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以他或她为题,一片六百字的记述文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9 16:02
  • 提问者网友:不要迷恋哥
  • 2021-03-28 16:04
以他或她为题,一片六百字的记述文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往事埋风中
  • 2021-03-28 16:17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人,而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
  记得我6岁时有一次,妈妈带我在小区花园里玩,看着看着我就被这五颜六色,姹紫嫣红的花吸引了,也就不由自主的往这边跑跑那边跑跑,就在我玩累了,在椅子上休息的时候,一只蝴蝶飞了过来,在空中优雅的划了个弧线,看着那么美丽的蝴蝶,我的好奇心也就像火箭发射一样升到了顶峰,他指引着我去追那个蝴蝶,跑着跑着,我显然有点累了,就停下想休息一下再追,但是一眨眼的工夫,那个蝴蝶就不见了.
  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迷了路,左看看右看看,哪里都不认识,就在我着急的快哭起来的时候,一位老爷爷走到了我面前,他胡子白白的,眼睛炯炯有神,眉毛又黑又粗,脸上满是皱纹,但是看起来精神抖擞,远处一看就像个中年人.他见就我一个人,所以很快的就猜出了我迷路了,于是对我说:“小朋友,你妈妈,爸爸呢?”“我…我找不到…爸爸妈妈了.”我微微有点害怕的说.“爷爷…这里…叫什么小区?”爷爷见我有点害怕,对我说:“不要怕,不要怕,这里是万年花城2号楼.”“那…爷爷…这里离…三环新城还远吗?”“不远不远,往那个小亭子那边走就到了!”听到了回家的路线,我欣喜若狂,转身就想往后走.“哎!小朋友!爷爷带你去吧,你告诉爷爷,你妈妈在哪里?”“在水车花园.”“行,爷爷带你去,走!”我和爷爷手拉着手,很快就到了水车花园,只见妈妈正在东问西问,急切地寻找着.我高兴的扑向妈妈,爷爷看见我找到了妈妈,高兴的笑了,我告诉了妈妈事情的经过,妈妈急忙跑去感谢那个老爷爷,那个爷爷看出了妈妈的心思,就冲后面摆摆手,往万年花城走去.
  至今那个老爷爷的一举一动还深刻的刻在我心上,而之后我就再也没见到那个老爷爷.
还是四年级放寒假的时候,我住在乡下的奶奶家,第二天就要过年了,所以我跟奶奶去赶集买点年货.在集市上,一个穿棉衣棉裤的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爸爸在卖鸭梨,小男孩在一旁帮助他爸爸张罗着,冻得瑟瑟发抖.我出于同情,便拉着奶奶过去买他们的梨.
黄澄澄的鸭梨散发着诱人的香味,4元5角一斤,我拿了5元钱去买.那边奶奶急着要给我买件羽绒服,催我快点去试穿,我便和他们匆匆结了帐,没留意小男孩把1角当成了5角找给我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缩在热烘烘的炕角,吃着香甜的鸭梨,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里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品《送水工》,乐得哈哈大笑.忽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我从博士后研究的木乃伊那里拽了回来.我推开门一看,感觉那面孔真眼熟,原来是那位卖鸭梨的小男孩.他看我嘴里吃的鸭梨,兴奋地对我说:“幸亏你们家比较好找,但我还是找了一个下午,对了,大哥哥,我家种的鸭梨好吃吗?”,“好支,好支”,我嘴里含糊不清地答应着.小男孩笑着说:“今天上午因为我爸爸的粗心,少冲了你4角钱,现在还给你”,“啊?你大老远跑来就是为了送这4角钱啊?”“对呀,我跟爸爸在那里卖了好几年的梨了,从来就没有短斤少两什么的,做买卖不能骗人啊,对吧?”小男孩还是有点气喘吁吁地说.我愣过神来,赶忙地说:“大冷天的,那你进来坐坐暖和暖和吧,小弟弟”,“不用了,我该回家了大哥哥,再见!”,说着转身就跑了.
