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心理学,有个案例,说一群小孩在别人家门口踢球,经常把人家玻璃踢碎,然后一位老人邀请他们踢皮球,奖金

答案:6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31 14:54
  • 提问者网友:精神病院里
  • 2021-12-31 07:59
心理学,有个案例,说一群小孩在别人家门口踢球,经常把人家玻璃踢碎,然后一位老人邀请他们踢皮球,奖金越来越少最后不给,那群小孩再也不再他家门口踢球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迟山
  • 2021-12-31 09:38



这在心理学上称作“边际效益递减效应”。
似乎不是,应该是阿伦森效应。
阿伦森效应:随着奖励减少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增加而导致态度逐渐积极的心理现象,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杯酒困英雄
  • 2021-12-31 16:03
为什么?
  • 2楼网友:妄饮晩冬酒
  • 2021-12-31 15:02
我看过这个案例
  • 3楼网友:蕴藏春秋
  • 2021-12-31 13:39
这个我初中就知道
  • 4楼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12-31 12:07
这是一个典型的心理学案例!你只是想讲故事,还是想知道什么?
  • 5楼网友:千夜
  • 2021-12-31 10:55
(二)动机的寓言:孩子在为谁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心理点评】你在为谁而“玩” 这个寓言是苹果树寓言的更深一层的答案:苹果树为什么会自断经脉,因为它不是为自己而“玩”。 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算计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纵了孩子们的行为。寓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是你的老板、上司?而美分,像不像是你的工资、奖金等各种各样的外部奖励? 如将外部评价当作参考坐标,我们的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波动。因为,外部因素我们控制不了,它很容易偏离我们的内部期望,让我们不满,让我们牢骚满腹。不满和牢骚等负性情绪让我们痛苦,为了减少痛苦,我们就只好降低内部期望,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减少工作的努力程度。 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外部评价体系,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喜欢控制他。父母太喜欢使用口头奖惩、物质奖惩等控制孩子,而不去理会孩子自己的动机。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记了自己的原初动机,做什么都很在乎外部的评价。上学时,他忘记了学习的原初动机———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工作后,他又忘记了工作的原初动机———成长的快乐,上司的评价和收入的起伏成了他工作的最大快乐和痛苦的源头。 切记:外部评价系统经常是一种家族遗传,但你完全可以打破它,从现在开始培育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让学习和工作变成“为自己而玩”。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