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重点写桂花香气的诗句
答案:4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6 22:17
- 提问者网友:愿为果
- 2021-04-06 04:49
求重点写桂花香气的诗句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山有枢
- 2021-04-06 05:54
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花团夜雪明,叶翦春云绿。
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
灵隐寺 唐·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
灵隐寺 唐·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往事隔山水
- 2021-04-06 09:37
唐代宋之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 2楼网友:神的生死簿
- 2021-04-06 08:19
没听到过有这种喝法。
- 3楼网友:长青诗
- 2021-04-06 07:23
李清照的咏桂词,共有《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这三首。虽然数量远不及咏梅词多,而且都是小令,然而这三首咏桂词,对于作者审美理想的体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面来看第一首《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此词赞美桂花金黄的色泽,轻而小的花朵,层层的碧叶,沁人心脾的芳香。虽然桂花不像月季、牡丹那么显眼,但那缀满枝头、含而不露的潇洒风度,是其他花所不及的。作者不仅赞美她的“形”,而且赞美她卓然的“神”。转而写梅花,梅重重的花瓣,与桂相比,竟显得庸俗了。这样就衬出了桂花。结句是说,不仅桂花的形态超群,其芳香更是浓烈袭人,致使愁人幽远的梦境被“熏”破。不直说花香,而说香气能熏破梦境,桂花之香自现。这样把桂花和人联系起来,更加情味盎然。这种写法,正是作者推崇精神力量的体现。
下面这首《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是李清照咏物精神的绝佳范例之一。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在这首词中,作者处处从难小事着眼,描写黎明前病中室内的生活,描写白天里室外的景物;然而最后两句,笔锋突然一转,直指桂花精神。“蕴藉”二字道出了桂花温雅清淡的风度,又指明含蓄的香气,对于花小淡黄,芬芳徐吐的桂花来说,二字可谓形神兼备。对桂花香气的赞美与前面咏梅词一脉相承。全篇并没有直接赞美桂花之辞,甚至可以说,没有后两句,我们无从得知咏桂。它的出场看似是意料之外,然而我们从李清照的咏梅词中知道她对香气甚是偏爱,因此馨香徐吐的桂花的出现本在情理之中。
再看后两句的内容,本来是自己终日看花,却说是花终日向人,把桂花写得伤感多情,仿佛它知道作者病中寂寞,有意来陪伴。这种精神上的安慰,又是对作者物我统一,超然于世的回馈。
在某种意义上,《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是李清照审美理想的宣言书。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开篇两句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上句重在夸“色”,下句重在咏“香”。色黄而冠之以“轻”,再加上“暗淡”二字,说明她不以明亮的光泽和浓密娇艳的颜色取悦于人,虽色淡光暗,却秉性温雅柔和。也正是因为桂花的“暗淡”、“轻黄”,桂花的“无须浅碧深红色”,才“自是花中第一流”。“情疏迹远只香留” 一句是本词的核心,向我们展示了作者的审美理想,桂花的香不但是花中第一流,更是审美的最高境界。从以前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出作者不追求外在的美,而在这首词中,作者又告诉我们,她同样不倾向于情感的外现。这两句看是咏桂花,又似咏人,似在歌颂一种内在的精神的美,语意蕴藉,耐人寻味。
无论是梅花“妒”,菊花“羞”,还是为屈原未写桂而抱憾,都只为了突出桂花的高雅,表现了女词人重内在美、素质美和崇尚淡雅高洁的情怀。
由以上对咏梅和咏桂词的分析,我们知道,无论是作者赞美梅“此花不与群花比”,还是咏桂“自是花中第一流”,其内在思想是不矛盾的。对于梅的描写,从最初的工笔描摹,到形神均衡,到最后成为精神寄托,实际上作者对其“形”看得是越来越淡了,而“神”的位置逐渐凸显了出来。对于桂花,作者更是处处着眼于其内在美的揭示
下面来看第一首《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此词赞美桂花金黄的色泽,轻而小的花朵,层层的碧叶,沁人心脾的芳香。虽然桂花不像月季、牡丹那么显眼,但那缀满枝头、含而不露的潇洒风度,是其他花所不及的。作者不仅赞美她的“形”,而且赞美她卓然的“神”。转而写梅花,梅重重的花瓣,与桂相比,竟显得庸俗了。这样就衬出了桂花。结句是说,不仅桂花的形态超群,其芳香更是浓烈袭人,致使愁人幽远的梦境被“熏”破。不直说花香,而说香气能熏破梦境,桂花之香自现。这样把桂花和人联系起来,更加情味盎然。这种写法,正是作者推崇精神力量的体现。
下面这首《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是李清照咏物精神的绝佳范例之一。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在这首词中,作者处处从难小事着眼,描写黎明前病中室内的生活,描写白天里室外的景物;然而最后两句,笔锋突然一转,直指桂花精神。“蕴藉”二字道出了桂花温雅清淡的风度,又指明含蓄的香气,对于花小淡黄,芬芳徐吐的桂花来说,二字可谓形神兼备。对桂花香气的赞美与前面咏梅词一脉相承。全篇并没有直接赞美桂花之辞,甚至可以说,没有后两句,我们无从得知咏桂。它的出场看似是意料之外,然而我们从李清照的咏梅词中知道她对香气甚是偏爱,因此馨香徐吐的桂花的出现本在情理之中。
再看后两句的内容,本来是自己终日看花,却说是花终日向人,把桂花写得伤感多情,仿佛它知道作者病中寂寞,有意来陪伴。这种精神上的安慰,又是对作者物我统一,超然于世的回馈。
在某种意义上,《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是李清照审美理想的宣言书。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开篇两句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上句重在夸“色”,下句重在咏“香”。色黄而冠之以“轻”,再加上“暗淡”二字,说明她不以明亮的光泽和浓密娇艳的颜色取悦于人,虽色淡光暗,却秉性温雅柔和。也正是因为桂花的“暗淡”、“轻黄”,桂花的“无须浅碧深红色”,才“自是花中第一流”。“情疏迹远只香留” 一句是本词的核心,向我们展示了作者的审美理想,桂花的香不但是花中第一流,更是审美的最高境界。从以前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出作者不追求外在的美,而在这首词中,作者又告诉我们,她同样不倾向于情感的外现。这两句看是咏桂花,又似咏人,似在歌颂一种内在的精神的美,语意蕴藉,耐人寻味。
无论是梅花“妒”,菊花“羞”,还是为屈原未写桂而抱憾,都只为了突出桂花的高雅,表现了女词人重内在美、素质美和崇尚淡雅高洁的情怀。
由以上对咏梅和咏桂词的分析,我们知道,无论是作者赞美梅“此花不与群花比”,还是咏桂“自是花中第一流”,其内在思想是不矛盾的。对于梅的描写,从最初的工笔描摹,到形神均衡,到最后成为精神寄托,实际上作者对其“形”看得是越来越淡了,而“神”的位置逐渐凸显了出来。对于桂花,作者更是处处着眼于其内在美的揭示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