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姓占的吗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7 07:30
- 提问者网友:不爱我么
- 2021-01-26 19:06
有姓占的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醒三更
- 2021-01-26 19:49
百家姓里面有没有姓占的啊? 占姓,中文姓氏之一。《百家姓》中没有列出,而在全国约有人口98万,在各姓中排第272位,占全国人口的0.08%。作姓氏时,普通话读zhān,一声;潮音ziam1,尖音。起源于:1.妫姓,属以祖名为姓。2.占卜职业,属以职业为姓。3.詹姓,属音同转换。在古代,占姓的人口不多,故古代的占姓名人不多见。但当近代相当一部分詹姓转为占姓后,占姓就由稀姓变成了小姓乃至较常见的姓氏了。占姓,中文姓氏之一。《百家姓》中没有列出,而在全国约有人口98万,在各姓中排第272位,占全国人口的0.08%。 读音:作姓氏时,普通话读zhān,一声;潮音ziam1,尖音。 来源 1. 出自妫姓。春秋时期陈桓公(前744~前707在位)有儿子叫妫占书,史称公子占书,占书生良坚,良坚之子以占为氏。故占姓为春秋妫氏的后代,属以祖名为姓。 2. 源自职业。出自古代占卜师,属以职业为姓。古代有专门占卜的巫师,子孙以占为氏。 3. 出自詹姓。属音同转换。近代,因“詹”与“占”同音(普通话、潮汕话、客家话均完全相同),一些人以为后者是前者的简化字,遂用为占姓。 在古代,占姓的人口不多,但当近代相当一部分詹姓转为占姓后,占姓就由稀姓变成了小姓乃至较常见的姓氏了。 今占姓在全国分布较广,主要在湖北、河南、浙江、广西、福建、湖南、辽宁等省区,以湖北、河南、浙江3省为多,3省占姓约占全国汉族占姓的30%。今广东占姓居民主要分布于梅州梅县,潮州饶平,东莞,云浮云安、罗定等地。揭阳有1022人(2001年),揭阳占姓居民大多分布于普宁市[1]。百家姓有姓占的吗 百家姓有姓占的。占姓来源:出自妫姓。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春秋时陈国公子完之裔孙书,字子占,后人以字为氏。《广韵》云:陈大夫子占之后。所有的姓氏中有没有性占的 姓氏中有姓占的。占姓来源出自妫姓。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储秋时陈国公子完之裔孙书,字子占,后人以字为氏。《广韵》云:陈大夫子占之后。有没有"占"这个姓啊 有。做姓的时候读zhan, 一声百家姓里有占这个姓吗 一.姓氏渊源
1.出自姜姓,姜书之后,以名字为氏。
齐公族姜书,字子占,子孙以占为氏。
2.源自职业,古代占卜,以职业为姓
古代有专门占卜的巫师,子孙以占为氏。
3.源自詹姓,简化
“占”和“詹”两字确实不同。从词义上看,“占”为占卜义,“詹”的本义为多言。从姓氏学上看,是两个同音但不同源的姓。上古周朝有个詹国,詹国的国君被封为侯爵绩史称詹侯。侯可以世代沿龚,并且世代在朝廷中做官,詹国国君的家族因此很昌盛,后代人就用国名为姓,世代相传。文盲误以为占是詹的简体字,便改占氏,这是当前社会上随意写不规范字带来的弊病。姓占的名人有哪些 baike.baidu.com/view/2093513.htm 这个上面有解释的姓占全国排名 1、李姓 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就地区而言,李姓在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东南沿海诸省中,比例仅在4%左右。 2、王姓 王姓是中国第二大姓,分布全国各地,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65%,尤以山西、河北、河南最多! 3、张姓 张姓是我国分布很广、人口众多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7.07%,中国人口第三大姓。尤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四省为最多。 4、刘姓 刘姓分布极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5.38%,为中国人口第四大姓。北方地区的河北、内蒙古、辽宁、京津地区中刘姓比率较高,约占该地区汉族人口的8%以上。 5、陈姓 陈姓是人口列全国第五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4.53%,南方地区多陈姓。在台湾、广东二省,陈姓约占本省人口10%以上,为省内第一大姓。 6、杨姓 杨姓为中国第六大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3.08%,在全国分布极广,尤以长江流域的省份多杨姓。 