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用禅意与文学分析《鹿柴》

答案:4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6 23:38
  • 提问者网友:溺爱和你
  • 2021-04-06 06:48
用禅意与文学分析《鹿柴》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风格不统一
  • 2021-04-06 08:10
禅 是 说不出来的 只可意会与参悟吧 一人一心 一心一得 我姑且随心语 你姑且随心去

此诗反应王维归隐后的内心状态,前阙 “无人有声”,后阙“霎时惬意”,一片山林,藏不住寂寞,留得住人心。

既是无奈,也是安好,宦海沉浮,蓑衣归处。
有鸿鹄伟天之志,最后还栖鸦雀朽木残枝。
无奈也罢,安好也罢,斜阳重照,几岁年华。

文学分析 百科里有 写的 很好 就此拜别 qq852813490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污到你湿
  • 2021-04-06 11:11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如果只读第一句,读者可能会觉得它比较平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此刻,这一切都沓无声息,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中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寂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人们总的印象中,却常属于一类,因此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读者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如果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像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 2楼网友:纵马山川剑自提
  • 2021-04-06 10:09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一首《鹿柴》,很明显地表达了佛家“寂灭”的思想。开篇一个“空”字,定下全诗的基调,空山无人,却闻语声,空山既是王维所要表现万物为空的一个理念,又是空山闻声的一种佛学境界,只有佛学修为精进,慧根显露的人才能够听到佛家空山传音的教义与真谛。后二句写景,却为虚幻之景,返景难以照到青苔,而在王维笔下却在青苔之上也见一片光明,这既有王维领悟禅理后通体光明的感受,也有佛光普照的含义在其中。此诗写景,是含有禅理的景色。而在王维其他的诗中,也多有这种空、寂的意境,内含禅理,在他诗中,空的意象是一种宁静心态的表现。
  • 3楼网友:洒脱疯子
  • 2021-04-06 09:38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鹿声的木栏。这个风景区何以如此命名?有人解释说,因为这里山空林密,是一个麋鹿出没的地方。从王维这首小诗看来,这解释也许不是牵强附会的吧。但诗人所歌咏的,并不是山林间的麋鹿,而是这里静谧幽深的自然环境。
诗的前两句,主要是从音响着眼的:独坐空山密林,终日不见人影,冉冉是无边的寂静,只是偶尔有人从林边走过,那喧响的谈话声才将这寂静打破,然而,在一时的喧响过去之后,林中的寂静不是越发的深沉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人王籍《入若耶溪》诗句),对于这样的情景,古人是早就深有体验的。
后两句换了一个角度,描写光线:林深树密,阳光衡少,待到夕阳西下的时候,才有几道余光斜射进来,把地上的青苔照得一片明亮。正如闪电能显现夜的黑暗一样,这一点点亮光,反而使人更分明地感到这里的昏暗、幽深。而且,地上长满青苔,也是阳光长期照射不到的结果。
王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音乐、绘画方面的精深造诣,使他对声响、光线具有特殊的敏感和兴趣。在这首写景的小诗中,他运用自然界喧与静、明与暗相反相成的原理,借人语的喧响和落日的斜晕来衬托鹿柴山林中的静谧幽深,而这幽静的环境气氛,恰好是对于嘈杂纷扰的官场感到厌倦的诗人所渴求、向往的啊!
苏轼赞美王维“诗中有画”,他的话并不全面,王维的诗中还有音乐。这首绝句所以被人津津乐道,就因为它是诗、画、乐的和谐的统一。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