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史诗》》分哪两部分
答案:6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1 06:09
- 提问者网友:川水往事
- 2021-01-20 09:14
<<荷马史诗》》分哪两部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何以畏孤独
- 2021-01-20 10:15
荷马史诗
《伊利昂纪》(又译《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是古代希腊的两大史诗,相传是由一个名叫荷马的诗人所作,故称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辉煌的代表,两千年来一直被看作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
研究荷马史诗的专家们一般认为,这两部史诗记载的是古希腊长期流传的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英雄传说的总汇。
荷马史诗用神话方式表现了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伊利昂纪》题名的原意是“伊利昂的故事”,写的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当时的希腊人称特洛伊为“伊利昂”。关于这次战争的起因,在神话故事“不和的金苹果”里有详细的说明。根据这则神话所述,特洛伊战争是为了争夺一个名叫海伦的希腊女子而引起的。英雄阿基琉斯的父亲珀琉斯和女神忒提斯结婚时,邀请众神参加婚礼,唯独没有请不和女神厄里斯,这位女神就生气了,她有意要挑起一场纠纷。当婚礼举行时,她在宴会桌上投下一个“金苹果”,上面写着“给最美的女神”。当场就引起了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佛洛狄忒争夺“金苹果”的事端。后来,特洛伊王子巴里斯把金苹果判给了爱神阿佛洛狄特。为了酬谢巴里斯,爱神帮助他把天下最美的女人--斯巴达王后海伦给拐走了,从而爆发了特洛伊与希腊之间长达10年之久的战争。《伊利昂纪》以战争结束前50天的战事为描写的重点,以阿基琉斯的愤怒为主线,描写了希腊联军与特洛伊人及其盟军在城墙下、海滩边的喋血苦战。为了平息阿波罗的愤怒,联军统帅阿伽门农交出了自己的“床伴”(阿波罗祭司的女儿),却横蛮地带走了主将阿基琉斯的战礼“美貌的布里赛伊丝”。阿基琉斯怒不可遏,决定罢兵不战,从而导致了阿开亚人(即希腊人)在战场上的节节失利。特洛伊人兵抵联军的海船和营棚,主帅赫克托耳阵杀阿基琉斯的好友帕特罗克洛斯。阿基琉斯悲愤异常,重返战场,战杀赫克托耳,最后遵照神意,将赫氏的尸体交还给他的父亲,年迈的普里阿摩斯。
《奥德修纪》题名原意是“奥德修斯的战争”,它写的是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还乡的故事。希腊人用奥德修斯的木马计攻下了特洛伊城后,带着掠得的奴隶和财宝返回故乡,而伊达卡国王奥德修斯却在归国途中,在海上遭了大难。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他终于返回故乡。在奥德修斯出外征战的许多年中,他的妻子一直在家等待他。岛上的许多青年贵族觊觎他的财产,住在他家中,向他妻子求婚,尽情挥霍他家财产。奥德修斯假扮成乞丐回到家里,试探他的妻子,同他儿子一起杀死了求婚人,又残暴地杀死了不忠的奴隶,重新做了伊达卡的国王。
两大史诗规模宏伟,内容丰富,极为广阔地描绘了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对当时的社会形态、思想观念、宗教活动、田园耕作、体育竞技、家庭生活、商品交换、风俗礼仪等,都作了生动的描绘。荷马史诗对古希腊人来说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他们从中吸取知识,接受教育。在整个古典时期,史诗成了希腊教育和文化的基础。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曾提到,荷马教育了希腊人。
荷马史诗又称为“英雄史诗”,这主要是因为史诗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并通过这些形象表现了那个“英雄时代”的英雄主义理想。
史诗通过英雄形象的描写,表现了古希腊个体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念。史诗中的英雄们视个人荣誉为第一生命,他们的行为动机都与个人的荣誉、爱情、财产、王位等分不开;他们的“冒险”,也往往出于显示自己的勇敢、技艺、智慧和健美,是为了得到权力、利益、爱情和荣誉。在他们看来,与其默默无闻而长寿,不如在光荣的冒险中获得巨大而短促的欢乐。这些都表现了热爱生活,肯定和追求人的现世价值的积极乐观的人本思想,显示了希腊文化乃至整个西方古典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重视生命对于个人的价值,具有很强的个体本位意识。这种文化价值观念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社会的发展,但阿基琉斯式的自由放任、漫无矩度的个人主义也给西方社会带来了难以治愈的社会痼疾。
