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荷兰殖民者被迫向郑成功投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是在BA. 1661年B. 1662年C. 1683年D. 1684年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3 19:43
  • 提问者网友:遮云壑
  • 2021-03-02 22:03
荷兰殖民者被迫向郑成功投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是在B
A. 1661年
B. 1662年
C. 1683年
D. 1684年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西风乍起
  • 2021-03-02 23:26
A. 1661年(答案→)B. 1662年C. 1683年D. 1684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郑成功收复台湾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第二子郑成功收复台湾中的内容:“1662年,荷兰侵略者被迫签字投降,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可知,1662年荷兰殖民者被迫向郑成功投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故选B。分析: 考点1: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封建君主专制走到了它的顶峰时期,这一时期,我国与外国有了更多的交往,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但这一时期,我国沿海地区经常遭到骚扰,以戚继光为代表的民族英雄进行了英勇的抗战,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一、郑和下西洋1、 郑和下西洋的概括人物 郑和时间 1405—1433次数 7次人数 27000多人船数 200多艘到达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设备 罗盘针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1)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2)指南针的广泛使用;(3)郑和个人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4)明朝造船技术的发达。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加强与海外的联系。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二、戚继光抗倭 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1、倭寇骚扰中国沿海2、戚继光抗倭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1)戚继光进行的抗倭斗争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事业,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2)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2、1533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3、1557年后,长期居住,但澳门主权属中国;4、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知识点拓展1、★★郑和下西洋(1)P.93郑和远航的目的:宣扬明朝国威,加强同海外的联系。(2)P.95概况:1405——1433年,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纪。(3)成功的原因和条件:①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富强。②明朝以前政府大力发展海外贸易;③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④郑和个人具备相当的地理航海知识,坚强的毅力,卓越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客观影响①积极影响:A、显示了国力。它是明朝政治、经济以及综合国力强盛的反映和标志,提高了中国的国家威望和国际地位,同时也有“耀兵异域”,显示中国强大的一面;B、伟大的壮举,郑和七次下西洋,遍访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但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C、友好往来的典范。它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之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使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丰富了中国人民的地理和航海知识。D、郑和下西洋也促进了南洋地区的开发。②消极影响:A、郑和下西洋并没有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没有刺激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没有推动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郑和下西洋所进行的对外贸易,并不是一种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的交易,而是按政府的旨意,坚持的“厚往薄来”的原则,反而给人民增加了巨大负担。B、郑和下西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富强与富有,从而加强了中国人的自我虚骄心理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从长远看来不利于社会的安定。(5)郑和精神吃苦耐劳,英勇无畏,坚持不懈,和平友好等。2、P.96戚继光抗倭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的“倭寇”,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戚继光组建了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戚家军”,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醉吻情书
  • 2021-03-03 00:01
这个问题我还想问问老师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