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官员都不敢擅自修衙门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2 12:49
- 提问者网友:椧運幽默
- 2021-02-12 02:24
为什么古代官员都不敢擅自修衙门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末日狂欢
- 2021-02-12 03:51
在宋朝的时候,朝廷就有规定,各级官员不得随意修缮衙门。为何出此命令呢?说白了就是为了严防一些官吏打着修缮的口号,借机来捞一把。
苏轼任杭州通判的时候,看到衙门破败不堪,有倒塌的风险,因此,上书请求修缮,但是朝廷没批。结果,没过几年,衙门里屋突然倒塌,压死两名杭州的书吏。这下苏轼想,该修了吧!于是再次上书,还把压死人的事实,着重说了下,结果很意外的是,还是没批,苏轼在这随时都可能倒塌的衙门继续办公。这都不修,是没钱么?恰恰相反,宋代那发达程度,那是古代最牛,不是没钱修,而是不让修。但是,一些民生工程,如修路、修河等,奏折上去,立马就会批准,因此不是钱的事。自此以后,形成了官不修衙的定制。
明清之际,依然沿用了这一条。官员们见到衙门破了,也不敢向朝廷打报告修缮。其一,朝廷每年都会对官员进行考核,如果向朝廷请求拨款修缮,很容易让人有一种贪污的嫌疑,这对官场仕途是不利的。即使上级批准了,也会只给个七成,剩下的3成,要么自己掏腰包,要么你就去受贿。风险很大。因此,即使衙门再破,只要没彻底倒塌,那么该凑合还得凑合。所以啊,能保存下来的衙门那就几乎不存在了,因为年久失修,很容易就被毁了。
苏轼任杭州通判的时候,看到衙门破败不堪,有倒塌的风险,因此,上书请求修缮,但是朝廷没批。结果,没过几年,衙门里屋突然倒塌,压死两名杭州的书吏。这下苏轼想,该修了吧!于是再次上书,还把压死人的事实,着重说了下,结果很意外的是,还是没批,苏轼在这随时都可能倒塌的衙门继续办公。这都不修,是没钱么?恰恰相反,宋代那发达程度,那是古代最牛,不是没钱修,而是不让修。但是,一些民生工程,如修路、修河等,奏折上去,立马就会批准,因此不是钱的事。自此以后,形成了官不修衙的定制。
明清之际,依然沿用了这一条。官员们见到衙门破了,也不敢向朝廷打报告修缮。其一,朝廷每年都会对官员进行考核,如果向朝廷请求拨款修缮,很容易让人有一种贪污的嫌疑,这对官场仕途是不利的。即使上级批准了,也会只给个七成,剩下的3成,要么自己掏腰包,要么你就去受贿。风险很大。因此,即使衙门再破,只要没彻底倒塌,那么该凑合还得凑合。所以啊,能保存下来的衙门那就几乎不存在了,因为年久失修,很容易就被毁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