7、赵姓 赵姓是分布很广、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29%,为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七大姓。 8、黄姓 黄姓分布极为广泛,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2.23%,在中国最多的十个姓中排第八位。黄姓在要集中于工江以南地区,广东省的黄姓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19%。四川、湖南、广西、江西等省黄姓人口也比较多,以上五省的黄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56%。 9、周姓 周姓是当今常见姓氏之一,分布极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2.12%,在中国姓氏人口中占第九位。在长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占比例相对其他地区要高。 10、吴姓 吴姓是当今较常见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05%,位居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第十位。江南各省吴姓均占省人口总数的2%以上,尤以福建为高,约占该省人口5%,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江南大姓。湖北哪儿有姓占的? 余靖(1000-1064),北宋大臣。字安道,本名希古。宋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天圣进士,历集贤校理、知制诰、知桂州兼经制广南西路贼盗等,官至工部尚书、知广州。卒,赠刑部尚书,谥襄。敬言直谏,参与平定侬智高之乱,有政绩。反对祥瑞说,认为:“国之兴也在乎德,不在乎瑞;国之亡也在乎乱,不在乎妖。”善诗文。著有《武溪集》。 余玠(?-1253),南宋将领。字义夫,号樵隐。蕲州广济(属湖北)人。初投淮东制置使赵葵幕下,与蒙古军作战,以功补进义副尉。淳佑元年(1241),玠率部援安丰,擢淮东制置副使。见理宗,自许恢复全蜀,旋授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兼四川总领兼夔路转运使。革除弊政,遴选官吏,置馆招贤,有功重赏,筑青居等十余城,屯兵储粮,增强守备,抗击蒙古军。宝佑元年(1253),闻有召命,暴卒。 余阙(1302-1357),元末将领。字廷心,一字天心,唐兀人。元统进士,授泗州同知,“为政严明,宿吏皆惮之”。旋转中书刑部主事,“以不阿权贵弃官归”(《元史》)。复召为翰林修撰,与修辽、金、宋三史。至正十七年(1357),拜淮南行省左丞。红巾军攻安庆,城破自杀。“为文有气魄,能达其所欲言。”著有《青阳集》。 余象斗,明通俗小说编著者和刊行者。福建建安(今建瓯)人,字仰止,号三台山人。闽南书商,家藏珍本,从中精选,编印《南游记》、《北游记》、《列国志传》、《全汉志传》、《三国志传评林》、《东西晋演义》、《大宋中兴岳王传》等。 余怀(1616-?),明末清初文学家。福建莆田人,字澹心,一字无怀,号曼翁,又号曼持老人。侨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晚年隐居苏州。工诗文,擅写戏曲评论,为王士禛、吴伟业等所推重。与杜浚、白梦鼐齐名,时称“余杜白”。性嗜砚,藏砚甚多。著有《味外轩文稿》、《研山堂集》、《板桥杂记》、《东山谈苑》、《宫闺小名后录》、《秋雪词》等。 其他余姓名人有北宋权臣余深;南宋大臣余端礼;清戏曲作家余治,画家余集、余重谟、余昂霄等。近当代余姓名人有政治家余秋里,物理学家余瑞璜,天文学家余青松,古典文学专家余冠英,目录学家余嘉锡,台湾诗人余光中,油画家余本,京剧演员余叔岩,汉剧演员余洪元等。历史上姓占的有谁,说说他的故事 占小詹姓来源有五: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据《姓苑》所载,周宣王封庶子于詹,建立詹国,子孙以国为氏。
2、据《路史》所载,相传古帝虞舜封黄帝之后得詹(同瞻,备受尊敬)者,子孙因以为氏。
3、据《百家姓溯源》所载,古代负责占卜的官职叫詹尹官,其后有以官职命姓者,称詹姓。
4、据《姓氏考略》所载,春秋时晋有詹嘉、郑有詹伯,均以邑为氏。
