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5 06:22
- 提问者网友:轮囘Li巡影
- 2021-02-24 06:27
河西走廊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煞尾
- 2021-02-24 06:55
1 自然地理特征的西向性与社会经济特征的东向性
河西走廊属塔里木地台向东延伸部分,在历次地质运动中是我国西南、西北与中原地区的交接带,处于黄土、青藏、内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处,在地貌、气候、植被、土壤等方面有很大过渡性。但因北接广垠的沙漠、戈壁,自然条件西向性较强。从社会经济特征看,农业生产方式与东部相似,属于东部农区向西部牧区延伸的一个狭长农业走廊。由于历代屯田戍边政策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人口来自东部,特别是5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通过军转、调动等方式从东北、华北、华东迁入大量人口,他们从东部带来先进的技术、设备,同时也带来了东部的生产传统、生活习俗、社会心理、文化意识等等,使该区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东向性。目前,东、中部地带民工潮及大批援西建设人员的不断迁入,使东部文化侵入机制仍在不断加深。
1.2 独特的“丰”字形交通枢纽位置
南北两面障体夹峙、中间绿洲广布态势使河西走廊自古就成为举世闻名的陆上交通咽喉。目前欧亚大陆桥纵贯走廊将近1400公里,串联了其中大部城市,路区接触系数高达53.0公里/万平方公里,大大提高了其交通区位优势。走廊南缘、北缘众多的隘口又使其成为南北交流的重要过道,如南缘的扁都口、当金山口使欧亚大陆桥得以将其影响范围延伸到大通河流域及青藏高原北部,北缘的人宗口、东小口子等则是河西与内蒙古游牧民族联系的要冲,更是通往外蒙最理想的直接出口。河西走廊实际是一个贯通东西、带动南北两翼的交通要道。
1.3 自然条件较优越,资源优势突出
主要表现在:①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一些贵重有色金属,如镍、钴、铂族金属和铜、钨等储量居全国前列,贮存地质条件良好,分布集中,具有较大的组合优势和现实经济意义;②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土地面积100.38亩,其中人均耕地3.2亩、草地49.8亩,另有宜农荒地2019.7万亩;全区日照时数2600-3300小时,平均太阳辐射量140-160千瓦/平方厘米·年,昼夜温差高达12-16℃,特别是走廊内多数地区人类干预较小,农业生产环境无污染或污染较轻,这为本区建设国际流行的“绿色农业”商品粮基地提供了优越条件;③辉煌的文化遗产、奇特的西北自然风光、多彩的民族风情以及卓越的现代建设成就相结合,为本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
4.1 优化增长极系统
调整城市体系结构及空间格局是区域经济战略布局的关键。为了改变河西走廊城市“小、散、串”的特点,优化增长极系统,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4.1.1 酒(泉)嘉(峪关)玉(门)一体化,并将其建成与兰州相对应的一级极化中心
目前甘肃省中部经济区(兰州、白银、定西)经济力已开始向外扩散,而河西走廊增长级不成体系,亟需建立一个一级极化中心来接受中部经济波,并辐射整个河西走廊,而现有城市无一能够单独在近期发展成为一级中心,故提出酒嘉玉一体化并建成一级中心的设想。首先,该增长极区位选择在理论上是合理的。甘肃省唯一的一级增长极(兰州市)位于甘肃东部,广大河西地区缺乏有力的辐射源。酒嘉玉地区与兰州市区位对称,并基本位于走廊中心,可与兰州市呼应,构成点-轴开发系统,带动走廊经济发展。其次,三市一体化在实践中是可行的。①三市位置接近,联系方便,便于开展产业合作与经贸往来,具备建成组群式城镇的地理基础;②三市都是甘肃省重要的工业城市,有进一步发展的条件。