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寒去掉两点加马猜一成语

答案:5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0 10:13
  • 提问者网友:献世佛
  • 2021-03-09 09:42
寒去掉两点加马猜一成语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过活
  • 2021-03-09 10:03
塞翁失马[sài wēng shī mǎ]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一个成语,塞翁失马是一则寓言故事,节选自《淮南子·人间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5343334训》,原本无题,题目是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编者加的。《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等编著。比喻事物的祸与福都是具有转换性的,即:祸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塞翁失马》这则寓言故事被许多中小学课本录用。后来衍生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1]
作品名称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创作年代
西汉
作品出处
《淮南子·人间训》或《淮南鸿烈·人间训》
文学体裁
寓言故事
作 者
淮南王刘安
【汉字简体】塞翁失马

【拼音】sài wēng shī mǎ

【解 释】翁:老人。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分句;多用于安慰语,侧重表示事物的转换。

【示例】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焉知非福”。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

【近义词】失之东隅、祸福相依

塞翁失马

【反义词】福不双至,祸不单行。

【相关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出处】《淮南子》。
成语释义
1、比喻在一定的情况下祸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2、说明看问题可以从多种角度出发,从而得到不同的结果。

3、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不会有绝对的好事或绝对的坏事。
造句
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这次没考好,只要从中吸取教训,下次一定可以成功。

张叔叔由于早上错过了时间上车,却避免了那场车祸,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车子丢了就丢了,别太伤心了,说不定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那样呢!

当我们错失良机时候不要灰心丧气,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辨证方法来鞭策自己。

2本书简介编辑
全书共二十一篇,原名“鸿烈”,系西汉时淮南王刘安招引苏飞等人集体编写而成,成书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该书大部分内容是道家的言论,也记载了不少古代神话传说和秦汉间的轶事。 其主要作品有《鲧禹治水》、《共工怒触不周山》等。 “大中华文库”书系《淮南子》含古文、白话翻译、英语对译三个部分。《淮南子》原名《鸿烈》。《要略篇》中说:“此《鸿烈》之《泰族》也。”东汉高诱《淮南叙目》曰:“其大较之于道,号曰《鸿烈》。”又名《淮南》、《淮南内》,是淮南王刘安与其门客所撰的书。《淮南子》博大精深,有人慕其精深,归之于道家;有人识其博大,归之于杂家。高诱《淮南叙目》中说:“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然其大较归之于道,号曰《鸿烈》。”近代梁启超、胡适等数人皆持这种观点。梁启超说:“《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是一代伟人。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过活
  • 2021-03-09 13:28
塞翁失马 ·
  • 2楼网友:动情书生
  • 2021-03-09 11:59
塞翁失马
  • 3楼网友:怀裏藏嬌
  • 2021-03-09 11:20
塞翁失马 ·
  • 4楼网友:归鹤鸣
  • 2021-03-09 10:45
答案:塞翁失马 望采纳!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