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啥意思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7 10:20
  • 提问者网友:谁的错
  • 2021-01-06 13:41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啥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人间朝暮
  • 2021-01-06 15:12
鲁迅先生称赞司马迁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什么鲁迅对《史记》会有这么高的评价呢?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宗旨,耗尽毕生的精力完成的一部长达512万字的历史巨著。该书以纪传体的形式,按时间顺序记载了自黄帝到汉武帝前后3000年间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出现,把史学从经学的笼罩下撂脱了出来,为我国历史学竖起了一座巍然的丰碑。

鲁迅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首先是因为它开创了我国史学上以纪传体编史的先例。司马迁在前人的基础上,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结构,创造性地探索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历史编纂学方法。“本纪”按年代顺序记叙帝王的言行和政迹;“表”按年代谱列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书”主要是记录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世家”记述诸侯国的兴衰和杰出人物的业绩;“列传”记载各种代表人物的活动。尽管有的体裁前人已经用过,但是,把这五种体裁有意识地综合起来,互相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的体系,则是司马迁的创举。此后司马迁的这种纪传体例在封建社会中被视为作史的“极则”由此形成了我国各个时期连续不断的“国史”记载方法。在唐初,《史记》开创的纪传体史书便被称做“正史”,此后1000多年中,官修前朝史书,统统采用纪传体例。这一盛举,巩固了“正史”的独尊地位,并从此确立了历代皇朝为前朝作史的惯例。有的前史己成,后人不满意又重修,用的都是《史记》体例。从《史记》迄《明史》,共有24部史书,同是采用司马迁的纪传体例,称为《二十四史》。如此世代相续,绵延数千年的历史记载,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

第二今原因,是因为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内容可谓是包罗万象,具有多层次性,给人以立体感。如《平淮书》、《货殖列传》等篇,是司马迁第一个为经济史作传:《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篇,是司马迁第一个为少数民族的历史作传;《儒林列传》、《论六家要旨》等篇,是司马迁第一个为学术史作传;《游侠列传》、《刺客列传》等篇,是司马迁第一个为卑微者作传。

总之,司马迁在《史记》中第一次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包容在历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开拓了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历史学的发展,所以,有的学者把《史记》视为“全史”是很有道理的。

其三,还在于其中包含着司马迁博大精深的思想。如在“天不变,道也不变”的形而上学的哲学笼罩下,司马迁却认为历史是连续的、变化的和发展的,并在《史记》中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连续的、变化的、发展的历史画面。司马迁在《史记》中还以“原始察终”这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国家的兴衰,人物的功过、制度的沿革作了精采的分析。

又如在当时的神意和天命的思想传统很浓的历史条件下,司马迁突出地把历史看作是形形色色的人的活动历史。强调人的作用,把人作为历史的中心来写。他在写帝王将相的同时,也注意为各种人立传。尤其是为那些地位卑微的人如游侠、刺客等立传。

再如他那歌颂大一统的政治观,放任政策的经济观、以及得人才者得天下的人才思想,都闪烁着他的思想光辉。

《史记》涉及的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人才、伦理道德等方面,几乎囊括了当时人类思想、活动的全部内容。因此,《史记》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通史著作的范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通式巨著。

其四是其语言文字水平在所有史学著作中是独居尊位的。首先,《史记》中描绘人物的语言,准确、生动、形象, 虽笔墨繁简不同,然一经点染:则精神毕肖,颦笑之间,性格分明。其次,《史记》中说理抒情部分的语言,畅快淋漓,吸收民间语言,土而不俗,怪不得班固在总结西汉人对《史记》语言的评价后,称其为“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理,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自此以后,赞颂之声代代不绝。韩愈赞美它“雄深雅健”,柳宗元推尊其“峻洁”,苏辙颂其奇,韩熙载称其逸。历来赞誉已足以证明它造诣精深。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