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证论治幽门不全梗阻?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7 23:12
- 提问者网友:伴风望海
- 2021-10-16 22:59
如何辨证论治幽门不全梗阻?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10-17 00:28
幽门不全梗阻属于中医学“反胃”的范畴,历代医家多有阐述,《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云:“……脾伤则不 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食不化,名曰胃反……”,清.沈 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噎膈反胃关格源流》云:“反胃源于真火衰微,胃寒脾微,不能纳谷,故早食晚吐,……若脉数为邪热 不杀谷,乃火性上炎,多升少降也。……亦有瘀血阻滞者”,均 详细阐述了本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症状。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饥饱无常;或中焦阳气不振,寒自内生,致脾胃虚损, 失于腐化;或脾虚不运,湿聚生痰,痰浊阻胃;或过食辛辣煎炸 及肥甘之物,致胃中积热;或久病入络,瘀血阻滞等致使胃失和降,食积不化,逆而上出,则谓反胃。临床一般分为脾胃虚寒、 痰浊阻胃、胃中积热、瘀血阻结、气阴两虚等五种证型,在疾病 变化过程中,各种证型可相互转化,相兼出现。临证时,首先应权衡病情,把握治疗时机,本病为重症顽疴,临床应根据梗阻的不同性质及病情演变过程中的不同情况, 把握内科和外科治疗时机尤为重要,否则延误病情,耽误治疗。 其次,当遵古法今,明辨寒热痰郁,本病病因较多,病机复杂,临床一般将此病概括为寒、热、痰、虚、瘀五个证型,本病多有 寒热错杂,痰中夹瘀,虚实相兼等,临床应四诊合参,详审病 因,细查病机,明辨虚实,随证施治,不可拘泥于一证一型。三是本病虚寒多见,补虚更需培火;四是久病多虚,选药平和 为宜。脾胃虚寒者可以丁香透膈散加减,方用丁香、木香、香附、砂仁、蔻仁、党参、白术、麦芽、神曲、炙甘草等以温中健脾, 化积降逆。呕吐甚者加法半夏、厚朴以和胃降逆;病程日久,腰膝酸软,畏寒喜暖,眩晕耳鸣者为脾肾阳虚,命门火衰,宜附子理中丸或六味回阳饮加减。痰浊阻胃者可以导痰汤加味以涤痰化浊,和胃降逆,方用半夏、茯苓、橘红、甘草、竹茹、枳实、厚朴,痰多胸闷者加瓜 蒌、白芥子以化痰降气,痰郁化热者加黄芩、黄连以清化痰热。胃中积热者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以清泄胃热,和中降逆,方用大黄、黄连、黄芩、竹茹、半夏。热结腑实,大便不通者加 积实、芒硝以行气通便。瘀血内结者以膈下逐瘀汤加味以活血化瘀,消积和胃,方用当归、赤芍、川芎、牡丹皮、五灵脂、桃仁、红花、元胡、乌 药、香附、枳壳、甘草、焦山楂、茹等,上腹部剧痛者加乳 香、没药化瘀止痛,呕吐褐色浊液或血块者加三七、茜草以活血止血。气阴两虚者则以麦门冬汤加减以益气生津,降逆止呕,方用麦冬、半夏、党参、甘草、粳米、大枣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