1992年三市国内生产总值65.74亿元,占河西三市二区的52.9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5063元、4661元,分别列甘肃省第一、第二位,嘉峪关已步入全国小康城市行列,周围有经济富庶的绿洲带,发展潜力颇大,具有一体化的经济基础;③三市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有较强的互补性,内聚力强,嘉峪关的钢铁、玉门的石油、酒泉的高新技术产业互相结合、互相为用,完全具有把酒嘉玉建成与兰州相呼应的一级中心的产业基础。
4.1.2 加强城市建设,优化城市体系,发挥其作为区域增长级的作用
河西走廊酒、嘉、玉以外的4座城市都有进一步发展的条件。敦煌可辟为世界旅游特区,围绕旅游这一关键产业发展配套产业,可建成国际“旅游城”。金昌作为我国镍都,不仅硫化镍矿储量与品位居全国第一,且伴生的铂、钯、锇、铱、铑等铂族金属及金、银等亦居全国之首,围绕有色金属开采,广泛与乡村企业合作,可把金昌建成重化工中等城市,并促使河西走廊向“有色金属走廊”转变。武威、张掖地处张武绿洲,素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称,农业基础好,工业也较发达,可将其建成以轻工为主的综合性城市,加强城乡联系。
4.2 加强交通线网建设,优化增长轴网络体系
根据河西走廊的地理特点,该区增长轴应选择时分时合的两条轴线:一是交通线,欧亚大陆桥串联了走廊的所有城市,是走廊开发的“黄金轴”,另一条则是在西北干旱半干旱环境中形成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经济轴线-绿洲连绵带,这是走廊开发的“生命线”。
4.2.1 强化主干,构筑两翼,建设适合走廊特点的交通网络
强化主干就是完善现有铁路、公路骨干线路,消除卡脖地段,逐步完成现代化改造,确保干线担当起开发的骨架作用。构筑两翼,则是配合干线布局一些地方集运线、分流线等二、三级线路,形成以欧亚大陆桥为主干的“丰”字形交通网络,以增大干线与区域的有效接触面积。扩大其辐射范围,带动干线两侧腹地经济的发展。如柳园-马鬃山-外蒙古交通线建成后可把外蒙古纳入欧亚大陆桥的腹地,而一些地方集运线路则把绿洲与铁路线紧密联系在一起。
河西走廊属塔里木地台向东延伸部分,在历次地质运动中是我国西南、西北与中原地区的交接带,处于黄土、青藏、内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处,在地貌、气候、植被、土壤等方面有很大过渡性。但因北接广垠的沙漠、戈壁,自然条件西向性较强。从社会经济特征看,农业生产方式与东部相似,属于东部农区向西部牧区延伸的一个狭长农业走廊。由于历代屯田戍边政策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人口来自东部,特别是5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通过军转、调动等方式从东北、华北、华东迁入大量人口,他们从东部带来先进的技术、设备,同时也带来了东部的生产传统、生活习俗、社会心理、文化意识等等,使该区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东向性。目前,东、中部地带民工潮及大批援西建设人员的不断迁入,使东部文化侵入机制仍在不断加深。
1.2 独特的“丰”字形交通枢纽位置
南北两面障体夹峙、中间绿洲广布态势使河西走廊自古就成为举世闻名的陆上交通咽喉。目前欧亚大陆桥纵贯走廊将近1400公里,串联了其中大部城市,路区接触系数高达53.0公里/万平方公里,大大提高了其交通区位优势。走廊南缘、北缘众多的隘口又使其成为南北交流的重要过道,如南缘的扁都口、当金山口使欧亚大陆桥得以将其影响范围延伸到大通河流域及青藏高原北部,北缘的人宗口、东小口子等则是河西与内蒙古游牧民族联系的要冲,更是通往外蒙最理想的直接出口。河西走廊实际是一个贯通东西、带动南北两翼的交通要道。
1.3 自然条件较优越,资源优势突出
