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保狂犬疫苗有效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4 20:52
- 提问者网友:原来太熟悉了会陌生
- 2021-03-24 02:57
如何确保狂犬疫苗有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03-24 03:18
7月18日,上海闵行区的市民姚某,在被流浪狗咬伤手背后病发身亡。尽管两月前只是被轻度咬伤且未出血,随后也进行了伤口清洗及消毒,但狂犬病依旧发作;同日,西安市龙女士在6月20日被狗咬伤腿部、虽然及时注射了四针狂犬病疫苗,但20多天后仍然病发死亡。
为什么注射了狂犬疫苗也会出事?现如今,城市里的各小区几乎三五家里就有一家养狗的,那些被狗咬伤的居民也不在少数。姚某和龙女士的事情不免让人担心,倘若有天一个不小心,被狗咬了,会不会也发生这样的事?
被狗咬伤,打了狂犬疫苗就没事吗?
外科副主任医师:白衣山猫
任何疫苗,打了以后都不是百分之百能够产生抗体的,狂犬病疫苗也是这样。
由于我平时对狂犬病比较关注,也写过不少有个狂犬病的科普文章,所以很多人希望我来解释下这个病例为什么会这样。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两个概念: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狂犬病疫苗:在注射第一针后7到14天内产生保护性抗体,在注射第2针加强免疫针后,抗体浓度可以急剧上升。一次全程注射后,如果产生了抗体,有效保护期限为6个月。如果全程注射完狂犬病疫苗6个月以后,再次被咬,需要注射加强免疫2针。
种预防注射示意图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含有狂犬病病毒的抗体,可以立即中和体内的狂犬病病毒。用法非常关键:及时彻底清创后,于受伤部位用本品总剂量的1/2作皮下浸润注射,余下1/2进行肌内注射(头部咬伤者可注射于背部肌肉)。
在了解了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之后,下面我们来看看白衣山猫是怎么看待龙女士注射疫苗后却仍然身亡的原因吧!
狂犬病暴露预防失败,主要有以下五个原因。
1、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用法不对,仅仅做了肌肉注射,而没有做伤口周围的皮下浸润注射,或者没有做全部伤口的周围皮下浸润注射。
2、疫苗或者免疫球蛋白质量不好。
3、咬伤后进入伤口的病毒数量巨大。
4、病毒直接被注入了神经。
5、以目前的医学认知,还有无法解释的不明原因。
在公开的报道中,龙某的受伤部位有外踝,我们知道,外踝有一根比较粗大的神经,叫腓肠神经,就在皮肤下面。
腓肠神经的解剖,就在外踝的皮肤下面,很表浅。
因为腓肠神经粗大,表浅,所以很容易被咬到,也就是说,如果被咬伤外踝,病毒很容易被咬伤而注入此神经。
也就是说,如果该疯狗咬了龙某的外踝,病毒数量多,而且注入了这条粗大的腓肠神经,就有可能造成狂犬病暴露预防失败。我们猜想,这可能是龙某发病的原因。
上面只是我对于龙某病情的一种基于医学理论上的推断和分析。
白衣山猫推测龙女士死亡的原因可能与所咬部位有关,那么接下来我们看一看西安市第八医院感染二科主任李燕平医生她怎么认为?
西安市第八医院感染二科主任:李燕平
根据家属叙述,龙某的狂犬疫苗注射的是很及时的,而出现意外的可能源于以下某点——
1、咬人的野狗身体内狂犬病病毒数量多,致病力强
2、狗咬伤伤口很深,导致伤口处理不彻底
3、或者是在注射疫苗之前,狂犬病病毒已顺着神经开始蔓延,最后形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导致呼吸衰竭
4、还有可能是注射了疫苗之后,患者的体内还没有产生抗体,狂犬病病毒已经开始沿神经蔓延。另外,这还和患者个人的机体免疫状况也有很大关系,免疫力低下的人,有可能抵抗不了这个病毒。
狂犬病潜伏期,一般为3天至数月,最长达10年以上,平均为1个月到3个月。一旦确诊为狂犬病,死亡率是百分之百。龙某遇到的这种情况,可能是遇上了野狗或者是疯狗,狗本身身体内病毒含量就很高。所以发病较快,据统计,被病犬咬伤后的发病率为15%,如果及时处理伤口和接种疫苗的话,发病率可以降低到1%。
在此提醒大家:一般情况下,被狗咬伤后,应该第一时间前往社区或者医院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疫苗,如果伤口很深、面积大的话,还需要加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根据规定,市民养狗需要办理狗证,还需要定期注射疫苗,所以被宠物狗咬伤后,只要及时处理伤口和注射狂犬病疫苗,问题不会太大。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腾讯企鹅号较真对龙女士的死亡原因怎么看?
