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朝代墓的结构及特点
答案:4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16 19:19
- 提问者网友:半生酒醒
- 2021-01-16 11:02
各个朝代墓的结构及特点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洎扰庸人
- 2021-01-16 11:35
魏晋南北朝
中国历代帝王都把陵寝作为社稷江山的象征。他们大多从登基之日起,就下令建造陵墓。这些陵墓工程浩大,费时多年,动用上万甚至几十万民夫,耗费了大量金银,陪葬了数不尽的财宝。然而,由于社会风气以及文化的变异,各个朝代的陵墓均有着自己显著的特点。
魏晋时期的墓穴特点
魏晋时期,是继春秋战国之后又一个长时期分裂的时期。经过长期的战乱,人心浮动,社会秩序相当混乱,很多大墓被偷盗,帝王的陵墓也终难逃劫难。
所以这个时期的陵墓主要是设法防止盗掘。这种做法始于魏文帝。
魏武帝曹操死后葬于高陵(今天的河北临漳)。魏文帝以“古不墓祭”的理由毁掉了曹操陵墓上的殿屋。所以民间一直有曹操设“七十二疑冢”的说法。其实,“古不墓祭”只是他的借口而已,就在这一年,魏文帝在为他自己营建寿陵时,道出了真正的原因。他说:鉴于“汉氏诸陵无不发掘”,因而决定“因山为体,无封无树,无立寝殿……故吾营此丘墟不食之地,使易代之后不知其处。”原来,他是怕改朝换代,政权交替时,自己的尸体陵寝也像汉代帝王的陵墓一样,被人盗掘。
魏文帝这个决定,对时局动荡不定的魏晋南北朝,影响很大。其后魏晋南北朝二百多年间,没有出现大型的陵墓,豪富家族的厚葬风气也大有收敛。
东晋南渡后,国力更为衰弱,已发现的南京东晋帝陵多依山而建,下为长7米左右的矩形筒壳墓室,宽仅5米,上起高约十余米的陵山,规模只相当于东汉时的官员大墓。
进入南朝后,经济有所发展,帝陵也大于东晋时。宋、陈二代帝陵散列在南京,齐、梁二代的帝陵则集中于丹阳,形成较大的陵区。
南朝墓室一般在高出平地10米以上处开挖,平面椭圆形,砖墙,上为椭圆穹窿,长约10米,宽约6米。墓室前接甬道,装有二道石门,外加封门墙封闭。墓室上有厚约10米的封土,或与山齐平,或为5米左右的陵山。墓室和甬道壁镶嵌模压花纹砖,拼成狮子、仙人和“竹林七贤”等壁面线雕图案。墓前建有享殿,殿前为陵门,三门并列,左右连陵墙。
门外左右有阙,门前为墓道,长一公里以上,称为神道。神道自外端至陵门间依次立石兽、石柱、石碑各一对。南北朝帝陵均遭严重破坏,墓室坍毁,地面只有少数石兽保存下来,石柱、石碑也均残毁。
南北朝之南朝陵墓的特点
南朝是与北朝相对峙的一个政权,南朝的社会经济相对超过北朝。大批的南下人民将黄河流域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带到南方,有力地推动了南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反映在陵寝建筑上表现为规模较大、布局规整、有较豪华的地宫。
南朝陵墓地宫一般都包括墓室、甬道、封门墙、墓道和排水沟五部分,并恢复了东汉谒陵的制度。因而地面上的建筑也相当宏伟,在陵前神道两侧建置成对的石兽、石柱和穹碑等。从已发掘的南朝陵墓来看,总的来说南朝陵墓具备下述特点:
一、陵墓依山建筑,一般在山上开凿较规整的长坑为墓室,然后填土夯平再起坟丘。室外四周修建多条擗土墙,室前建甬道,内设两重石门,墓室底下还修建排水沟,以防潮湿。
二、陵寝建制注重风水,营建陵墓一般先由相墓者勘察兆域。今存南朝陵园的方向无一定规律,而是视当地山水形式而定,这正是风水堪舆所致。
三、陵前建置神道,神道两侧排列对称的石雕,寝殿施以石柱,石柱上多刻有莲花纹饰,这说明佛教艺术对南朝陵寝制度有较大的影响。
