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刍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刍”字读什么?是什么意思?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9 22:02
- 提问者网友:你挡着我发光了
- 2021-03-19 15:32
“天地不仁以万物刍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刍”字读什么?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神也偏爱
- 2021-03-19 16:39
这句话出自《老子》(也就是《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而受惠者反失其本真,反失其独立性。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所以说不仁。 刍狗:用草扎成的狗,古人用来祭神。祭祀时,人们用匣子把刍狗装着,给刍狗披上华丽的绣巾,庄重地把它供在神前,并不是爱它;祭祀毕,任人践踏,弃之不顾,还把它烧掉,也不是恨它。人闪对它无所谓亲不亲,仁不仁,天地对万和物亦然。见《庄子·天运》。 圣人不仁:道家的圣人效法天地,王弼所谓“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所以说圣人不仁。 橐龠:橐是牛皮袋,古人冶铁,用以鼓风炽火。龠是竹制吹管,连通牛皮袋以吹风。橐龠即古风箱。 屈(jue)<二声>穷竭的意思。 数穷:物有定数,数穷而终。 译文:天地是无所谓仁爱之心的,任由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无所谓仁爱之心的,任由百姓自然生活。天地之间,不就像个风箱吗?当中虽是空间,而生生不穷,发动起来不断地出风。言多有失有失,不如守中不发言,行不言之数,顺应万物之自然。 这是老子的“无为之为”,“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思想。 chu 二声
求采纳
求采纳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像个废品
- 2021-03-19 16:55
老子《道德经》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话——一般人批评老子这句话为阴险、刻薄,看事情太透彻。因为他们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无所谓仁不仁,生了万物,又把万物当刍狗来玩弄。这是对老子思想的误解,或者故意曲解来作幽默用的。老子“刍狗”的本意,就是草做的狗。狗在古代本来是作祭祀用的牺牲,在祭祖宗、祭天地等典礼中,如现在的冷猪头、牛、羊等。后来由于社会风气的演变,不再用真的狗,而用草扎一只狗形来代替。相当于后世在拜拜的时候,用面做的猪头来代替真的猪头一样。刍狗做好以后,在还没有用来祭祀之前,大家对它都很重视,碰都不敢随便碰;等到举行祭祀以后,就把它丢到垃圾堆里去了 读 刍狗,chu第二声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