史诗通过对众神的描写,表现了古希腊人古朴的哲学观和人文意识。荷马史诗讲述的是发生在距诗人生活的时代四五百年以前的故事。其时,人们聚居在由王者统治的部族里,生活在宗教气息浓烈的氛围中。那是一个神人共处的世界,神与人的关系远比后世密切。按照希罗多德的观点,荷马和稍后的赫西俄德是古希腊神学的奠基人。荷马描述了一个好斗的、通常擅于辞令而不会或很少进行道德说教的神的群体。荷马史诗里的众神既不是普渡众生的菩萨,也不是作为道德楷模的基督,亦不是接受凡人顶礼膜拜的真主。俄林波斯山上的神癨人的心理动机思考和行动,亦有人的七情六欲,具备人的社群特点,沿用人的交际模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神是不死的“凡人”。在《伊利昂纪》里,神的行为不受道德规范的约束。阿佛洛狄忒曾以横蛮的态度对待海伦,而阿波罗则在赫克托耳需要帮助的紧要关头离他而去。相比之下,《奥德修纪》中雅典娜与俄底修斯的友好交往代表了一种更为和谐的人神关系。
荷马不仅是一位诗人,而且也是一位具有卓越的宏观调度和控制能力的大型文学作品的设计师。在荷马以前,史诗没有形成宏大的规模;在荷马以后,诗人们又混淆了文学和历史的界线。亚里斯多德认为,史诗诗人中唯有荷马摆脱了历史(或编年史)的局限,着意于摹仿完整的行动,使作品避免了流水账式的平铺直叙,形成了主题明确、中心突出的整体格局。《伊利昂纪》围绕着阿基琉斯的愤怒展开,全诗内容跌宕起伏,读来扣人心弦。《奥德修纪》虽然采用“双线发展”的组合形式,但故事的焦点一直或明或暗地对准奥德修斯的回归。忒勒马科斯的出访,神的干预,求婚人的恶行,裴奈罗佩的心境,牧猪人的活动,所有这一切都带有陪衬和铺垫的性质,起着解说、转折和牵引的作用。理解双线展开的行动要求听众和读者用想象的纽带连接移变的时空,从由于企盼造成的持续性悬念中体会诗人的匠心,领略作品结构的精美。亚里斯多德盛赞《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的构思,认为它们体现了史诗的最高成就,是史诗的典范。参考资料:http://www.hist.pku.edu.cn/club/printpage.asp?BoardID=30&ID=2123
《伊利昂纪》(又译《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是古代希腊的两大史诗,相传是由一个名叫荷马的诗人所作,故称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辉煌的代表,两千年来一直被看作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
研究荷马史诗的专家们一般认为,这两部史诗记载的是古希腊长期流传的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英雄传说的总汇。
荷马史诗用神话方式表现了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伊利昂纪》题名的原意是“伊利昂的故事”,写的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当时的希腊人称特洛伊为“伊利昂”。关于这次战争的起因,在神话故事“不和的金苹果”里有详细的说明。根据这则神话所述,特洛伊战争是为了争夺一个名叫海伦的希腊女子而引起的。英雄阿基琉斯的父亲珀琉斯和女神忒提斯结婚时,邀请众神参加婚礼,唯独没有请不和女神厄里斯,这位女神就生气了,她有意要挑起一场纠纷。当婚礼举行时,她在宴会桌上投下一个“金苹果”,上面写着“给最美的女神”。当场就引起了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佛洛狄忒争夺“金苹果”的事端。后来,特洛伊王子巴里斯把金苹果判给了爱神阿佛洛狄特。为了酬谢巴里斯,爱神帮助他把天下最美的女人--斯巴达王后海伦给拐走了,从而爆发了特洛伊与希腊之间长达10年之久的战争。《伊利昂纪》以战争结束前50天的战事为描写的重点,以阿基琉斯的愤怒为主线,描写了希腊联军与特洛伊人及其盟军在城墙下、海滩边的喋血苦战。为了平息阿波罗的愤怒,联军统帅阿伽门农交出了自己的“床伴”(阿波罗祭司的女儿),却横蛮地带走了主将阿基琉斯的战礼“美貌的布里赛伊丝”。阿基琉斯怒不可遏,决定罢兵不战,从而导致了阿开亚人(即希腊人)在战场上的节节失利。特洛伊人兵抵联军的海船和营棚,主帅赫克托耳阵杀阿基琉斯的好友帕特罗克洛斯。阿基琉斯悲愤异常,重返战场,战杀赫克托耳,最后遵照神意,将赫氏的尸体交还给他的父亲,年迈的普里阿摩斯。
《奥德修纪》题名原意是“奥德修斯的战争”,它写的是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还乡的故事。希腊人用奥德修斯的木马计攻下了特洛伊城后,带着掠得的奴隶和财宝返回故乡,而伊达卡国王奥德修斯却在归国途中,在海上遭了大难。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他终于返回故乡。在奥德修斯出外征战的许多年中,他的妻子一直在家等待他。岛上的许多青年贵族觊觎他的财产,住在他家中,向他妻子求婚,尽情挥霍他家财产。奥德修斯假扮成乞丐回到家里,试探他的妻子,同他儿子一起杀死了求婚人,又残暴地杀死了不忠的奴隶,重新做了伊达卡的国王。