南朝陵墓之典范:齐景帝修安陵
齐景帝的修安陵,位于今天的江苏省丹阳县城东北,鹤仙坳山岗南麓。岗上林木苍郁,岗前是一片开阔的山坡地,景色秀丽。
修安陵依山为穴,陵前建有神道,神道两侧列置石兽一对,东为天禄,西为麒麟。天禄和麒麟是传说中的灵异瑞兽,陵前列置二兽,寓意皇帝受命于天,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修安陵前的石兽与西汉霍去病墓前的石雕一样,是由整块巨石雕琢而成,但其风格不同于西汉石雕的朴实与浑厚,而是注重形体美,刀法细腻,是名副其实的圆雕。从造型上看,尽管这些石兽是人们凭着想象力创造出来的,但是它作为一种兽类的形象是真实的。石兽整体和局部造型和谐,动势富有节奏感,似在旷野面对苍穹嘶吼、奔腾,充满了艺术魅力,是南宋石雕艺术的珍品。
南北朝之北朝陵墓的特点
西晋灭亡之后,北方为十六国统治时期。这些少数民族有的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有的刚刚进入奴隶制,带有残酷的掠夺性。他们入主中原,使中原社会经济的发展遭到破坏,更没有能力营建大规模的陵寝,多采用传统的“替埋”办法,不起坟。
史载,后赵的石勒和其母都是采用这种葬制,没有任何标记。因此这一时期的陵墓至今未被发现。
公元三八六年,鲜卑拓拔部统一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为了巩固其政权,北魏统治者吸收汉族文化,实行一系列改革,又以佛教作为思想统治的武器,从而加速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陵寝的建制也随之发生一些变化。北魏迁都前,陵域在今山西大同方山一带,迁都洛阳后,陵域选择在洛阳泸河以西的北邙山。北魏陵园建制有以下特点:
一、逐渐恢复了秦汉以来的陵寝规制,一般建有较高大的封土堆,陵前建筑祭殿,为上陵拜谒之所。
二、陵园内增置佛寺、斋室,表明佛教的影响渗入到陵寝制中。
三、北魏迁都洛阳后,陵域布局规整,带有鲜卑族族葬的遗风。泸河以西是北魏诸帝陵域,泸河以东,为近支皇族墓葬区和嫔妃葬地,再往东排列是“九姓帝族”,“勋旧八姓”和内迁“余部诸姓”以及其他降臣墓地。这一布局与汉代帝陵陪葬制度有所区别。
北朝皇陵的典范:北魏文明太后永固陵
北魏文明太后永固陵,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北,镇川公社附近的方山南部。东临采梁山,北依长城,清澈的御河,沿方山侧蜿蜒而去。
永固陵始建于太和年间,历时四年,是北魏帝后陵墓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武则天之墓
凿山建穴的乾陵位于西安西北80公里的乾县,墓中合葬着唐高宗李治和大周皇帝武则天,是中国唯一的两个帝王合葬墓,也是中国唯一没被盗掘过的唐代帝王陵墓,被誉为“唐陵之冠”。乾陵下宫是古时墓葬前的寝殿演变而来,主要供奉墓主灵魂,后人多于此对其进行祭拜。至唐太宗李世民葬昭陵时称为寝宫,后因火灾移到山下,后世遂称之为下宫。因此,这次发现为了解唐代帝陵的陵园制度提供了第一手的实物资料。
2006年,陕西考古工作者经过钻探调查与部分试掘,发现乾陵陵园的东、北、西三座门址结构相同,都由一对三出阙、一对列戟廊和殿堂式大门组成。阙台系夯土高台,周边用砖包砌,周围堆积的大量瓦片说明阙台上原建有阙楼;殿堂式大门则均有夯土台基,周边用砖包砌,两侧与陵园墙垣相连。
最新调查显示,乾陵下宫遗址规模巨大,发现有内外两重夯筑的城墙,外城垣平面呈方形,四边均长达380米左右;同时在内城及内外城之间,还发现了多处建筑夯土遗迹。