望着在风雪中消失的幼小身影,我有话堵在嗓子眼里说不出来,他让我明白了许多许多,教会了我怎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白昼之月
  • 2021-03-28 16:59
《庄子·齐物论》里风吹万窍,声音各异,有呜咽声,有的像鬼哭狼嚎,也有动听的沉吟,“吹万不同”,可风一停,就没了声音,死气沉沉。这自由的风来得真好。一如自由的说话,别人无话可说处,你依然有话要说,也许是个性的彰显,也许是人来疯,也许是不相信皇帝真穿了新装的质疑,又或者,是创新意识的灵光一现。有多少张牙舞爪的另类,也就有多少“老鱼跳波瘦蛟舞”的诗意,断不可少了这份自由。
  别人无话可说,或许后知后觉,不及你聪明。或许是大家畏惧权威,如童话故事里看皇帝的新装,心知肚明,不愿发声,装糊涂。我们这个民族,似乎尤为喜欢沉默为金、韬光养晦。按阿城说法,大概老庄孔孟中的哲学,都是老人做的哲学,我们后人讲究少年老成,与此有关。那么,若为真理而发问,乃至质疑,这种个性的彰显,就是不畏权威,是“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的执着。但是,若一味为问而问,为说而说,彰显个性,便成了张扬个性,是叛逆,是青春荷尔蒙的旺盛,是刷存在感,标新立异。这样的人,如今多了去,网络上随处可见暴跳如雷的键盘侠。许多讲座提问环节,多有怪异的问题,言之无物,不知所云,却赚足了眼球。
  可我们不会因噎废食,依然宽以待之,由他们各抒己见,因为,不把渠道堵死,才会有精彩之语,才有创新之见。
  而创新之人,有时也是彰显个性之人。创新意识,有时也闪现在愣头青的张扬里。今日之彰显,是他日的独树一帜;今日之叛逆,是明日的不落窠臼。木心说:“凡是伟大的,都是叛逆的。”
  就像黄遵宪写诗:“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他的创新,难免遭人讥讽,可他不在乎。昔日义玄禅师,别人讲的他不这样讲,越发显得他是野狐禅,被骂得扫地出门,好不凄惨。正所谓“一路行遍天下,无人识得,尽皆起谤”。后开临济一宗,法脉延续最久。当年马云四处游说,描绘网络购物的愿景,也四处碰壁,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歪瓜裂枣的笑话。一以贯之不易,独辟蹊径真难。他们的个性、叛逆,是创新最初的倒影,可是,未能修成正果前,只是另类罢了。
  所以,呼唤创新,不妨从尊重个性,甚至尊重一个偏见开始。钱钟书在《论偏见》里说,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罗素也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千人一面,时刻保持一种姿态真让人腻味。《红楼梦》里晴雯被撵出贾府,王夫人回贾母似有若无的疑问时,说:“有本事的人难免吊歪。”你看,有本事和吊歪,创新和个性,总是如影随形。那么,何必绷着个脸呢?
  可是,我们看见多少中规中矩的标准,扼杀了个性,也扼杀了创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多少有棱角的后生被磨得合乎所谓的规矩,少有创见,没有创新,察言观色,人云亦云。龚自珍诗说“不拘一格降人才”,这诗现在依旧不会过时。有人曾批评如今的年轻人暮气沉沉,没有朝气,批评得对,可是,什么环境促使年轻人特有的蓬勃朝气日渐稀薄,更值得商榷。否则,未来的年轻人依旧暮气沉沉。
  《一代宗师》有句台词我很喜欢。八卦掌掌门人年事已高,承诺退隐,说:“年轻人要出头,总要给他个机会不是?”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年轻人要出头,不妨就给他们个机会吧,彰显个性,锐意创新,由他们造反为王去。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