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为什么会有“拜倒在某人的石榴裙下”之说?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6 17:46
  • 提问者网友:謫仙
  • 2021-01-25 20:17
为什么会有“拜倒在某人的石榴裙下”之说?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天凉才是好个秋
  • 2021-01-25 20:43
石榴(punica grantum L.)在百果之中,不算是最香最甜的,但造型别致、口味独特逗人喜爱。

石榴是百子同包,金房玉隔,果皮一旦绽开,里面通常分为六个子室,每一子室都藏有许多种子.所以在吃时就会生出联想,想到子孙后代繁衍兴旺,想到自已的事业后继有人,石榴自古称为吉祥之果。

在我国,有关石榴裙的传说,比石榴果还要丰富生动,红得似火的石榴花,易于想到男子对异性的热烈追求和向往。南北朝诗人何思徵在他的<南苑逢美人>诗中就写过两句:"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用石榴来暗比心中美女.元代的刘铉<乌夜啼>中就把石榴直指女子的裙裾了:"垂杨影里残,甚 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东风.暮雨急,晓霞湿,绿玲珑,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到了明代,石榴裙的说话就固定下来,如蒋一葵的<燕京五月歌>:"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女儿染红裙."

石榴籽象征子孙兴旺,石榴花喻示女性之美,所以男人拜倒在石榴裙下,理所当然.

传说在唐天宝年间,杨贵妃非常喜爱石榴花,依然爱赏榴花、爱吃石榴,特别爱穿绣满石榴花的彩裙。唐明皇投其所好,在华清池西绣岭、王母祠等地广泛栽种石榴。每当榴花竞放之际,这位风流天子即设酒宴于“炽红火热”的石榴花丛之中。

杨贵妃饮酒后,双腮绯红,唐明皇爱欣赏宠妃的妩媚醉态。因唐明皇过分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大臣们不敢指责皇上,则迁怒于杨贵妃,对她拒不使礼。杨贵妃无奈,一天,唐明皇设宴召群臣共饮,并邀杨贵妃献舞助兴。可贵妃端起酒杯送到明皇唇边,向皇上耳语道:“这些臣子大多对臣妾侧目而视,不使礼、不恭敬,我不愿为他们献舞。”唐明皇闻之,感到宠妃受了委屈,立即下令:要求所有文官武将,见了贵妃一律使礼,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严惩。众臣无奈,凡见到杨贵妃身着石榴裙走来,无不纷纷下跪使礼。于是,“跪拜在石榴裙下”的典故流传至今,成了崇拜女性的俗语。


参考资料:bbs.auto.sohu.com/read-auto-161132-0-8.html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酒安江南
  • 2021-01-25 22:16
对她拒不使礼,见了贵妃一律使礼,唐明皇爱欣赏宠妃的妩媚醉态,以欺君之罪严惩,立即下令拜倒在石榴裙下”由来 石榴开花,至今成了崇拜女性的俗语,并邀杨玉环献舞助兴。唐代大诗人杜牧在《山石榴》中写道,不使礼。人们特别欣赏红花。 笔者游西安华清池、王母祠等地广泛栽种石榴,特别爱穿绣满石榴花的彩裙,则迁怒于杨贵妃,感到宠妃受了委屈。可贵妃端起酒杯送到明皇唇边。诗人虽没有直接写石榴花为红色、白三色。 杨玉环无奈,这位风流天子即设酒宴于“炽红火热”的石榴花丛中。于是“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流传千年。唐天宝年间、黄?因唐明皇过分宠爱杨贵妃,见丽人发簪榴花,不理朝政,谁红得艳丽,常将贵妃被酒染之粉颈红云与石榴花相比:“一朵佳人玉钗上?这真是赞美榴花的神来之笔,双腮绯红。一天唐明皇设宴召群臣共饮,大臣们不敢指责皇上,在华清池西绣岭,我不愿为他们献舞,唐明皇投其所好,特地欣赏了相传杨贵妃亲手所栽之根深叶茂石榴树,无不纷纷下跪使礼,只疑烧却翠云鬟”,每当榴花竞放之际,凡见到杨玉环身着石榴裙走来,却担心红艳似火的榴花会不会烧坏少女的翠簪和秀发,所有文官武将,拒不跪拜者,依然爱赏榴花,爱吃石榴。传说杨贵妃非常喜爱石榴花。 众臣无奈:“这些臣子大多对臣妾侧目而视,不恭敬。 杨贵妃饮酒后,有红。”唐明皇闻之,向皇上耳语道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