专业事实查证平台:较真
这种情形发生的可能原因,一方面有治疗程序偏差,比如耽搁了寻求狂犬病预防的时间;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缺乏或不恰当使用(如没有成功注射至所有咬伤部位);暴露后没有进行或进行了不规范的伤口处理,或狂犬病疫苗质量低劣等。
另一方面是感染迅速(也就是预防没有赶得上感染)。这就要提到狂犬病的发病机制——狂犬病病毒通过伤口直接接触而进入体内,在咬伤部位的肌肉组织中复制,然后通过运动神经元的终板和轴突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潜伏期的长短、感染病毒的快慢与三个因素有关,包括侵入的病毒量、受伤部位运动神经元终板的密度以及病毒接近中枢神经系统的距离。也就是说,在运气不好的情况下,即使预防及时正确,也确实有可能会因为病毒感染太快而预防失败。
但是,被狗咬后及时接受正确治疗方案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有用的,不要因为一个罕见的案例就对预防治疗丧失信心。
以上三位专家达人的分析都有道理,虽然导致龙女士死亡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尚不得知。不过我们相信通过相关部门的不断努力,后续一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同时,企鹅问答也提醒民众,平时谨慎防范,远离流浪狗;养狗的主人也要记得看好自家的宠物,以免其被疯狗咬伤,而感染病毒。
那么,如果不小心被狗咬伤,我们又该如何处理?怎样把危险系数降到最低呢?听完了专家医生的建议,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腾讯网友们的现身说法。
腾讯网友:1
问一下,我小时候大概12-13岁左右。被邻居家的土狗咬了一口。没有受伤,就是有一颗黄黄的牙印,后面邻居家人给我涂了一点草药。我也没有去打疫苗。现在25岁了。不知道现在去打疫苗有没有必要。看到像这类的新闻都好可怕。希望大家给个解答。感谢了。
这位网友,前面我们的李燕平医生说狂犬病潜伏期,一般为3天至数月,最长达10年以上。现在已经过去12年左右了,大家觉得呢?
为什么注射了狂犬疫苗也会出事?现如今,城市里的各小区几乎三五家里就有一家养狗的,那些被狗咬伤的居民也不在少数。姚某和龙女士的事情不免让人担心,倘若有天一个不小心,被狗咬了,会不会也发生这样的事?
被狗咬伤,打了狂犬疫苗就没事吗?
外科副主任医师:白衣山猫
任何疫苗,打了以后都不是百分之百能够产生抗体的,狂犬病疫苗也是这样。
由于我平时对狂犬病比较关注,也写过不少有个狂犬病的科普文章,所以很多人希望我来解释下这个病例为什么会这样。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两个概念: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狂犬病疫苗:在注射第一针后7到14天内产生保护性抗体,在注射第2针加强免疫针后,抗体浓度可以急剧上升。一次全程注射后,如果产生了抗体,有效保护期限为6个月。如果全程注射完狂犬病疫苗6个月以后,再次被咬,需要注射加强免疫2针。
种预防注射示意图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含有狂犬病病毒的抗体,可以立即中和体内的狂犬病病毒。用法非常关键:及时彻底清创后,于受伤部位用本品总剂量的1/2作皮下浸润注射,余下1/2进行肌内注射(头部咬伤者可注射于背部肌肉)。
在了解了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之后,下面我们来看看白衣山猫是怎么看待龙女士注射疫苗后却仍然身亡的原因吧!
