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A.忽啼求之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3 22:51
  • 提问者网友:我的未来我做主
  • 2021-12-23 14:54
文言文 (17分)
【甲】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2分)
①即诗四句 ( ) ②以钱币乞之 ( )
③孤岂欲卿经为博士邪! ( ) ④即刮目相待( )
【小题2】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忽啼求之B.借旁近与之
C.余闻之也久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小题4】仲永从一个天才最终“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是__________;而吕蒙由“吴下阿蒙”让鲁肃“刮目相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小题5】联系上面两篇文章,并结合社会现状和自身实际,请你思考:成才的关键究竟是什么?


(3分)
【小题6】这两篇课文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点?(4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由着我着迷
  • 2021-12-23 15:14

【小题1】①题写 ②有的人 ③研究 ④重新
【小题1】D
【小题1】(1)粗略地阅只要读,了解以往的事罢了。
(2)与有志之士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
【小题1】不使学 孙权劝学
【小题1】(1)要虚心听取别人好的建议;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从吕蒙角度)⑵ 办事情要善于运用方法才能友好的成效。(从孙权角度)⑶看待事情或人要用发展的眼光。
【小题1】相同点:两文内容都与学习有关,都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不同点:(1)《孙权劝学》写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伤仲永》写中拥有年重回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民然中人”。内容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
(2)两文写法不同:前者以对话为主,言简义丰;后文叙议结合,借事说理。解析: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ABC都是“代词”,D是助词。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强调重点词语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小题1】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小题1】理解两篇短文的内容,找出内容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并体会两篇文章在写法上的不同。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山河有幸埋战骨
  • 2021-12-23 15:51
我明天再问问老师,叫他解释下这个问题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