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来自《明史,杨卓传》杨卓,字自立,泰和人…………到而治平怒,民悦服焉的翻译。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2 19:11
  • 提问者网友:niaiwoma
  • 2021-01-01 22:37
来自《明史,杨卓传》杨卓,字自立,泰和人…………到而治平怒,民悦服焉的翻译。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往事隔山水
  • 2021-01-01 23:58
明史·卷五十二·列传第二十八·杨卓传
【原文】
杨卓,字自立,泰和人。洪武四年进士,授吏部主事。逾年,迁广东行省员外郎。田家妇独行山中,遇伐木卒,欲乱之。妇不从,被杀。官拷同役卒二十人,皆引服。卓曰:“卒人众,必善恶异也,可尽抵罪乎?”列二十人庭下,熟视久之,指两卒曰:“杀人者,汝也!”两卒大惊,服罪。坐事谪田凤阳,复起为杭州通判。有兄弟争田者,累岁不决,卓至,垂涕开谕,遂罢争。卓精吏事,吏不能欺。而治平恕,民悦服焉。病免,卒。
【译文】
杨卓,字自立,是泰和县人。明太祖洪武四年(1372)考中进士,被授予吏部主事的官职。过了一年以后,升任广东省员外郎。有一个农村妇女独自一人在山中行走,遇到了进山伐木的士卒,想要强奸她。那妇人不从,被(士卒)杀死。当地官员拷打了二十名跟那位士卒共同参与此事的士卒,(它们)全都服罪。杨卓说:“这么多士卒,一定有善有恶,怎么能全都收到惩罚呢?”(于是)让二十名士卒在庭院中站好,(他)仔细地看了他们很久,(最后)指着其中的两名士卒说:“杀人的是你们!”两个小卒大惊,就认罪了。后来杨卓因事获罪被贬到凤阳,后来又被起用做杭州通判。当地有兄弟因田地而产生诉讼,多年来都没有判决,杨卓到任后,流着泪开导他们,于是他们放弃了诉讼。杨卓精于做官之事,小吏们都不敢欺瞒他。而他为政公正宽仁,老百姓都对他心悦诚服。后来因为病重而免职,(不久)去世了。
【注释】
1、同役:共事。谓一同参战。这里指共同参与此事。《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七国同役而不同心,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楚可败也。”
2、引服:亦作“引伏”。认罪,服罪。《魏书·樊子鹄传》:“太山太守彭穆参候失仪,子鹄责让穆,并数其罪状,穆皆引伏。”《资治通鉴·晋穆帝升平二年》:“掠治日急,垂愍之,私使人谓段氏曰:‘人生会当一死,何堪楚毒如此!不若引服。’”《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元年》:“置对,无一语罣人,惟自引伏。”明马愈《马氏日抄·徐尚书》:“有富室某并其乡某甲田产,诬以人命,甲不胜拷掠,自引服。”
3、抵罪:因犯罪而受到相应的处罚。《吕氏春秋·直谏》:“王不受笞,是废先王之令也。臣宁抵罪于王,毋抵罪于先王也。”《史记·高祖本纪》:“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司马贞索隐:“抵,当也。谓使各当其罪。”宋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一》:“冒禁抵罪者,不可胜数。”《剪灯新话·令狐生冥梦录》:“始吾谓世间贪官污吏受财曲法,富者纳贿而得全,贫者无赀而抵罪,岂意冥府乃更甚焉!”许地山《凶手》第二幕:“杀人的事是小人干的,与小人之兄孙荣无涉,情愿自首抵罪。”
4、服罪:承认罪责。《荀子·君子》:“则虽隐窜逃亡之,由不足以免也,故莫不服罪而请。”《史记·三王世家》:“于是燕王旦乃恐惧服罪,叩头谢过。”唐韩愈《贺徐州张仆射白兔书》:“人立而拱,非禽兽之事;革而从人,且服罪也。”《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公子看见众喽啰中,陈名亦在其内,叫出问道:‘昨夜来盗马的就是你么?’陈名叩头服罪。”
5、坐事:因事获罪。《汉书·儒林传·梁丘贺》:“贺时为都司空令,坐事,论免为庶人。”《周书·皇后传·宣帝朱皇后》:“宣帝朱皇后名满月,吴人也。其家坐事,没入东宫。”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禨祥·并蒂瓜》:“产瓜未几,兄弟坐事并斩于市。”
6、开谕:亦作“开喻”。启发解说;劝告。《三国志·蜀志·吕乂传》:“士伍亡命,更相重冒,奸巧非一。乂到宫,为之防禁、开喻劝导,数年之中,漏脱自出者万馀口。”唐郑棨《开天传信记》:“诸王有疾,上辄终日不食,终夜不寝,形忧于色,左右或开谕进食,上曰:‘弟兄,吾手足也。手足不理,吾身废矣......余下全文>>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01-02 00:29
感谢回答,我学习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