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街道的历史人文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9 15:36
- 提问者网友:感性作祟
- 2021-03-28 23:57
外滩街道的历史人文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愁杀梦里人
- 2021-03-29 00:45
外滩的地理位置优越,既可经吴淞江直抵太湖周围的鱼米之乡,又能溯长江深入中国腹地。开埠后原设广州、香港、澳门、南洋等地的洋行纷至沓来,先后在外滩租地造屋,开设银行、洋行等。随着城市经济和建筑技术风格的发展,从南苏州路到延安东路的外滩建筑经过3次大规模的改建,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经形成独特的格局。它们一般都体量较大、用料考究、装饰丰富、施工地道,在建筑规模、空间布局、结构技术与建筑风格上大都反映了当时西方同类建筑的水平。它们面向黄浦江,高低错落有致,形成十分丰富的天际线。
自英法先后划定租界后,就在外滩一带开洋行、设领事馆、筑道路、建码头,并逐渐由东向西发展。到19世纪中期,已形成今道路格局。街道有北濒吴淞江,东临黄浦江的优越地理位置,又是江海关所在地,外商货船都在这里装卸,逐渐形成为外商进出口货物集散地。上海解放初期,外滩街道经过一系列社会改革和整顿,社会面貌不断更新。1958年街道开始组织家庭妇女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至1960年街道组织起一批里弄生产加工组、居民食堂、托儿所等集体事业,部分单位逐步发展为街道工厂。1984年5月,划归区集体事业管理局。1979年,大批知识青年按政策返沪,街道创办合作社,开设各类店、站。1984年下半年,又兴办起街道工商企业,开办福利工厂,为地区内伤残、弱智人提供服务社会、自食其力的机会。1992年街道企业扩大规模,经营电讯器材、电子元件、机电五金、建筑五金、化学试剂、化工原料、服装等,一批建于三四十年代的老式里弄建筑,在解放后不断得到改建。河南中路北京东路口的兴仁里、如意里已被改建成由6层新式公房组成的里弄,其中兴仁里改建后连年被评为市级优美新村。
自英法先后划定租界后,就在外滩一带开洋行、设领事馆、筑道路、建码头,并逐渐由东向西发展。到19世纪中期,已形成今道路格局。街道有北濒吴淞江,东临黄浦江的优越地理位置,又是江海关所在地,外商货船都在这里装卸,逐渐形成为外商进出口货物集散地。上海解放初期,外滩街道经过一系列社会改革和整顿,社会面貌不断更新。1958年街道开始组织家庭妇女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至1960年街道组织起一批里弄生产加工组、居民食堂、托儿所等集体事业,部分单位逐步发展为街道工厂。1984年5月,划归区集体事业管理局。1979年,大批知识青年按政策返沪,街道创办合作社,开设各类店、站。1984年下半年,又兴办起街道工商企业,开办福利工厂,为地区内伤残、弱智人提供服务社会、自食其力的机会。1992年街道企业扩大规模,经营电讯器材、电子元件、机电五金、建筑五金、化学试剂、化工原料、服装等,一批建于三四十年代的老式里弄建筑,在解放后不断得到改建。河南中路北京东路口的兴仁里、如意里已被改建成由6层新式公房组成的里弄,其中兴仁里改建后连年被评为市级优美新村。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