5、出自他族。今蒙古、土家、台湾土著、水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詹文侯。詹姓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周宣王时,封其支子于詹(今地不详),建立詹国,为侯爵,史称詹文侯,其后世袭为周大夫。文侯在幽王时任少师,见幽王宠爱褒姒,玩物丧志,遂辞职返回自己的封地。后来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亡国之祸,自己也命丧黄泉。而詹文侯虽然是幽王的庶兄,却明哲保身,毫发无损,其子孙也得以成功逃过一劫。因詹文侯首封于詹,故后世子孙尊其为詹姓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詹姓源起久远而又头绪繁杂,据《辞源》记载:“周有詹父,詹恒伯,相传出自周宣王支子。”又载:“晋有詹嘉,虢有詹父,郑有詹伯。”而晋郑之詹又别于宣王之子,可见在春秋时期,詹姓已分布于晋(今山西一带)、虢(今河南郑州西北)、郑(今河南新郑一带)等地。战国时楚(今湖北一带)有术士詹何,西汉有匈奴儿单于詹师庐(存以备考),东汉有武陵(治今湖北溆浦南)蛮詹山。可见在两汉及其以前已有詹姓人落籍今湖北、湖南一带。当然,有史料表明两汉时期的詹姓大多繁衍于古渤海郡、河间郡一带。晋代的永嘉之乱,导致空前的浩劫,五胡十六国从此开始,中原地区汉族子孙向南播迁也自此起步,这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当时,随着动乱的扩大,中原的姓氏逐渐出现于今华东、华南、中南之地,其时入闽八姓中含詹姓,其在南方奠基既早,也就自然而然发展成为我国南方的名门着姓之一。唐末五代时期,中原板荡,狼烟又起,时北地民众为避兵火,扶老携幼,颠沛流离,辗转南下,寻求一方净土,詹姓子孙亦概莫能外,随之南迁,这就使得南方原本就多的詹姓家族,队伍更为庞大。如詹敦仁由河南光州固始避乱隐居闽地之仙游,遂家于当地。两宋之际,詹姓见诸史册之名人甚多,且多为南方人。明初,山西詹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北、陕西、江苏、湖北等地。明中叶以后,随着我国航海技术的提高,闽粤等沿海之地的詹姓有渡海赴台谋生者。明末,张献忠屠川,造成川地人口锐减,后湖南、湖北之詹姓伴随湖广填四川之风潮入迁今四川、重庆之地。清中叶以后,詹姓分布更广,并有詹姓人扬帆南洋,远徙东南亚。如今,詹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其分布以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浙江、江苏、福建、台湾等省为多,现代因简化字中詹与占的误用,詹姓多被人以占姓见诸文字报刊,实然,詹与占为两个不同的姓氏。
郡望堂号
詹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①渤海郡,汉代设置,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后移治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②河间郡,汉河间国,北魏置郡,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献县),后移治今河北河间西南。
堂号:“河间”、“奎光”、“洁身”等。
宗族特征
1、詹姓是典型的南方姓氏。
2、詹姓永嘉之乱徙奔江南,有詹氏先人咏诗为证,如《永嘉衣冠南渡诗》:“忆昔永嘉际,中原板荡年;衣冠坠涂炭,舆辂染腥膻。国势多危厄,宗人苦播迁;南来频泪洒,渴骥每思泉。”又有《访宗人》诗:“仆马甘栖息,南来择地安;巧将茅作舍,城近绕庐山。喜识宗人面,襟怀自觉宽;开图阅源派,涕泪染衣斑。”可谓一字一泪,血泪交织。
名人精粹......余下全文>>中国现代名人有哪些姓占 占天佑
1.出自姜姓,姜书之后,以名字为氏。
齐公族姜书,字子占,子孙以占为氏。
2.源自职业,古代占卜,以职业为姓
古代有专门占卜的巫师,子孙以占为氏。
3.源自詹姓,简化
“占”和“詹”两字确实不同。从词义上看,“占”为占卜义,“詹”的本义为多言。从姓氏学上看,是两个同音但不同源的姓。上古周朝有个詹国,詹国的国君被封为侯爵绩史称詹侯。侯可以世代沿龚,并且世代在朝廷中做官,詹国国君的家族因此很昌盛,后代人就用国名为姓,世代相传。文盲误以为占是詹的简体字,便改占氏,这是当前社会上随意写不规范字带来的弊病。姓占的名人有哪些 baike.baidu.com/view/2093513.htm 这个上面有解释的姓占全国排名 1、李姓 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就地区而言,李姓在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东南沿海诸省中,比例仅在4%左右。 