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兴国之所本也在教化,教化之所本也在学校。 的解释和意义。求答案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1 14:55
  • 提问者网友:风月客
  • 2021-02-01 06:52
兴国之所本也在教化,教化之所本也在学校。 的解释和意义。求答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爱难随人意
  • 2021-02-01 07:26
兴国的关键在于发展教育,教育的关键在于办好学校。
出处:
胡瑗在《松滋县学记》中开宗明义地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他从“致天下之治”的政治目的出发,揭示了人才、教化、学校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一是为什么要重视教育。胡瑗认为,治理好国家关键在人才,人才要通过教育培养。二是如何办教育的问题。他认为,一要“师儒”,就是以孔孟之道管理和从事教育;二要普及教育于“民”;三要地方行政长官兴办学校。在封建社会中,人民处于无权状态,封建政权内部的监督机制有名无实,各级官吏的政治道德、文化素质对于吏治的好坏、人民负担的轻重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培养真正的人才对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现实意义。
北宋初期,教化不兴,风俗偷薄,当时的科举制度崇尚声律浮华,以诗赋取土,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苟趋禄利”、轻“教化”、重“取土”的风气,且各地又没有建立学校。为了培养真正合格的致治之才,胡瑗认为必须建立“敦尚行实”的学校,这种“立学教人”的主张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舍身薄凉客
  • 2021-02-01 08:10
没看懂什么意思?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