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为什么要吃汤圆?代表着什么意思,为何也是中国情人节?
答案:5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6 09:44
- 提问者网友:贪了杯
- 2021-02-15 18:30
元宵为什么要吃汤圆?代表着什么意思,为何也是中国情人节?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狂恋
- 2021-02-15 18:38
汤圆与元宵的明显区别在于制作方式。南方人做汤圆,先将糯米粉过水揉成团,如果做实心汤圆就以手心搓揉成小圆子,大多做酒酿圆。如果做带馅汤圆即搓圆粉团,捏好小口窝窝头向里面填馅,然后再把口捏实,搓成圆团或者留个圆嘴,便是一枚好看的汤圆了。北方做的元宵,大都是滚元宵,需要工具或机器。人工滚元宵,是在一个大大的扁平箩内,铺上很多白面粉,把事先和好、凝固了的馅,切成小小的正方形丁馅,然后准备大大的平底筛,将丁馅倒在筛内,过一遍水再扔进平箩,端起平箩不停地摇,丁馅自然会沾上一层面粉。这时,再把沾了面粉的丁馅过水,然后再沾面粉,重复到沾了数层面粉,就成了雪白浑圆的元宵了。滚元宵需要技巧,滚得好的元宵,汤馅会像灌汤包的汤汁一样流出来,吃起来很过瘾。
中国情人节是七月七就是牛郎织女相会的那一天
中国情人节是七月七就是牛郎织女相会的那一天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怙棘
- 2021-02-15 21:52
团团圆圆!甜甜蜜蜜呗!
- 2楼网友:低音帝王
- 2021-02-15 20:26
思念~元宵就是元宵~南方吃汤圆~
- 3楼网友:天凉才是好个秋
- 2021-02-15 20:00
元宵吃汤圆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中国的情人节是农历七月初七,也叫七夕节,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所以是中国的情人节。
- 4楼网友:你可爱的野爹
- 2021-02-15 19:22
宵节也是情人节
你知道吗?其实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青年男女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
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所以有这样一种说法: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通常女孩子疼爱自己喜欢的人有很多种方式的,给他做饭,给他织围巾….那在这个时候是否有可能给他包汤圆来下呢,其实没有包饺子那么复杂的。但是如果实在不会做的话,也可以去买那种好吃的汤圆回来和他一起煮了吃,这样两个人会显得你画半个圈我画半个圈,最终我们俩合成一个圆。晚上来上班时,路过夫子庙,发现人多车多,警察叔叔也多,原来是因为有很多的人去看花灯。有情人可以在吃完了汤圆后,一起手牵手去看看华灯,顺便到文德桥上看一下这两天的月亮。如果没有恋人,可以和家人一起去呀,也许会遇到一见钟情的美事呢。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动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作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 ,,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武帝准凑,“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泰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元宵又叫汤圆,历史上还有许多别称 “面茧、粉果、元宝、汤 饼、圆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乐年间才被正式定名为“元宵”.元宵分有馅,无馅两种。无馅的个小,味甜,以白糖、桂圆、桂花、藕丁、蜜饯为佐料,又称“珍珠汤圆”,有馅的个大,状如核桃。北方元宵多为甜馅,有白糖、豆 沙、芝 麻、山楂等类,南方的则甜、咸、荤、素皆有,尤以宁波汤圆,贵阳吴家汤圆著称。 .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这首清朝的《上元竹枝词》就反映了北京老早以前就有元宵节吃汤圆的习惯,并且当时已有以出售汤圆著称的字号。
正月十五元宵节将至。元宵是灯节。在中国,唐朝遗留下来灯节观灯的习惯一直在民间流传着。另外,元宵节吃汤圆的风俗也一直保留到现在,因为在上元节的晚上——元宵吃汤圆,人们也就习惯地把汤圆叫做“元宵”。
元宵佳节,北京的饮食、糕点铺,甚至连马路两边都设摊兜售汤圆,家家户户在正月十五这天都吃碗热气腾腾的汤圆,人们是多么留恋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风俗呀!
汤圆又叫汤团、粉果,因为熟了浮在水上,古代又叫它浮圆子。人们在元宵节吃汤圆,实际上是思念亲人、渴望团圆的意思。宋代周必大写《元宵煮浮圆子诗》是我国最早描绘汤圆的诗:
“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
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灿乌云裹,珠浮浊水中。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周必大是南宋孝宗时大臣,平时整肃军政,励精图治。这首短诗里已经流露出他举碗盼望全国人民团聚的思念,连灶下生火的丫头都为大家煮食汤圆时浸沉在思念故乡那种深沉的情绪里感到诧异呢!吃汤圆,忆亲人,这个习惯就一直传到现在。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