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大海起浪九丈高,中秋明月照四方是什么意思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9 13:44
  • 提问者网友:夢醒日落
  • 2021-04-09 03:05
大海起浪九丈高,中秋明月照四方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04-09 03:23
作者:张振华TXT | JAR | UMD | ZIP | JAD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一部分 第一篇 古代政制(1) 第一篇 古代政制(2) 第一篇 古代政制(3) 第一篇 古代政制(4) 第二篇 民间风俗(1) 第二篇 民间风俗(2) 第二篇 民间风俗(3) 第二篇 民间风俗(4) 第二篇 民间风俗(5) 第二篇 民间风俗(6) 第二篇 民间风俗(7) 第二篇 民间风俗(8) 第二篇 民间风俗(9) 第二篇 民间风俗(10) 第二篇 民间风俗(11) 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1) 名词杂谈(2) 名词杂谈(3) 名词杂谈(4) 名词杂谈(5) 名词杂谈(6) 名词杂谈(7) 名词杂谈(8) 名词杂谈(9) 名词杂谈(10) 名词杂谈(11) 名词杂谈(12) 名词杂谈(13) 名词杂谈(14) 名词杂谈(15) 名词杂谈(16) 名词杂谈(17) 名词杂谈(18) 名词杂谈(19) 名词杂谈(20) 名词杂谈(21) 名词杂谈(22) 名词杂谈(23) 名词杂谈(24) 名词杂谈(25) 名词杂谈(26) 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一部分 第一篇 古代政制(1) 古代政制皇帝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历史上把君主称为“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在此之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王”或单称“皇”和“帝”,如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一些国力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君也自称为王,如秦王、楚王、齐王、赵王、燕王等。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平定天下。嬴政自认为这是亘古未有的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变“王”的称号,“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让李斯等人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改变自己的称号,以显示自己的“丰功伟绩”。李斯等人商议后报告秦王说,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可改“王”为“泰皇”。秦王反复考虑,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以显示自己的尊贵。
“陛下”一词的由来
人们在文艺作品中,经常会看到臣民把皇帝称为“陛下”的情况。“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以示皇权的崇高。“陛下”这一称呼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后来,人们就用“陛下”作为对皇帝的直接称呼,表示自己虽然是在对皇帝说话,但在礼仪上不敢忘记自己本来无此资格。
皇帝身穿的袍子一定是黄色的吗?
从周至明,皇帝的正式着装都是黑色的冕服。秦朝是水德,唐是土德,汉、宋、明是火德;水德尚黑,火德尚赤,土德尚黄。但是火德的赤并非现在流行的中国红,而是发黑的暗红;土德的黄也不是明黄,而是带点红又有点发暗的朱黄。唐代的皇帝,依旧是以黑底十二纹章的冕服为上朝和祭祀的正式服装,但是平时也穿朱黄色的常服。“明”音与“冥”通,明黄色的衣冠通常是作为明器(冥器),也就是皇帝的寿衣。宋朝和明朝都是火德,尤其明朝皇帝姓朱,都以红色为贵,皇帝的常服也多为红色,日常也有黄色,但不是那种会发亮的明黄。现存的明代皇帝画像中的明黄色常服,是因为那些画像多是死后遗像;而那种纯金打造的黄澄澄的金冠,更是只有在皇帝的墓穴里才能找到的陪葬用品。以明黄色为贵,穿着明黄色衣冠到处跑的,只有清朝的皇帝。
皇帝并非穿“黄袍”
......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