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子对女子称呼
答案:5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7 01:22
- 提问者网友:送舟行
- 2021-03-16 11:48
古代男子对女子称呼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罪歌
- 2021-03-16 13:05
1.女士:源于《诗经》“厘尔女士”,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为和才华,即对有知识、有修养女子的尊称。
2.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记载:“看她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杰的光景。”这是对旧时女人的泛称。
3.女郎:古乐府《木兰辞》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之句。寓有“女中之郎”的壮志之意,也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
4.巾帼:源自《晋书》,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
5.女史:指古代有学问并当过掌管宫廷王后礼仪、典籍、文件工作官员的女子。
6.无盐:貌丑而有德行的妇女被称为“无盐”。
7.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令媛”、“女公子”。
8.称别人的妻子为“太太”、“夫人”,此外还有“会阃”、“室人”、“令间”之称。
9.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内子”、”拙荆“、“内助”、“中馈”、“糟糠之妻”。
10.萧娘:女子的泛称。南朝以后,诗中多代指男子所恋女子。
扩展资料:
在中国古代,对女性有许多美好的称谓,比如源于《诗经》“厘尔女士”的“女士”,是对有知识、有修养女子的尊称。汉乐府《木兰诗》:“同行二十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女郎”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淑女”代表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
再如“佼人”“佳人”“玉人”“婵娟”“娘子”等种种叫法,但大部分都已不在现代汉语和社交场合中使用,仅通用至今的“女士”一词目前也多用于比较正规的场合以示尊敬而面临使用局限。
参考资料:新华网-【国学】古人对女性的35种称呼 新华网微博-可泛用女性称谓缺失
2.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记载:“看她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杰的光景。”这是对旧时女人的泛称。
3.女郎:古乐府《木兰辞》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之句。寓有“女中之郎”的壮志之意,也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
4.巾帼:源自《晋书》,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
5.女史:指古代有学问并当过掌管宫廷王后礼仪、典籍、文件工作官员的女子。
6.无盐:貌丑而有德行的妇女被称为“无盐”。
7.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令媛”、“女公子”。
8.称别人的妻子为“太太”、“夫人”,此外还有“会阃”、“室人”、“令间”之称。
9.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内子”、”拙荆“、“内助”、“中馈”、“糟糠之妻”。
10.萧娘:女子的泛称。南朝以后,诗中多代指男子所恋女子。
扩展资料:
在中国古代,对女性有许多美好的称谓,比如源于《诗经》“厘尔女士”的“女士”,是对有知识、有修养女子的尊称。汉乐府《木兰诗》:“同行二十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女郎”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淑女”代表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
再如“佼人”“佳人”“玉人”“婵娟”“娘子”等种种叫法,但大部分都已不在现代汉语和社交场合中使用,仅通用至今的“女士”一词目前也多用于比较正规的场合以示尊敬而面临使用局限。
参考资料:新华网-【国学】古人对女性的35种称呼 新华网微博-可泛用女性称谓缺失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街头电车
- 2021-03-16 17:49
姑娘
- 2楼网友:像个废品
- 2021-03-16 16:29
古代对女子的称呼
“女士”,源于《诗经》“厘尔女士”,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为和才华,即对有知识、有修养女子的尊称。
“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记载:“看她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杰的光景。”这是对旧时女人的泛称。
“女郎”,古乐府《木兰辞》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之句。寓有“女中之郎”的壮志之意,也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
“巾帼”,源自《晋书》,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当时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对方不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他不如一个女人。后来,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
“女史”,指古代有学问并当过掌管宫廷王后礼仪、典籍、文件工作官员的女子。
“裙衩”是古代妇女的衣着装饰,泛称女性。多在小说、戏剧中出现此词。《红楼梦》第1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衩。”“淑女”,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文学作品中常见此称谓。《诗经·周南·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妙龄少女”,指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绝代佳人”,指当世无双的美人。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故对年轻美丽的女子总是冠以“玉人”、“璧人”、“佼人”、“丽人”、“玉女”、“娇娃”、“西施”、“尤物”、“青娥”等称。
“扫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
“不栉进士”,指才华横溢的女子。
“冶叶倡条”,指轻狂娇艳的女子。
“软玉温香”,指温柔年轻的女子。
“道旁苦李”,指被人抛弃的女子。
“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的美貌女子。古乐府《碧玉歌》有“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之句。
美丽而坚贞的妇女被称为“罗敷”。
貌丑而有德行的妇女被称为“无盐”。
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令媛”、“女公子”。
称别人的妻子为“太太”、“夫人”,此外还有“会阃”、“室人”、“令间”之称。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内子”、“内助”、“中馈”、“糟糠之妻”等等
“女士”,源于《诗经》“厘尔女士”,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为和才华,即对有知识、有修养女子的尊称。
“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记载:“看她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杰的光景。”这是对旧时女人的泛称。
“女郎”,古乐府《木兰辞》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之句。寓有“女中之郎”的壮志之意,也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
“巾帼”,源自《晋书》,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当时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对方不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他不如一个女人。后来,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
“女史”,指古代有学问并当过掌管宫廷王后礼仪、典籍、文件工作官员的女子。
“裙衩”是古代妇女的衣着装饰,泛称女性。多在小说、戏剧中出现此词。《红楼梦》第1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衩。”“淑女”,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文学作品中常见此称谓。《诗经·周南·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妙龄少女”,指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绝代佳人”,指当世无双的美人。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故对年轻美丽的女子总是冠以“玉人”、“璧人”、“佼人”、“丽人”、“玉女”、“娇娃”、“西施”、“尤物”、“青娥”等称。
“扫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
“不栉进士”,指才华横溢的女子。
“冶叶倡条”,指轻狂娇艳的女子。
“软玉温香”,指温柔年轻的女子。
“道旁苦李”,指被人抛弃的女子。
“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的美貌女子。古乐府《碧玉歌》有“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之句。
美丽而坚贞的妇女被称为“罗敷”。
貌丑而有德行的妇女被称为“无盐”。
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令媛”、“女公子”。
称别人的妻子为“太太”、“夫人”,此外还有“会阃”、“室人”、“令间”之称。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内子”、“内助”、“中馈”、“糟糠之妻”等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