除了基本搞清三个门址和多个角阙的形制之外,考古人员还对北门门址进行了清理,发现了残石马1件、残石虎1件、石虎基座2件、小型石刻座1件、石狮头部残块1件。其中石虎的发现为研究唐代帝陵北门外石刻组合提供了新的资料。
中国历代帝王都把陵寝作为社稷江山的象征。他们大多从登基之日起,就下令建造陵墓。这些陵墓工程浩大,费时多年,动用上万甚至几十万民夫,耗费了大量金银,陪葬了数不尽的财宝。然而,由于社会风气以及文化的变异,各个朝代的陵墓均有着自己显著的特点。
魏晋时期的墓穴特点
魏晋时期,是继春秋战国之后又一个长时期分裂的时期。经过长期的战乱,人心浮动,社会秩序相当混乱,很多大墓被偷盗,帝王的陵墓也终难逃劫难。
所以这个时期的陵墓主要是设法防止盗掘。这种做法始于魏文帝。
魏武帝曹操死后葬于高陵(今天的河北临漳)。魏文帝以“古不墓祭”的理由毁掉了曹操陵墓上的殿屋。所以民间一直有曹操设“七十二疑冢”的说法。其实,“古不墓祭”只是他的借口而已,就在这一年,魏文帝在为他自己营建寿陵时,道出了真正的原因。他说:鉴于“汉氏诸陵无不发掘”,因而决定“因山为体,无封无树,无立寝殿……故吾营此丘墟不食之地,使易代之后不知其处。”原来,他是怕改朝换代,政权交替时,自己的尸体陵寝也像汉代帝王的陵墓一样,被人盗掘。
魏文帝这个决定,对时局动荡不定的魏晋南北朝,影响很大。其后魏晋南北朝二百多年间,没有出现大型的陵墓,豪富家族的厚葬风气也大有收敛。
东晋南渡后,国力更为衰弱,已发现的南京东晋帝陵多依山而建,下为长7米左右的矩形筒壳墓室,宽仅5米,上起高约十余米的陵山,规模只相当于东汉时的官员大墓。
进入南朝后,经济有所发展,帝陵也大于东晋时。宋、陈二代帝陵散列在南京,齐、梁二代的帝陵则集中于丹阳,形成较大的陵区。
南朝墓室一般在高出平地10米以上处开挖,平面椭圆形,砖墙,上为椭圆穹窿,长约10米,宽约6米。墓室前接甬道,装有二道石门,外加封门墙封闭。墓室上有厚约10米的封土,或与山齐平,或为5米左右的陵山。墓室和甬道壁镶嵌模压花纹砖,拼成狮子、仙人和“竹林七贤”等壁面线雕图案。墓前建有享殿,殿前为陵门,三门并列,左右连陵墙。
门外左右有阙,门前为墓道,长一公里以上,称为神道。神道自外端至陵门间依次立石兽、石柱、石碑各一对。南北朝帝陵均遭严重破坏,墓室坍毁,地面只有少数石兽保存下来,石柱、石碑也均残毁。
南北朝之南朝陵墓的特点
南朝是与北朝相对峙的一个政权,南朝的社会经济相对超过北朝。大批的南下人民将黄河流域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带到南方,有力地推动了南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反映在陵寝建筑上表现为规模较大、布局规整、有较豪华的地宫。
南朝陵墓地宫一般都包括墓室、甬道、封门墙、墓道和排水沟五部分,并恢复了东汉谒陵的制度。因而地面上的建筑也相当宏伟,在陵前神道两侧建置成对的石兽、石柱和穹碑等。从已发掘的南朝陵墓来看,总的来说南朝陵墓具备下述特点:
一、陵墓依山建筑,一般在山上开凿较规整的长坑为墓室,然后填土夯平再起坟丘。室外四周修建多条擗土墙,室前建甬道,内设两重石门,墓室底下还修建排水沟,以防潮湿。
二、陵寝建制注重风水,营建陵墓一般先由相墓者勘察兆域。今存南朝陵园的方向无一定规律,而是视当地山水形式而定,这正是风水堪舆所致。
三、陵前建置神道,神道两侧排列对称的石雕,寝殿施以石柱,石柱上多刻有莲花纹饰,这说明佛教艺术对南朝陵寝制度有较大的影响。
南朝陵墓之典范:齐景帝修安陵
齐景帝的修安陵,位于今天的江苏省丹阳县城东北,鹤仙坳山岗南麓。岗上林木苍郁,岗前是一片开阔的山坡地,景色秀丽。
