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变通而失败的例子】不会灵活变通的例子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4 04:50
- 提问者网友:火车头
- 2021-02-03 17:27
【不懂变通而失败的例子】不会灵活变通的例子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醒三更
- 2021-02-03 19:02
【答案】 战国时期,秦国有个人叫孙阳,精通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
有一天,孙阳外出打猎,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突然向他走来,在他面前停下后,冲他叫个不停.孙阳摸了摸马背,断定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稍大了点.老马专注地看着孙阳,眼神充满了期待和无奈.孙阳觉得太委屈这匹千里马了,它本是可以奔跑于战场的宝马良驹,现在却因为没有遇到伯乐而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慢慢地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实在可惜!孙阳想到这里,难过得落下泪来.
这次事件之后孙阳深有感触,他想,这世间到底还有多少千里马被庸人所埋没呢?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目的是使真正的千里马能够被人发现,尽其所才,也为了自己一身的相马技术能够流传于世.
孙阳的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他想,有了这本书,还愁找不到好马吗?于是,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画的图形去找,没有找到.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在野外发现一只癞蛤蟆,与父亲在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非常像,便兴奋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马蹄短了些.”父亲一看,气不打一处来,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蠢,悲伤地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这个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也是成语“按图索骥” 的由来.这个寓言有两层寓意,一是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二是讽刺那些本本主义的人,机械地照老方法办事,不知变通.
有一天,孙阳外出打猎,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突然向他走来,在他面前停下后,冲他叫个不停.孙阳摸了摸马背,断定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稍大了点.老马专注地看着孙阳,眼神充满了期待和无奈.孙阳觉得太委屈这匹千里马了,它本是可以奔跑于战场的宝马良驹,现在却因为没有遇到伯乐而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慢慢地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实在可惜!孙阳想到这里,难过得落下泪来.
这次事件之后孙阳深有感触,他想,这世间到底还有多少千里马被庸人所埋没呢?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目的是使真正的千里马能够被人发现,尽其所才,也为了自己一身的相马技术能够流传于世.
孙阳的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他想,有了这本书,还愁找不到好马吗?于是,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画的图形去找,没有找到.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在野外发现一只癞蛤蟆,与父亲在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非常像,便兴奋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马蹄短了些.”父亲一看,气不打一处来,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蠢,悲伤地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这个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也是成语“按图索骥” 的由来.这个寓言有两层寓意,一是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二是讽刺那些本本主义的人,机械地照老方法办事,不知变通.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千夜
- 2021-02-03 20:37
就是这个解释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