狂犬病暴露预防失败,主要有以下五个原因。
1、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用法不对,仅仅做了肌肉注射,而没有做伤口周围的皮下浸润注射,或者没有做全部伤口的周围皮下浸润注射。
2、疫苗或者免疫球蛋白质量不好。
3、咬伤后进入伤口的病毒数量巨大。
4、病毒直接被注入了神经。
5、以目前的医学认知,还有无法解释的不明原因。
在公开的报道中,龙某的受伤部位有外踝,我们知道,外踝有一根比较粗大的神经,叫腓肠神经,就在皮肤下面。
腓肠神经的解剖,就在外踝的皮肤下面,很表浅。
因为腓肠神经粗大,表浅,所以很容易被咬到,也就是说,如果被咬伤外踝,病毒很容易被咬伤而注入此神经。
也就是说,如果该疯狗咬了龙某的外踝,病毒数量多,而且注入了这条粗大的腓肠神经,就有可能造成狂犬病暴露预防失败。我们猜想,这可能是龙某发病的原因。
上面只是我对于龙某病情的一种基于医学理论上的推断和分析。
白衣山猫推测龙女士死亡的原因可能与所咬部位有关,那么接下来我们看一看西安市第八医院感染二科主任李燕平医生她怎么认为?
西安市第八医院感染二科主任:李燕平
根据家属叙述,龙某的狂犬疫苗注射的是很及时的,而出现意外的可能源于以下某点——
1、咬人的野狗身体内狂犬病病毒数量多,致病力强
2、狗咬伤伤口很深,导致伤口处理不彻底
3、或者是在注射疫苗之前,狂犬病病毒已顺着神经开始蔓延,最后形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导致呼吸衰竭
4、还有可能是注射了疫苗之后,患者的体内还没有产生抗体,狂犬病病毒已经开始沿神经蔓延。另外,这还和患者个人的机体免疫状况也有很大关系,免疫力低下的人,有可能抵抗不了这个病毒。
狂犬病潜伏期,一般为3天至数月,最长达10年以上,平均为1个月到3个月。一旦确诊为狂犬病,死亡率是百分之百。龙某遇到的这种情况,可能是遇上了野狗或者是疯狗,狗本身身体内病毒含量就很高。所以发病较快,据统计,被病犬咬伤后的发病率为15%,如果及时处理伤口和接种疫苗的话,发病率可以降低到1%。
在此提醒大家:一般情况下,被狗咬伤后,应该第一时间前往社区或者医院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疫苗,如果伤口很深、面积大的话,还需要加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根据规定,市民养狗需要办理狗证,还需要定期注射疫苗,所以被宠物狗咬伤后,只要及时处理伤口和注射狂犬病疫苗,问题不会太大。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腾讯企鹅号较真对龙女士的死亡原因怎么看?
专业事实查证平台:较真
这种情形发生的可能原因,一方面有治疗程序偏差,比如耽搁了寻求狂犬病预防的时间;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缺乏或不恰当使用(如没有成功注射至所有咬伤部位);暴露后没有进行或进行了不规范的伤口处理,或狂犬病疫苗质量低劣等。
另一方面是感染迅速(也就是预防没有赶得上感染)。这就要提到狂犬病的发病机制——狂犬病病毒通过伤口直接接触而进入体内,在咬伤部位的肌肉组织中复制,然后通过运动神经元的终板和轴突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潜伏期的长短、感染病毒的快慢与三个因素有关,包括侵入的病毒量、受伤部位运动神经元终板的密度以及病毒接近中枢神经系统的距离。也就是说,在运气不好的情况下,即使预防及时正确,也确实有可能会因为病毒感染太快而预防失败。
但是,被狗咬后及时接受正确治疗方案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有用的,不要因为一个罕见的案例就对预防治疗丧失信心。
以上三位专家达人的分析都有道理,虽然导致龙女士死亡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尚不得知。不过我们相信通过相关部门的不断努力,后续一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同时,企鹅问答也提醒民众,平时谨慎防范,远离流浪狗;养狗的主人也要记得看好自家的宠物,以免其被疯狗咬伤,而感染病毒。
那么,如果不小心被狗咬伤,我们又该如何处理?怎样把危险系数降到最低呢?听完了专家医生的建议,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腾讯网友们的现身说法。
腾讯网友:1
问一下,我小时候大概12-13岁左右。被邻居家的土狗咬了一口。没有受伤,就是有一颗黄黄的牙印,后面邻居家人给我涂了一点草药。我也没有去打疫苗。现在25岁了。不知道现在去打疫苗有没有必要。看到像这类的新闻都好可怕。希望大家给个解答。感谢了。
这位网友,前面我们的李燕平医生说狂犬病潜伏期,一般为3天至数月,最长达10年以上。现在已经过去12年左右了,大家觉得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