2、王姓 王姓是中国第二大姓,分布全国各地,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65%,尤以山西、河北、河南最多! 3、张姓 张姓是我国分布很广、人口众多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7.07%,中国人口第三大姓。尤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四省为最多。 4、刘姓 刘姓分布极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5.38%,为中国人口第四大姓。北方地区的河北、内蒙古、辽宁、京津地区中刘姓比率较高,约占该地区汉族人口的8%以上。 5、陈姓 陈姓是人口列全国第五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4.53%,南方地区多陈姓。在台湾、广东二省,陈姓约占本省人口10%以上,为省内第一大姓。 6、杨姓 杨姓为中国第六大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3.08%,在全国分布极广,尤以长江流域的省份多杨姓。 7、赵姓 赵姓是分布很广、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29%,为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七大姓。 8、黄姓 黄姓分布极为广泛,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2.23%,在中国最多的十个姓中排第八位。黄姓在要集中于工江以南地区,广东省的黄姓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19%。四川、湖南、广西、江西等省黄姓人口也比较多,以上五省的黄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56%。 9、周姓 周姓是当今常见姓氏之一,分布极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2.12%,在中国姓氏人口中占第九位。在长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占比例相对其他地区要高。 10、吴姓 吴姓是当今较常见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05%,位居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第十位。江南各省吴姓均占省人口总数的2%以上,尤以福建为高,约占该省人口5%,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江南大姓。湖北哪儿有姓占的? 余靖(1000-1064),北宋大臣。字安道,本名希古。宋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天圣进士,历集贤校理、知制诰、知桂州兼经制广南西路贼盗等,官至工部尚书、知广州。卒,赠刑部尚书,谥襄。敬言直谏,参与平定侬智高之乱,有政绩。反对祥瑞说,认为:“国之兴也在乎德,不在乎瑞;国之亡也在乎乱,不在乎妖。”善诗文。著有《武溪集》。 余玠(?-1253),南宋将领。字义夫,号樵隐。蕲州广济(属湖北)人。初投淮东制置使赵葵幕下,与蒙古军作战,以功补进义副尉。淳佑元年(1241),玠率部援安丰,擢淮东制置副使。见理宗,自许恢复全蜀,旋授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兼四川总领兼夔路转运使。革除弊政,遴选官吏,置馆招贤,有功重赏,筑青居等十余城,屯兵储粮,增强守备,抗击蒙古军。宝佑元年(1253),闻有召命,暴卒。 余阙(1302-1357),元末将领。字廷心,一字天心,唐兀人。元统进士,授泗州同知,“为政严明,宿吏皆惮之”。旋转中书刑部主事,“以不阿权贵弃官归”(《元史》)。复召为翰林修撰,与修辽、金、宋三史。至正十七年(1357),拜淮南行省左丞。红巾军攻安庆,城破自杀。“为文有气魄,能达其所欲言。”著有《青阳集》。 余象斗,明通俗小说编著者和刊行者。福建建安(今建瓯)人,字仰止,号三台山人。闽南书商,家藏珍本,从中精选,编印《南游记》、《北游记》、《列国志传》、《全汉志传》、《三国志传评林》、《东西晋演义》、《大宋中兴岳王传》等。 余怀(1616-?),明末清初文学家。福建莆田人,字澹心,一字无怀,号曼翁,又号曼持老人。侨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晚年隐居苏州。工诗文,擅写戏曲评论,为王士禛、吴伟业等所推重。与杜浚、白梦鼐齐名,时称“余杜白”。性嗜砚,藏砚甚多。著有《味外轩文稿》、《研山堂集》、《板桥杂记》、《东山谈苑》、《宫闺小名后录》、《秋雪词》等。 其他余姓名人有北宋权臣余深;南宋大臣余端礼;清戏曲作家余治,画家余集、余重谟、余昂霄等。近当代余姓名人有政治家余秋里,物理学家余瑞璜,天文学家余青松,古典文学专家余冠英,目录学家余嘉锡,台湾诗人余光中,油画家余本,京剧演员余叔岩,汉剧演员余洪元等。历史上姓占的有谁,说说他的故事 占小詹姓来源有五: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据《姓苑》所载,周宣王封庶子于詹,建立詹国,子孙以国为氏。
