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看法
答案:3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7-25 20:04
- 提问者网友:藍了天白赴美
- 2021-07-25 11:2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看法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袍清酒付
- 2021-07-25 13:0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非“处世之道”,因为孔子提出这一观点的时候,是有特定环境的。
首先来看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从哪里来的。
《论语》中关于这句话的原文:
1、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是泛泛地谈做事的原则,而是有针对性的。仲弓(名,冉雍)是孔子弟子中宽厚智慧的典范,在孔子眼中,此人是个诸侯国君的料。所以孔子从治国方面,论述“仁”体现在,重民,宽民,爱民。邦,是指诸侯国;家,是指大夫的封地,不是指家庭。
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一则就更好理解了,子贡(名,端木赐)利口巧辞,经商有道,家累千金。在日常生活中,他当然免不了偶尔的口舌计较,孔子认为这是子贡个人修养上的缺陷,所以时常提醒他,要学会宽容。
综上所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与其他任何一句名言一样,并不适用于一切情况。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都是有特定的环境,万不可以偏盖全,断章取义。
另外,从这句话本身来分析:
1、“己所不欲”,自己的好恶,不能等同于别人的好恶。自己不喜欢的,不见得别人不喜欢,自己乐意的,别人却不见得就情愿。衣食住行,待人接物,个人的品质、性格不同,都会有不同的价值观。
2、“勿施于人”,那要看是什么事情,对象又是什么人。如果从法律的层面讲,这句话根本就不成立了。因为法律对于违犯它的人来说,都是强制性的。难道执法者真的会因为孔子的一句话而犯傻吗。
总之,无论是谁的名言,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甚至还有说话者个人的好恶,在引用的时候,一定要能恰到好处,自圆其说。
首先来看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从哪里来的。
《论语》中关于这句话的原文:
1、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是泛泛地谈做事的原则,而是有针对性的。仲弓(名,冉雍)是孔子弟子中宽厚智慧的典范,在孔子眼中,此人是个诸侯国君的料。所以孔子从治国方面,论述“仁”体现在,重民,宽民,爱民。邦,是指诸侯国;家,是指大夫的封地,不是指家庭。
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一则就更好理解了,子贡(名,端木赐)利口巧辞,经商有道,家累千金。在日常生活中,他当然免不了偶尔的口舌计较,孔子认为这是子贡个人修养上的缺陷,所以时常提醒他,要学会宽容。
综上所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与其他任何一句名言一样,并不适用于一切情况。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都是有特定的环境,万不可以偏盖全,断章取义。
另外,从这句话本身来分析:
1、“己所不欲”,自己的好恶,不能等同于别人的好恶。自己不喜欢的,不见得别人不喜欢,自己乐意的,别人却不见得就情愿。衣食住行,待人接物,个人的品质、性格不同,都会有不同的价值观。
2、“勿施于人”,那要看是什么事情,对象又是什么人。如果从法律的层面讲,这句话根本就不成立了。因为法律对于违犯它的人来说,都是强制性的。难道执法者真的会因为孔子的一句话而犯傻吗。
总之,无论是谁的名言,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甚至还有说话者个人的好恶,在引用的时候,一定要能恰到好处,自圆其说。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洎扰庸人
- 2021-07-25 15:35
自己不想干的事,千万别让别人去干,自己不愿意失去的东西,也不要让别人失去它。这话是说,设身处地为他人想一想,不要光顾自己。
- 2楼网友:鱼芗
- 2021-07-25 14:20
争论可定时存在的,只是一种学术讨论,如果自己的想法和欲望是建立在大众利益之上,就要另当别论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