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怎样学习化学?

答案:7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5 09:14
  • 提问者网友:孤山下
  • 2021-04-05 00:01
怎样学习化学?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冷風如刀
  • 2021-04-05 01:18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要畏惧难题,要转变思想,挑战他,想想做出题以后那种喜悦,会对他产生兴趣的。
2笔记,化学知识点很杂,但是物质结构特性都是可以分为几大类的,归纳,有一个总体把握,然后对照笔记将每种物质的各自特征记一记,共性记一记,这样就有一个系统的网络了,而不是繁杂的无从下手。
3温故,常常复习,几次你就会牢牢记住的。
4信心,不要老以为这是你的瘸腿科目,要重视,而不是放弃.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执傲
  • 2021-04-05 06:16
一、教学过程与学习方法的培养
中学阶段,化学可分为有机与无机两大块,结束无机化学的学习,同学刚接触到有机化学,兴趣很浓。这时候,是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也是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在教完甲烷、乙烯、乙炔之后,我就总结出有机化学学习的一般规律与方法:结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一类物质。比如“乙烯”这一节的教学,我就打破书本上的顺序,先讲乙烯的分子结构。介绍乙烯分子的结构时,先由分子组成讲到化学键类型、分子的极性、空间构型;据碳原子结合的氢原子数少于烷烃分子中碳所结合的氢原子数引出不饱和烃的概念,得出乙烯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再由其结构看其物理、化学性质,展示一瓶事先收集好的乙烯气体,让学生从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毒性等几个方面来思考;根据乙烯结构中化学键的特征——双键容易断裂讲乙烯的特征化学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根据绝大部分有机物易燃烧的性质讲乙烯的氧化反应(补充讲乙烯能跟强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再由乙烯的物理、化学性质来讲其用途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如作有机溶剂(物理性质)、制造塑料和纤维(化学性质)等。最后对这一类含有碳碳双键的烃,介绍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以后几节的教学,我都反复强调这样的学习方法: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一类物质。到了讲烃的衍生物,我请同学自己站起来阐述这样的研究方法,我顺着这样的思路一点一点地讲下去,很清晰。学生自己掌握,复习时也就感觉到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用。有机化学其实很好学,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时时提醒学生,以后就是进入高一级学校,有机化学的学习与研究也采用的是同样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他们学习与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与能力培养
1.自学能力的培养
适应于有机化学的特点,在教学学习方法和知识的同时,我还加强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有机化学的一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自己总结。比如“乙醛”这一节,通过约20min的阅读,我就请同学自己列提纲,然后复述,重点围绕“乙醛的组成和结构是什么?有哪些物理性质(展示样品)、化学性质?由这样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了它有哪些重要用途?工业上如何制取?这类物质(如甲醛)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训练,我觉得学生不但强化了方法,更培养了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
2.观察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有机实验的过程中,我时时提醒同学要细致、全面,而且要有思维。比如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加药品的过程,温度计的摆放,实验中烧瓶、集气瓶内的变化,为什么要加石棉网、碎瓷片等等都应特别重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3.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强调观察、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我还特别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演示完乙醛的银镜反应和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反应后,我就请两个同学来演示用甲醛代替乙醛的同样反应,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指出其错误。在演示完乙醇与钠的反应实验后,要求同学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有的同学竟用大块的钠并用手去拨。通过这些课堂实验,课堂上及时纠正错误,学生感受颇深,他们自己做实验时就很动脑筋,也很规范,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4.记忆能力的培养
人类没有记忆就没有智力活动可言,“没有内存 ,何来提取”.没有记忆,思维、想象、创造就失去。.化学是半记忆性学科,同样的教,同样的学,有的同学就是学得好,究其原因,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记得牢。因此在有机化学教学与复习中,我就重视记忆方法、记忆能力的培养。如:银镜反应生成物的配平,我就教学生“一二三”记忆法,即一水二银三氨;醇、醛、酸、酯的教学与记忆,我就提醒同学根据分子中官能团的异同对比记忆其化学性质;我还提醒同学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记忆,如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实验有红色沉淀物(Cu2O)生成以帮助记忆这个反应。