修安陵依山为穴,陵前建有神道,神道两侧列置石兽一对,东为天禄,西为麒麟。天禄和麒麟是传说中的灵异瑞兽,陵前列置二兽,寓意皇帝受命于天,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修安陵前的石兽与西汉霍去病墓前的石雕一样,是由整块巨石雕琢而成,但其风格不同于西汉石雕的朴实与浑厚,而是注重形体美,刀法细腻,是名副其实的圆雕。从造型上看,尽管这些石兽是人们凭着想象力创造出来的,但是它作为一种兽类的形象是真实的。石兽整体和局部造型和谐,动势富有节奏感,似在旷野面对苍穹嘶吼、奔腾,充满了艺术魅力,是南宋石雕艺术的珍品。
南北朝之北朝陵墓的特点
西晋灭亡之后,北方为十六国统治时期。这些少数民族有的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有的刚刚进入奴隶制,带有残酷的掠夺性。他们入主中原,使中原社会经济的发展遭到破坏,更没有能力营建大规模的陵寝,多采用传统的“替埋”办法,不起坟。
史载,后赵的石勒和其母都是采用这种葬制,没有任何标记。因此这一时期的陵墓至今未被发现。
公元三八六年,鲜卑拓拔部统一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为了巩固其政权,北魏统治者吸收汉族文化,实行一系列改革,又以佛教作为思想统治的武器,从而加速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陵寝的建制也随之发生一些变化。北魏迁都前,陵域在今山西大同方山一带,迁都洛阳后,陵域选择在洛阳泸河以西的北邙山。北魏陵园建制有以下特点:
一、逐渐恢复了秦汉以来的陵寝规制,一般建有较高大的封土堆,陵前建筑祭殿,为上陵拜谒之所。
二、陵园内增置佛寺、斋室,表明佛教的影响渗入到陵寝制中。
三、北魏迁都洛阳后,陵域布局规整,带有鲜卑族族葬的遗风。泸河以西是北魏诸帝陵域,泸河以东,为近支皇族墓葬区和嫔妃葬地,再往东排列是“九姓帝族”,“勋旧八姓”和内迁“余部诸姓”以及其他降臣墓地。这一布局与汉代帝陵陪葬制度有所区别。
北朝皇陵的典范:北魏文明太后永固陵
北魏文明太后永固陵,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北,镇川公社附近的方山南部。东临采梁山,北依长城,清澈的御河,沿方山侧蜿蜒而去。
永固陵始建于太和年间,历时四年,是北魏帝后陵墓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武则天之墓
凿山建穴的乾陵位于西安西北80公里的乾县,墓中合葬着唐高宗李治和大周皇帝武则天,是中国唯一的两个帝王合葬墓,也是中国唯一没被盗掘过的唐代帝王陵墓,被誉为“唐陵之冠”。乾陵下宫是古时墓葬前的寝殿演变而来,主要供奉墓主灵魂,后人多于此对其进行祭拜。至唐太宗李世民葬昭陵时称为寝宫,后因火灾移到山下,后世遂称之为下宫。因此,这次发现为了解唐代帝陵的陵园制度提供了第一手的实物资料。
2006年,陕西考古工作者经过钻探调查与部分试掘,发现乾陵陵园的东、北、西三座门址结构相同,都由一对三出阙、一对列戟廊和殿堂式大门组成。阙台系夯土高台,周边用砖包砌,周围堆积的大量瓦片说明阙台上原建有阙楼;殿堂式大门则均有夯土台基,周边用砖包砌,两侧与陵园墙垣相连。
最新调查显示,乾陵下宫遗址规模巨大,发现有内外两重夯筑的城墙,外城垣平面呈方形,四边均长达380米左右;同时在内城及内外城之间,还发现了多处建筑夯土遗迹。
除了基本搞清三个门址和多个角阙的形制之外,考古人员还对北门门址进行了清理,发现了残石马1件、残石虎1件、石虎基座2件、小型石刻座1件、石狮头部残块1件。其中石虎的发现为研究唐代帝陵北门外石刻组合提供了新的资料。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酒者煙囻
- 2021-01-16 14:21
魏晋墓的结构特点
- 2楼网友:迷人又混蛋
- 2021-01-16 13:33
还真没有研究过,想想还是太恐怖了,以后也不打算研究了!
