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马云,李嘉诚顶级富豪都信佛,真有因果轮回吗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2 08:07
  • 提问者网友:蓝莓格格巫
  • 2021-11-11 11:03
马云,李嘉诚顶级富豪都信佛,真有因果轮回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世
  • 2021-11-11 12:03
净空法师---六道轮回,不是释迦牟尼佛首先说出来的,最早讲六道轮回的,是古老的婆罗门教。我们学佛的同修,都能够肯定,这个世间确确实实有六道轮回,今天西方科学家,也确实证实了轮回的存在。六道轮回,不是释迦牟尼佛首先说出来的,最早讲六道轮回的,是古老的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在中国称印度教,有八千多年的历史,比佛教早得太多了。我们在佛经里面看到释迦牟尼佛介绍婆罗门教,婆罗门教修禅定,这个禅定我们讲的是“世间禅定”,四禅八定。
我们知道六道是六种不同的空间,虽然畜生道有一部分我们见到,有一部分我们见不到。畜生的种类很多,我们见得到的,是跟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空间;不同空间的,我们就见不到了。
六道是六种不同的空间,四圣法界又是四种不同的空间,一真法界也是一个不同空间。从理论上讲,空间维次是无限量的。佛跟我们讲十法界、讲一真法界,是讲大的,没有讲细的,细的则是太多了。
空间怎么来的?是从妄想分别执着变现出来的。于是我们就能够体会到,一切众生妄想分别执着无量无边,所以不同维次空间当然是无尽的。今天科学家都在想方法,还是没有办法突破这个空间维次,如果能突破四度空间,那你就能见到过去、见到未来了。
要如何突破?禅定能够突破。禅定是什么?把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婆罗门教修禅定,他放下的愈多,突破的层次就愈多,于是六道他见到了。六道的状况,古老的婆罗门修行人很清楚、很明了,他们说得不错,但是,轮回之所以然的道理,婆罗门教就没有法子说出来了。
婆罗门教是知其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佛这才出现在世间。佛来干什么的?他出现在世间,就是为大家解决疑难的。佛不仅是六道轮回所以然的道理说得很清楚、很明白,而且告诉我们轮回之外还有法界,有四圣法界,有一真法界,这是古老婆罗门教里面全都没有提到的。
四圣法界是相似的法界,六道纯粹是虚妄不实,所以我们一定要晓得,生天不究竟。许多人把生天当作究竟,佛告诉我们生天不究竟。天的福报比人间大,寿命比人间长,但是他寿命完了,就会往下堕落,还是要搞轮回。这些事实真相,我们总要清楚、总要明了。
==================================


净空法师---两种不相信因果报应的人,一种是狂,一种是愚。在印光大师为《了凡四训》写的序文里,有这么一句话:
【然狂者畏其拘束。谓为著相。愚者防己愧怍。谓为渺茫。除此二种人。有谁不信受。】
此句说明了两种不相信因果报应的人,一种是狂,一种是愚。我们扪心自问,是不是属于这两种人?
且看老法师的讲解。
【然狂者畏其拘束。谓为著相。愚者防己愧怍。谓为渺茫。除此二种人。有谁不信受。】
这是说,那些没有善根、拨无因果的人,你给他讲深讲浅都不能接受。我们现在要反过来问,别人接受不接受与我们自己不相干。他做佛,他做他的佛,他堕地狱,他堕他的地狱,与我无关。问题是自己怎样?这才是接受佛度化的真正紧要处。所以佛所讲的一切经论,必须看作是为我一个人讲的;佛所制定的戒律,是教给我一个人修的,与别人无关,我们要这样的直下承当,才能够得益,才不致于造业。要是不能这样直下承当,常看某人破了戒,某人做了坏事,你口里讲这些话,就是口的恶业。你意动了这个念头,是意的恶业,外面境界一动就在那里造恶业,这叫迷,这就是不觉悟。须知外面善与恶与我们不相干。我应当怎样呢?‘如如不动、了了分明’。了了分明是不迷,如如不动是不造业。心地清净不染,不为外面境界所动摇,这才叫做会修行。这两句话很要紧,我们要常常检点反省。
‘狂者’,是指狂慧之人。所谓狂慧,多半是指世间聪明智慧的人,世智辩聪者。这一类的人对于佛的经典非常喜欢,认为这是哲学,很有道理。可是一提到戒律,孔夫子的礼教,他就不愿接受。戒律比礼教还严格。以为这是不合时宜的生活教条,又何必学它,学它的理论就好。这样的人,也大有人在,总是自以为聪明,认为戒律是三千年前,外国人的生活规范,我们何必要遵守?佛经的道理不错,我们可以学学、可以看看,戒律用不著,三代之礼都不同,何况是外国的古礼。我们是现代人,何必要学古时候的礼节呢?现代人见面最敬礼是三鞠躬,我们何必还要跪地顶礼呢?这即是狂者。以为戒律是约束我们、拘束我们的。反而说那些持戒的人著相。《金刚经》里讲破相,要离相修行,何必执著戒律,死在戒相之下,有没有真正死在戒相之下呢?真有!不是没有。但是对于那些持戒的人,也未必完全都著相,里面还有极高明的人,他不著相修一切善。
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有许多是古佛再来的,绝大多数都是明心见性的人。他为什么还要斤斤在戒相上计较呢?那是唱戏表演给我们看的。换句话说,我们还没有明心见性,著相修行对现前有好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纵然不能成佛作祖,绝不会堕三恶道,不受恶的果报,这有什么不好呢?所以不可被那些狂慧之言所蒙蔽,也认为似是而非的理论很有道理,就把戒律看轻了,这是错误的。这是第一类人。
第二类人,是他自己亏心事做多了,心里有鬼,“愚者防己愧怍,谓为渺茫”,他不敢提戒律,一提戒律,就觉得自己一身都是罪过。但在表面上又不好意思说,说了难为情。因此一谈到戒律,就说善恶果报之事渺茫,不足凭信。这个论调与前面不太一样、意思是一样的。都是不能够接受,而不肯断恶修善,这都是护短,自己有毛病、有短处,而不知悔改。祖师给我们讲:除了狂、愚这两种人之外,有谁不信受呢?那一个人不相信因果报应呢?
‘人惟苦不知愧耻耳。知愧便不敢遂过。知耻便不敢因循。有愧耻之心。即为其人入道因缘。’
尤注在此说的愧耻心,就是佛法讲的惭愧。有惭愧心的人,就有入道的因缘。换句话说,不知道惭愧的人,入道就很难。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