参考资料:怎样学习有机化学

  • 2楼网友:十鸦
  • 2021-04-05 05:56
高中化学很简单,做做题就能混得很好了。
大学化学抓实验。
  • 3楼网友:几近狂妄
  • 2021-04-05 04:25
大家都说得不错,我只补充一点。化学是一门半文学性质的学科,所以记忆也是比较重要的哦.
  • 4楼网友:酒醒三更
  • 2021-04-05 04:19
熟练记住反应方程式 最好先把每章知识体系总结成表 再按有机 金属化合物 非金属化合物 金属单质 等分类小结 再辅以基本题 打好基础最要紧
像学英语一样每天看几遍自己的总结 几个月后高中化学基础知识茶不多了 再做综合题 最好有一个错题本 每天看几题 成效很好
  • 5楼网友:笑迎怀羞
  • 2021-04-05 02:24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它的应用性非常强。有些同学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感到有程度不等的困难。我结合个人的学习体会,谈谈如何学好这门课程。
一、重视课本,发挥课本的基础作用和示范作用。
课本,是知识与方法的重要载体,是高考题的主要来源,高考题都是由它们经过组合、加工与拓展而来的。因此,课本是根本,我们要重视课本,立足课本,时刻以课本为本,不断向课本请教,课本是最好的老师,每每练习遇到障碍,我就通过课本查明知识上的缺陷,使之完善。
当然,学习也不能囿于课本,要在掌握课本的基础上,逐步挖掘课本例题、习题的潜在功能,通过类比、延伸、拓展衍生出一些新颖的变式题加以解决,以此巩固基础知识。
另外,还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有意识地将课本知识网络化,这样便于把握知识的整体框架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生成一个健全的知识结构,以不变应万变,定然会有助于解题能力的提高。
二、突出重点,掌握化学思想方法。
我们中学化学主要分成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化学实验三类。其中,有机化学的学习首先要有一定的有机知识基础,然后将上课老师所讲的几种官能团充分理解,我觉得就可以了。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变来变去,只不过是几个官能团的反应,掌握好官能团,何惧之有?
无机化学就比较麻烦了,表面看起来是没有丝毫联系,整体比较散乱,所以很难把握其变化。对于这点,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是必要的,但从高考试卷来看,元素化合物知识才是重点中的重点,在高考试卷上分数所占比例比较大,也比较难,尤其是推断题,在这方面,我也没有什么好方法,只有熟练地掌握所有学过的方程式,别无它法了。但在这里,我有一点体会是,不要盲目地背方程式,要灵活地变通方程式,当你经过长期地练习,你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是有某种联系的,物质变化,格式不变,也就是“换汤不换药”。
对于化学实验,我们普通中学也就吃亏在这里了,由于化学实验做得少,没有亲身的体验,以致在这方面记忆不牢,很易忘记,所以我们就要针对这个弱点,经常拿出来过目,只有不断地复习,才可以克服这个弱点。
三、分析试卷,从认卷上了解并“治疗”个人的学习“病症”。
每次化学考试过后。试卷上的分数已成为既定的历史。重要的是,从化学试卷上做错的题目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知识,这些错题,正暴露出我们学习中的缺陷。但如何剖析错题,却是值得研究的。针对这个问题,有的老师一味地叫学生去记下来,但我认为这有些片面。试题的错误主要是由知识或能力的缺乏导致的,知识的缺乏导致的错误只要回归课本,便可迎刃而解,课本中没有提到的肯定是要记的。能力题我觉得是没有必要记的,记了也没用,但又是可以类比的,只有用已知的知识去对比、理解,掌握方法,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
四、合理调整,确保学习时的良好状态。
我们平时学习,做题目,我觉得不一定要讲究数量,而应重在效率。晚上不一定学得太久,要保证第二天精力充沛,这样上课听讲才会听进去、学进去、吸收进去,上课的效率才会提高,这样我们的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以上所言,不足为经验,只是我个人学习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仅供参考。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