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尝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对馒头进行了三种处理,如下图所示: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物质A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充分搅拌.如图所示,试问:
(1)在这个实验中,探究两组变量,要使①和②以“唾液”为变量形成对照实验,2号试管放入的物质A为 ;
(2)要使①和③以“温度”为变量形成对照实验,处理的方法是 .
(3)若将①和②两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原因是 .
我们现在尝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对馒头进行了三种处理,如下图所示: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物质A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2 03:56
- 提问者网友:饥饿走向夜
- 2021-02-11 12:27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野慌
- 2021-02-11 12:47
(答案→) 解析: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1号试管和2号试管,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1号试管和3号试管,变量是温度,目的是探究温度对淀粉的消化有什么作用.(1)要使①和②以“唾液”为变量形成对照实验,应保证①和②中除唾液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2号试管放入的物质A为清水; (2)要使①和③以“温度”为变量形成对照实验,就要把①号试管放入37℃水浴而③号试管放入冰浴.(3)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1号试管中的馒头经过切碎、搅拌后与唾液混合充分,在适宜的温度下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因此加入碘液后不变蓝. 故答案为:(1)清水 (2)将①号37℃水浴③号冰浴 (3)①;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馒头碎屑中的淀粉被分解成了麦芽糖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02-11 14:06
收益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