- 3楼网友:旧脸谱
- 2021-01-16 13:04
魏晋南北朝
中国历代帝王都把陵寝作为社稷江山的象征。他们大多从登基之日起,就下令建造陵墓。这些陵墓工程浩大,费时多年,动用上万甚至几十万民夫,耗费了大量金银,陪葬了数不尽的财宝。然而,由于社会风气以及文化的变异,各个朝代的陵墓均有着自己显著的特点。
魏晋时期的墓穴特点
魏晋时期,是继春秋战国之后又一个长时期分裂的时期。经过长期的战乱,人心浮动,社会秩序相当混乱,很多大墓被偷盗,帝王的陵墓也终难逃劫难。
所以这个时期的陵墓主要是设法防止盗掘。这种做法始于魏文帝。
魏武帝曹操死后葬于高陵(今天的河北临漳)。魏文帝以“古不墓祭”的理由毁掉了曹操陵墓上的殿屋。所以民间一直有曹操设“七十二疑冢”的说法。其实,“古不墓祭”只是他的借口而已,就在这一年,魏文帝在为他自己营建寿陵时,道出了真正的原因。他说:鉴于“汉氏诸陵无不发掘”,因而决定“因山为体,无封无树,无立寝殿……故吾营此丘墟不食之地,使易代之后不知其处。”原来,他是怕改朝换代,政权交替时,自己的尸体陵寝也像汉代帝王的陵墓一样,被人盗掘。
魏文帝这个决定,对时局动荡不定的魏晋南北朝,影响很大。其后魏晋南北朝二百多年间,没有出现大型的陵墓,豪富家族的厚葬风气也大有收敛。
东晋南渡后,国力更为衰弱,已发现的南京东晋帝陵多依山而建,下为长7米左右的矩形筒壳墓室,宽仅5米,上起高约十余米的陵山,规模只相当于东汉时的官员大墓。
进入南朝后,经济有所发展,帝陵也大于东晋时。宋、陈二代帝陵散列在南京,齐、梁二代的帝陵则集中于丹阳,形成较大的陵区。
南朝墓室一般在高出平地10米以上处开挖,平面椭圆形,砖墙,上为椭圆穹窿,长约10米,宽约6米。墓室前接甬道,装有二道石门,外加封门墙封闭。墓室上有厚约10米的封土,或与山齐平,或为5米左右的陵山。墓室和甬道壁镶嵌模压花纹砖,拼成狮子、仙人和“竹林七贤”等壁面线雕图案。墓前建有享殿,殿前为陵门,三门并列,左右连陵墙。
门外左右有阙,门前为墓道,长一公里以上,称为神道。神道自外端至陵门间依次立石兽、石柱、石碑各一对。南北朝帝陵均遭严重破坏,墓室坍毁,地面只有少数石兽保存下来,石柱、石碑也均残毁。
南北朝之南朝陵墓的特点
南朝是与北朝相对峙的一个政权,南朝的社会经济相对超过北朝。大批的南下人民将黄河流域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带到南方,有力地推动了南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反映在陵寝建筑上表现为规模较大、布局规整、有较豪华的地宫。
南朝陵墓地宫一般都包括墓室、甬道、封门墙、墓道和排水沟五部分,并恢复了东汉谒陵的制度。因而地面上的建筑也相当宏伟,在陵前神道两侧建置成对的石兽、石柱和穹碑等。从已发掘的南朝陵墓来看,总的来说南朝陵墓具备下述特点:
一、陵墓依山建筑,一般在山上开凿较规整的长坑为墓室,然后填土夯平再起坟丘。室外四周修建多条擗土墙,室前建甬道,内设两重石门,墓室底下还修建排水沟,以防潮湿。
二、陵寝建制注重风水,营建陵墓一般先由相墓者勘察兆域。今存南朝陵园的方向无一定规律,而是视当地山水形式而定,这正是风水堪舆所致。
三、陵前建置神道,神道两侧排列对称的石雕,寝殿施以石柱,石柱上多刻有莲花纹饰,这说明佛教艺术对南朝陵寝制度有较大的影响。
南朝陵墓之典范:齐景帝修安陵
齐景帝的修安陵,位于今天的江苏省丹阳县城东北,鹤仙坳山岗南麓。岗上林木苍郁,岗前是一片开阔的山坡地,景色秀丽。
