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出自哪里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20 12:18
  • 提问者网友:锁深秋
  • 2021-10-19 16:04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出自哪里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如潦草
  • 2021-10-19 16:56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及《庄子·外篇·天运》。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何不各自到大江大湖里去更自由。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有时不妨放弃执著以全新的自我迎接世界。  濡:沾湿;呴:xǔ,慢慢呼气;沫:唾沫。  不:不如意;如:如愿。  【解释】: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我们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庄子在这里以鱼例比,精辟表述了“道”通其变的观点。  对此句的理解,可以联系“家贫出孝子”和“乱世显忠臣”。我们在表扬孝子和赞颂忠臣的同时,我们忽视了“家贫”和“乱世”。同样的,两条鱼之所以需要“相濡以沫”,因为泉水干涸了。  “相忘于江湖”的意思,不是说曾经相识的彼此因为感情或其它因素而断绝联系。而是指两个不包含爱或恨等感情色彩的陌生人。这句话里的“忘”,是中国古人表达关于阴阳、矛盾时的一种惯用手法。  类似的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中的”仁“。这里的”仁“同样不是指仁慈,而是指一视同仁,平等的对待。”以万物为刍狗“也可以说成是以万物为璞玉。这种通过互相对立的两个属性之一来表达统一整体的表示方法是古人常用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