首先这个结构的总体刚度会下降,影响位移、位移比、周期等控制参数。
其次,该梁的的计算受力会减小,配筋什么都相应减小。而其周围的构件(主要是剪力墙)受力会增大。
所以,把梁定义为连梁这个操作,对于该梁来说是偏于不安全的,但是对于周围的剪力墙等构件来说则是偏于安全的。
这样的话,首先应该避免次梁搁置在连梁上,因为规范上明确了这是”不宜“的,如果实在无法避免,那么这个搁置的次梁受力也不应该太大。如果有次梁搁置,那么在计算这根梁配筋的时候不应该设置为连梁(或者将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填1.0),而在其他计算的时候,则应该设置为连梁。
PKPM软件可以自动识别,智能转化好的。可以人为进行于预。一般情况下软件会智能根据模型的结构情况自行判断的。
1、连梁建模是按照剪力墙开洞进行的,直接认定为连梁。
2、如是按照框架梁建模,则当跨高比小于5时,手动定义为连梁。
你要明白定义为连梁意味着什么。

中,连梁有个刚度折减系数,所以连梁的计算刚度比实际刚度更小。所以如果设置为连梁,首先这个结构的总体刚度会下降,影响位移、位移比、周期等控制参数。
其次,该梁的的计算受力会减小,配筋什么都相应减小。而其周围的构件(主要是剪力墙)受力会增大。

所以,把梁定义为连梁这个操作,对于该梁来说是偏于不安全的,但是对于周围的剪力墙等构件来说则是偏于安全的。
这样的话,首先应该避免次梁搁置在连梁上,因为规范上明确了这是”不宜“的,如果实在无法避免,那么这个搁置的次梁受力也不应该太大。如果有次梁搁置,那么在计算这根梁配筋的时候不应该设置为连梁(或者将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填1.0),而在其他计算的时候,则应该设置为连梁。
你要明白定义为连梁意味着什么。在PKPM中,连梁有个刚度折减系数,所以连梁的计算刚度比实际刚度更小。所以如果设置为连梁,首先这个结构的总体刚度会下降,影响位移、位移比、周期等控制参数。其次,该梁的的计算受力会减小,配筋什么都相应减小。而其周围的构件(主要是剪力墙)受力会增大。所以,把梁定义为连梁这个操作,对于该梁来说是偏于不安全的,但是对于周围的剪力墙等构件来说则是偏于安全的。这样的话,首先应该避免次梁搁置在连梁上,因为规范上明确了这是”不宜“的,如果实在无法避免,那么这个搁置的次梁受力也不应该太大。如果有次梁搁置,那么在计算这根梁配筋的时候不应该设置为连梁(或者将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填1.0),而在其他计算的时候,则应该设置为连梁。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