修安陵依山为穴,陵前建有神道,神道两侧列置石兽一对,东为天禄,西为麒麟。天禄和麒麟是传说中的灵异瑞兽,陵前列置二兽,寓意皇帝受命于天,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修安陵前的石兽与西汉霍去病墓前的石雕一样,是由整块巨石雕琢而成,但其风格不同于西汉石雕的朴实与浑厚,而是注重形体美,刀法细腻,是名副其实的圆雕。从造型上看,尽管这些石兽是人们凭着想象力创造出来的,但是它作为一种兽类的形象是真实的。石兽整体和局部造型和谐,动势富有节奏感,似在旷野面对苍穹嘶吼、奔腾,充满了艺术魅力,是南宋石雕艺术的珍品。
南北朝之北朝陵墓的特点
西晋灭亡之后,北方为十六国统治时期。这些少数民族有的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有的刚刚进入奴隶制,带有残酷的掠夺性。他们入主中原,使中原社会经济的发展遭到破坏,更没有能力营建大规模的陵寝,多采用传统的“替埋”办法,不起坟。
史载,后赵的石勒和其母都是采用这种葬制,没有任何标记。因此这一时期的陵墓至今未被发现。
公元三八六年,鲜卑拓拔部统一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为了巩固其政权,北魏统治者吸收汉族文化,实行一系列改革,又以佛教作为思想统治的武器,从而加速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陵寝的建制也随之发生一些变化。北魏迁都前,陵域在今山西大同方山一带,迁都洛阳后,陵域选择在洛阳泸河以西的北邙山。北魏陵园建制有以下特点:
一、逐渐恢复了秦汉以来的陵寝规制,一般建有较高大的封土堆,陵前建筑祭殿,为上陵拜谒之所。
二、陵园内增置佛寺、斋室,表明佛教的影响渗入到陵寝制中。
三、北魏迁都洛阳后,陵域布局规整,带有鲜卑族族葬的遗风。泸河以西是北魏诸帝陵域,泸河以东,为近支皇族墓葬区和嫔妃葬地,再往东排列是“九姓帝族”,“勋旧八姓”和内迁“余部诸姓”以及其他降臣墓地。这一布局与汉代帝陵陪葬制度有所区别。
北朝皇陵的典范:北魏文明太后永固陵
北魏文明太后永固陵,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北,镇川公社附近的方山南部。东临采梁山,北依长城,清澈的御河,沿方山侧蜿蜒而去。
永固陵始建于太和年间,历时四年,是北魏帝后陵墓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武则天之墓
凿山建穴的乾陵位于西安西北80公里的乾县,墓中合葬着唐高宗李治和大周皇帝武则天,是中国唯一的两个帝王合葬墓,也是中国唯一没被盗掘过的唐代帝王陵墓,被誉为“唐陵之冠”。乾陵下宫是古时墓葬前的寝殿演变而来,主要供奉墓主灵魂,后人多于此对其进行祭拜。至唐太宗李世民葬昭陵时称为寝宫,后因火灾移到山下,后世遂称之为下宫。因此,这次发现为了解唐代帝陵的陵园制度提供了第一手的实物资料。
2006年,陕西考古工作者经过钻探调查与部分试掘,发现乾陵陵园的东、北、西三座门址结构相同,都由一对三出阙、一对列戟廊和殿堂式大门组成。阙台系夯土高台,周边用砖包砌,周围堆积的大量瓦片说明阙台上原建有阙楼;殿堂式大门则均有夯土台基,周边用砖包砌,两侧与陵园墙垣相连。
最新调查显示,乾陵下宫遗址规模巨大,发现有内外两重夯筑的城墙,外城垣平面呈方形,四边均长达380米左右;同时在内城及内外城之间,还发现了多处建筑夯土遗迹。
除了基本搞清三个门址和多个角阙的形制之外,考古人员还对北门门址进行了清理,发现了残石马1件、残石虎1件、石虎基座2件、小型石刻座1件、石狮头部残块1件。其中石虎的发现为研究唐代帝陵北门外石刻组合提供了新的资料。