两大史诗规模宏伟,内容丰富,极为广阔地描绘了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对当时的社会形态、思想观念、宗教活动、田园耕作、体育竞技、家庭生活、商品交换、风俗礼仪等,都作了生动的描绘。荷马史诗对古希腊人来说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他们从中吸取知识,接受教育。在整个古典时期,史诗成了希腊教育和文化的基础。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曾提到,荷马教育了希腊人。
荷马史诗又称为“英雄史诗”,这主要是因为史诗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并通过这些形象表现了那个“英雄时代”的英雄主义理想。
史诗通过英雄形象的描写,表现了古希腊个体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念。史诗中的英雄们视个人荣誉为第一生命,他们的行为动机都与个人的荣誉、爱情、财产、王位等分不开;他们的“冒险”,也往往出于显示自己的勇敢、技艺、智慧和健美,是为了得到权力、利益、爱情和荣誉。在他们看来,与其默默无闻而长寿,不如在光荣的冒险中获得巨大而短促的欢乐。这些都表现了热爱生活,肯定和追求人的现世价值的积极乐观的人本思想,显示了希腊文化乃至整个西方古典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重视生命对于个人的价值,具有很强的个体本位意识。这种文化价值观念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社会的发展,但阿基琉斯式的自由放任、漫无矩度的个人主义也给西方社会带来了难以治愈的社会痼疾。
史诗通过对众神的描写,表现了古希腊人古朴的哲学观和人文意识。荷马史诗讲述的是发生在距诗人生活的时代四五百年以前的故事。其时,人们聚居在由王者统治的部族里,生活在宗教气息浓烈的氛围中。那是一个神人共处的世界,神与人的关系远比后世密切。按照希罗多德的观点,荷马和稍后的赫西俄德是古希腊神学的奠基人。荷马描述了一个好斗的、通常擅于辞令而不会或很少进行道德说教的神的群体。荷马史诗里的众神既不是普渡众生的菩萨,也不是作为道德楷模的基督,亦不是接受凡人顶礼膜拜的真主。俄林波斯山上的神癨人的心理动机思考和行动,亦有人的七情六欲,具备人的社群特点,沿用人的交际模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神是不死的“凡人”。在《伊利昂纪》里,神的行为不受道德规范的约束。阿佛洛狄忒曾以横蛮的态度对待海伦,而阿波罗则在赫克托耳需要帮助的紧要关头离他而去。相比之下,《奥德修纪》中雅典娜与俄底修斯的友好交往代表了一种更为和谐的人神关系。
荷马不仅是一位诗人,而且也是一位具有卓越的宏观调度和控制能力的大型文学作品的设计师。在荷马以前,史诗没有形成宏大的规模;在荷马以后,诗人们又混淆了文学和历史的界线。亚里斯多德认为,史诗诗人中唯有荷马摆脱了历史(或编年史)的局限,着意于摹仿完整的行动,使作品避免了流水账式的平铺直叙,形成了主题明确、中心突出的整体格局。《伊利昂纪》围绕着阿基琉斯的愤怒展开,全诗内容跌宕起伏,读来扣人心弦。《奥德修纪》虽然采用“双线发展”的组合形式,但故事的焦点一直或明或暗地对准奥德修斯的回归。忒勒马科斯的出访,神的干预,求婚人的恶行,裴奈罗佩的心境,牧猪人的活动,所有这一切都带有陪衬和铺垫的性质,起着解说、转折和牵引的作用。理解双线展开的行动要求听众和读者用想象的纽带连接移变的时空,从由于企盼造成的持续性悬念中体会诗人的匠心,领略作品结构的精美。亚里斯多德盛赞《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的构思,认为它们体现了史诗的最高成就,是史诗的典范。参考资料:http://www.hist.pku.edu.cn/club/printpage.asp?BoardID=30&ID=2123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冷風如刀
- 2021-01-20 14:31
伊利亚特和奥得赛
- 2楼网友:刀戟声无边
- 2021-01-20 14:17
<<荷马史诗》》分<<荷马》和<<史诗》
- 3楼网友:你可爱的野爹
- 2021-01-20 12:53
应该分为《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
- 4楼网友:舍身薄凉客
- 2021-01-20 12:10
分为<伊利亚特>和<奥得赛>两部分,我记得初中的世界历史讲过的
- 5楼网友:零点过十分
- 2021-01-20 11:23
《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