2、据《路史》所载,相传古帝虞舜封黄帝之后得詹(同瞻,备受尊敬)者,子孙因以为氏。
3、据《百家姓溯源》所载,古代负责占卜的官职叫詹尹官,其后有以官职命姓者,称詹姓。
4、据《姓氏考略》所载,春秋时晋有詹嘉、郑有詹伯,均以邑为氏。
5、出自他族。今蒙古、土家、台湾土著、水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詹文侯。詹姓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周宣王时,封其支子于詹(今地不详),建立詹国,为侯爵,史称詹文侯,其后世袭为周大夫。文侯在幽王时任少师,见幽王宠爱褒姒,玩物丧志,遂辞职返回自己的封地。后来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亡国之祸,自己也命丧黄泉。而詹文侯虽然是幽王的庶兄,却明哲保身,毫发无损,其子孙也得以成功逃过一劫。因詹文侯首封于詹,故后世子孙尊其为詹姓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詹姓源起久远而又头绪繁杂,据《辞源》记载:“周有詹父,詹恒伯,相传出自周宣王支子。”又载:“晋有詹嘉,虢有詹父,郑有詹伯。”而晋郑之詹又别于宣王之子,可见在春秋时期,詹姓已分布于晋(今山西一带)、虢(今河南郑州西北)、郑(今河南新郑一带)等地。战国时楚(今湖北一带)有术士詹何,西汉有匈奴儿单于詹师庐(存以备考),东汉有武陵(治今湖北溆浦南)蛮詹山。可见在两汉及其以前已有詹姓人落籍今湖北、湖南一带。当然,有史料表明两汉时期的詹姓大多繁衍于古渤海郡、河间郡一带。晋代的永嘉之乱,导致空前的浩劫,五胡十六国从此开始,中原地区汉族子孙向南播迁也自此起步,这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当时,随着动乱的扩大,中原的姓氏逐渐出现于今华东、华南、中南之地,其时入闽八姓中含詹姓,其在南方奠基既早,也就自然而然发展成为我国南方的名门着姓之一。唐末五代时期,中原板荡,狼烟又起,时北地民众为避兵火,扶老携幼,颠沛流离,辗转南下,寻求一方净土,詹姓子孙亦概莫能外,随之南迁,这就使得南方原本就多的詹姓家族,队伍更为庞大。如詹敦仁由河南光州固始避乱隐居闽地之仙游,遂家于当地。两宋之际,詹姓见诸史册之名人甚多,且多为南方人。明初,山西詹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北、陕西、江苏、湖北等地。明中叶以后,随着我国航海技术的提高,闽粤等沿海之地的詹姓有渡海赴台谋生者。明末,张献忠屠川,造成川地人口锐减,后湖南、湖北之詹姓伴随湖广填四川之风潮入迁今四川、重庆之地。清中叶以后,詹姓分布更广,并有詹姓人扬帆南洋,远徙东南亚。如今,詹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其分布以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浙江、江苏、福建、台湾等省为多,现代因简化字中詹与占的误用,詹姓多被人以占姓见诸文字报刊,实然,詹与占为两个不同的姓氏。
郡望堂号
詹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①渤海郡,汉代设置,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后移治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②河间郡,汉河间国,北魏置郡,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献县),后移治今河北河间西南。
堂号:“河间”、“奎光”、“洁身”等。
宗族特征
1、詹姓是典型的南方姓氏。
2、詹姓永嘉之乱徙奔江南,有詹氏先人咏诗为证,如《永嘉衣冠南渡诗》:“忆昔永嘉际,中原板荡年;衣冠坠涂炭,舆辂染腥膻。国势多危厄,宗人苦播迁;南来频泪洒,渴骥每思泉。”又有《访宗人》诗:“仆马甘栖息,南来择地安;巧将茅作舍,城近绕庐山。喜识宗人面,襟怀自觉宽;开图阅源派,涕泪染衣斑。”可谓一字一泪,血泪交织。
名人精粹......余下全文>>中国现代名人有哪些姓占 占天佑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