中国历代帝王都把陵寝作为社稷江山的象征。他们大多从登基之日起,就下令建造陵墓。这些陵墓工程浩大,费时多年,动用上万甚至几十万民夫,耗费了大量金银,陪葬了数不尽的财宝。然而,由于社会风气以及文化的变异,各个朝代的陵墓均有着自己显著的特点。
魏晋时期的墓穴特点
魏晋时期,是继春秋战国之后又一个长时期分裂的时期。经过长期的战乱,人心浮动,社会秩序相当混乱,很多大墓被偷盗,帝王的陵墓也终难逃劫难。
所以这个时期的陵墓主要是设法防止盗掘。这种做法始于魏文帝。
魏武帝曹操死后葬于高陵(今天的河北临漳)。魏文帝以“古不墓祭”的理由毁掉了曹操陵墓上的殿屋。所以民间一直有曹操设“七十二疑冢”的说法。其实,“古不墓祭”只是他的借口而已,就在这一年,魏文帝在为他自己营建寿陵时,道出了真正的原因。他说:鉴于“汉氏诸陵无不发掘”,因而决定“因山为体,无封无树,无立寝殿……故吾营此丘墟不食之地,使易代之后不知其处。”原来,他是怕改朝换代,政权交替时,自己的尸体陵寝也像汉代帝王的陵墓一样,被人盗掘。
魏文帝这个决定,对时局动荡不定的魏晋南北朝,影响很大。其后魏晋南北朝二百多年间,没有出现大型的陵墓,豪富家族的厚葬风气也大有收敛。
东晋南渡后,国力更为衰弱,已发现的南京东晋帝陵多依山而建,下为长7米左右的矩形筒壳墓室,宽仅5米,上起高约十余米的陵山,规模只相当于东汉时的官员大墓。
进入南朝后,经济有所发展,帝陵也大于东晋时。宋、陈二代帝陵散列在南京,齐、梁二代的帝陵则集中于丹阳,形成较大的陵区。
南朝墓室一般在高出平地10米以上处开挖,平面椭圆形,砖墙,上为椭圆穹窿,长约10米,宽约6米。墓室前接甬道,装有二道石门,外加封门墙封闭。墓室上有厚约10米的封土,或与山齐平,或为5米左右的陵山。墓室和甬道壁镶嵌模压花纹砖,拼成狮子、仙人和“竹林七贤”等壁面线雕图案。墓前建有享殿,殿前为陵门,三门并列,左右连陵墙。
门外左右有阙,门前为墓道,长一公里以上,称为神道。神道自外端至陵门间依次立石兽、石柱、石碑各一对。南北朝帝陵均遭严重破坏,墓室坍毁,地面只有少数石兽保存下来,石柱、石碑也均残毁。
南北朝之南朝陵墓的特点
南朝是与北朝相对峙的一个政权,南朝的社会经济相对超过北朝。大批的南下人民将黄河流域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带到南方,有力地推动了南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反映在陵寝建筑上表现为规模较大、布局规整、有较豪华的地宫。
南朝陵墓地宫一般都包括墓室、甬道、封门墙、墓道和排水沟五部分,并恢复了东汉谒陵的制度。因而地面上的建筑也相当宏伟,在陵前神道两侧建置成对的石兽、石柱和穹碑等。从已发掘的南朝陵墓来看,总的来说南朝陵墓具备下述特点:
一、陵墓依山建筑,一般在山上开凿较规整的长坑为墓室,然后填土夯平再起坟丘。室外四周修建多条擗土墙,室前建甬道,内设两重石门,墓室底下还修建排水沟,以防潮湿。
二、陵寝建制注重风水,营建陵墓一般先由相墓者勘察兆域。今存南朝陵园的方向无一定规律,而是视当地山水形式而定,这正是风水堪舆所致。
三、陵前建置神道,神道两侧排列对称的石雕,寝殿施以石柱,石柱上多刻有莲花纹饰,这说明佛教艺术对南朝陵寝制度有较大的影响。
南朝陵墓之典范:齐景帝修安陵
齐景帝的修安陵,位于今天的江苏省丹阳县城东北,鹤仙坳山岗南麓。岗上林木苍郁,岗前是一片开阔的山坡地,景色秀丽。