主要表现在:①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一些贵重有色金属,如镍、钴、铂族金属和铜、钨等储量居全国前列,贮存地质条件良好,分布集中,具有较大的组合优势和现实经济意义;②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土地面积100.38亩,其中人均耕地3.2亩、草地49.8亩,另有宜农荒地2019.7万亩;全区日照时数2600-3300小时,平均太阳辐射量140-160千瓦/平方厘米·年,昼夜温差高达12-16℃,特别是走廊内多数地区人类干预较小,农业生产环境无污染或污染较轻,这为本区建设国际流行的“绿色农业”商品粮基地提供了优越条件;③辉煌的文化遗产、奇特的西北自然风光、多彩的民族风情以及卓越的现代建设成就相结合,为本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
4.1 优化增长极系统
调整城市体系结构及空间格局是区域经济战略布局的关键。为了改变河西走廊城市“小、散、串”的特点,优化增长极系统,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4.1.1 酒(泉)嘉(峪关)玉(门)一体化,并将其建成与兰州相对应的一级极化中心
目前甘肃省中部经济区(兰州、白银、定西)经济力已开始向外扩散,而河西走廊增长级不成体系,亟需建立一个一级极化中心来接受中部经济波,并辐射整个河西走廊,而现有城市无一能够单独在近期发展成为一级中心,故提出酒嘉玉一体化并建成一级中心的设想。首先,该增长极区位选择在理论上是合理的。甘肃省唯一的一级增长极(兰州市)位于甘肃东部,广大河西地区缺乏有力的辐射源。酒嘉玉地区与兰州市区位对称,并基本位于走廊中心,可与兰州市呼应,构成点-轴开发系统,带动走廊经济发展。其次,三市一体化在实践中是可行的。①三市位置接近,联系方便,便于开展产业合作与经贸往来,具备建成组群式城镇的地理基础;②三市都是甘肃省重要的工业城市,有进一步发展的条件。1992年三市国内生产总值65.74亿元,占河西三市二区的52.9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5063元、4661元,分别列甘肃省第一、第二位,嘉峪关已步入全国小康城市行列,周围有经济富庶的绿洲带,发展潜力颇大,具有一体化的经济基础;③三市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有较强的互补性,内聚力强,嘉峪关的钢铁、玉门的石油、酒泉的高新技术产业互相结合、互相为用,完全具有把酒嘉玉建成与兰州相呼应的一级中心的产业基础。
4.1.2 加强城市建设,优化城市体系,发挥其作为区域增长级的作用
河西走廊酒、嘉、玉以外的4座城市都有进一步发展的条件。敦煌可辟为世界旅游特区,围绕旅游这一关键产业发展配套产业,可建成国际“旅游城”。金昌作为我国镍都,不仅硫化镍矿储量与品位居全国第一,且伴生的铂、钯、锇、铱、铑等铂族金属及金、银等亦居全国之首,围绕有色金属开采,广泛与乡村企业合作,可把金昌建成重化工中等城市,并促使河西走廊向“有色金属走廊”转变。武威、张掖地处张武绿洲,素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称,农业基础好,工业也较发达,可将其建成以轻工为主的综合性城市,加强城乡联系。
4.2 加强交通线网建设,优化增长轴网络体系
根据河西走廊的地理特点,该区增长轴应选择时分时合的两条轴线:一是交通线,欧亚大陆桥串联了走廊的所有城市,是走廊开发的“黄金轴”,另一条则是在西北干旱半干旱环境中形成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经济轴线-绿洲连绵带,这是走廊开发的“生命线”。
4.2.1 强化主干,构筑两翼,建设适合走廊特点的交通网络
强化主干就是完善现有铁路、公路骨干线路,消除卡脖地段,逐步完成现代化改造,确保干线担当起开发的骨架作用。构筑两翼,则是配合干线布局一些地方集运线、分流线等二、三级线路,形成以欧亚大陆桥为主干的“丰”字形交通网络,以增大干线与区域的有效接触面积。扩大其辐射范围,带动干线两侧腹地经济的发展。如柳园-马鬃山-外蒙古交通线建成后可把外蒙古纳入欧亚大陆桥的腹地,而一些地方集运线路则把绿洲与铁路线紧密联系在一起。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