修安陵依山为穴,陵前建有神道,神道两侧列置石兽一对,东为天禄,西为麒麟。天禄和麒麟是传说中的灵异瑞兽,陵前列置二兽,寓意皇帝受命于天,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修安陵前的石兽与西汉霍去病墓前的石雕一样,是由整块巨石雕琢而成,但其风格不同于西汉石雕的朴实与浑厚,而是注重形体美,刀法细腻,是名副其实的圆雕。从造型上看,尽管这些石兽是人们凭着想象力创造出来的,但是它作为一种兽类的形象是真实的。石兽整体和局部造型和谐,动势富有节奏感,似在旷野面对苍穹嘶吼、奔腾,充满了艺术魅力,是南宋石雕艺术的珍品。
南北朝之北朝陵墓的特点
西晋灭亡之后,北方为十六国统治时期。这些少数民族有的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有的刚刚进入奴隶制,带有残酷的掠夺性。他们入主中原,使中原社会经济的发展遭到破坏,更没有能力营建大规模的陵寝,多采用传统的“替埋”办法,不起坟。
史载,后赵的石勒和其母都是采用这种葬制,没有任何标记。因此这一时期的陵墓至今未被发现。
公元三八六年,鲜卑拓拔部统一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为了巩固其政权,北魏统治者吸收汉族文化,实行一系列改革,又以佛教作为思想统治的武器,从而加速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陵寝的建制也随之发生一些变化。北魏迁都前,陵域在今山西大同方山一带,迁都洛阳后,陵域选择在洛阳泸河以西的北邙山。北魏陵园建制有以下特点:
一、逐渐恢复了秦汉以来的陵寝规制,一般建有较高大的封土堆,陵前建筑祭殿,为上陵拜谒之所。
二、陵园内增置佛寺、斋室,表明佛教的影响渗入到陵寝制中。
三、北魏迁都洛阳后,陵域布局规整,带有鲜卑族族葬的遗风。泸河以西是北魏诸帝陵域,泸河以东,为近支皇族墓葬区和嫔妃葬地,再往东排列是“九姓帝族”,“勋旧八姓”和内迁“余部诸姓”以及其他降臣墓地。这一布局与汉代帝陵陪葬制度有所区别。
北朝皇陵的典范:北魏文明太后永固陵
北魏文明太后永固陵,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北,镇川公社附近的方山南部。东临采梁山,北依长城,清澈的御河,沿方山侧蜿蜒而去。
永固陵始建于太和年间,历时四年,是北魏帝后陵墓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武则天之墓
凿山建穴的乾陵位于西安西北80公里的乾县,墓中合葬着唐高宗李治和大周皇帝武则天,是中国唯一的两个帝王合葬墓,也是中国唯一没被盗掘过的唐代帝王陵墓,被誉为“唐陵之冠”。乾陵下宫是古时墓葬前的寝殿演变而来,主要供奉墓主灵魂,后人多于此对其进行祭拜。至唐太宗李世民葬昭陵时称为寝宫,后因火灾移到山下,后世遂称之为下宫。因此,这次发现为了解唐代帝陵的陵园制度提供了第一手的实物资料。
2006年,陕西考古工作者经过钻探调查与部分试掘,发现乾陵陵园的东、北、西三座门址结构相同,都由一对三出阙、一对列戟廊和殿堂式大门组成。阙台系夯土高台,周边用砖包砌,周围堆积的大量瓦片说明阙台上原建有阙楼;殿堂式大门则均有夯土台基,周边用砖包砌,两侧与陵园墙垣相连。
最新调查显示,乾陵下宫遗址规模巨大,发现有内外两重夯筑的城墙,外城垣平面呈方形,四边均长达380米左右;同时在内城及内外城之间,还发现了多处建筑夯土遗迹。
除了基本搞清三个门址和多个角阙的形制之外,考古人员还对北门门址进行了清理,发现了残石马1件、残石虎1件、石虎基座2件、小型石刻座1件、石狮头部残块1件。其中石虎的发现为研究唐代帝陵北门外石刻组合提供了新的资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