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的自然灾害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4 08:26
- 提问者网友:寂寞撕碎了回忆
- 2021-03-03 09:12
雪的自然灾害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低血压的长颈鹿
- 2021-03-03 09:37
白灾是我国牧区常发生的一种畜牧气象灾害,是由冬季降雪过多,积雪过厚,雪层维持时间过长引起的。从头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4月,都是我国北部和西部牧区白灾的高发期。每当发生白灾时,积雪掩盖了牧草,牲畜无法觅食,在饥饿和寒冷的双重折磨下,牲畜开始掉膘,体质变弱,严重时会造成大量牲畜死亡。从表面看,白灾就是雪灾,但实际上它却是一种因为牲畜无法觅食而形成的饿灾。
影响白灾轻重程度的因素是什么在同样条件下,马的破雪能力最强,它可以踏破30厘米以内的积雪。其次是羊,它能用前蹄刨出20厘米厚的积雪下面的牧草。牛的破雪能力最差,当积雪超过10厘米厚的时候,它就无能为力了。白灾的轻重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如果积雪密度过大,或者是雪中夹有冰层,表面有冰壳,即使雪层不深,也会严重影响到牲畜的采食。另外,由于各牧区牧草的高度不一,所以相同程度的白灾在不同的地区也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在海拔较低,气候条件适宜的草甸草原上,牧草长势茂盛,高度一般在30厘米左右,所以,当积雪厚度不超过15厘米的时候,一般不会对牲畜的觅食造成影响,不过,当积雪超过30厘米的时候,就会形成重度白灾。而在青藏高原以及新疆北部地区等高海拔牧区,牧草长得十分矮小,当积雪厚度达到15厘米的时候,就可以封闭整个草场。再加上这些牧区的气候寒冷,积雪不易融化,各类牲畜的放牧采食都十分困难,也常常引发重度白灾。
牧区雪灾亦称白灾,是因长时间大量降雪造成牧区大范围积雪成灾的自然现象。它是中国牧区常发生的一种畜牧气象灾害,主要是指依靠天然草场放牧的畜牧业地区,由于冬半年降雪量过多和积雪过厚,雪层维持时间长,影响畜牧正常放牧活动的一种灾害。对畜牧业的危害,主要是积雪掩盖草场,且超过一定深度,有的积雪虽不深,但密度较大,或者雪面覆冰形成冰壳,牲畜难以扒开雪层吃草,造成饥饿,有时冰壳还易划破羊和马的蹄腕,造成冻伤,致使牲畜瘦弱,常常造成牧畜流产,仔畜成活率低,老弱幼畜饥寒交迫,死亡增多。同时还严重影响甚至破坏交通、通讯、输电线路等生命线工程,对牧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造成威胁。雪灾主要发生在稳定积雪地区和不稳定积雪山区。中国牧区的雪灾主要发生在内蒙古草原、西北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 西藏大约1~2年出现一次冬春大雪
1956-1957年、1965-1966年、1976-1977年冬春季,西藏出现了三次范围广、强度大、积雪深、持续时间长和灾情严重的雪灾。
1969年新疆北部连续降雪
新疆北部的伊犁地区自1月中旬后期开始连续降雪10天,总降水量达80mm以上,且最低气温降至-40.4℃,新疆因积雪、雪崩,交通电讯中断,机场停航6天,死亡82人,羊只普遍出现死亡现象。
1977年北方大部爆发区域性寒潮
1977年10月24-29日,北方大部地区降了雨雪,华北、华东北部降了大暴雨(雪),其中内蒙古普降暴雪,锡盟北部最大,过程降雪量达 58mm,乌盟北部、赤峰市北部、哲盟北部及兴安盟、呼盟牧区降雪量25~47mm,上述地区积雪厚度达16~33cm,局部60~100cm,为近40 年罕见,大雪封路,交通中断,造成严重特大雪灾。据不完全统计,锡盟牲畜死亡300余万头,占牲畜总数的2/3;乌盟牲畜死亡56万头,(只),死亡率达 10.8%;赤峰市60万头(只)牲畜处于半饥饿状态,30万头(只)牲畜无法出牧,死亡牲畜10万头(只);昭盟北部下了冻雨,造成电线严重结冰,个别地区邮电通信中断。
1983年南疆西部山区遭遇寒潮大雪
1983年4月初,南疆西部山区寒潮大雪厚度达1m,仅温宿县就损失幼畜30%左右。
2008年我国南方遭遇大范围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损失严重
2008年中国雪灾是指自2008年1月10日起在中国发生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中国的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20个省(区、市)均不同程度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截至2月24日,因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成灾8764万亩,绝收2536万亩;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人民币。森林受损面积近2.79亿亩,3万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雪灾中冻死或冻伤;受灾人口已超过1亿。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四川等7个省份受灾最为严重。
暴风雪造成多处铁路、公路、民航交通中断。由于正逢春运期间,大量旅客滞留站场港埠。另外,电力受损、煤炭运输受阻,不少地区用电中断,电信、通讯、供水、取暖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某些重灾区甚至面临断粮危险。而融雪流入海中,对海洋生态亦造成浩劫。台湾海峡即传出大量鱼群暴毙事件。
引发灾害
1、2008年年初,中国曾遭遇过大面积的雪灾。
2、积雪融化也可以造成河流水位猛涨,导致洪水泛滥。
3、在高山上极易遇见雪崩。 六月飞雪的现象十分罕见。中国古代就有六月飞雪的反常现象。周代的《六韬》一书中有相关的记载;《汉书·五行志》记载了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 年),从农历三月到九月就一直是雨雪天气,使庄稼颗粒无收;据考证,中国在公元537 年也发生过一次长达数月的夏雪天气,以致天下饥馑。夏季本应是酷热难当,却出现了寒冷的天气。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大规模的火山爆发造成的。火山爆发时可产生达数百万吨的火山灰,上升至大气高层,飘散到世界各处,一连数月遮天蔽日。它导致白天太阳无光,夜间不见星星,还使得许多地区出现冬季天气。据研究,公元537 年中国发生的那次夏雪天气,是由于新几内亚东南部的一次火山喷发造成的。“六月雪”虽属罕见,但也有其科学的道理。青藏高原地区,天气多变,虽是六七月天,下大雪也是平常事。
影响白灾轻重程度的因素是什么在同样条件下,马的破雪能力最强,它可以踏破30厘米以内的积雪。其次是羊,它能用前蹄刨出20厘米厚的积雪下面的牧草。牛的破雪能力最差,当积雪超过10厘米厚的时候,它就无能为力了。白灾的轻重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如果积雪密度过大,或者是雪中夹有冰层,表面有冰壳,即使雪层不深,也会严重影响到牲畜的采食。另外,由于各牧区牧草的高度不一,所以相同程度的白灾在不同的地区也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在海拔较低,气候条件适宜的草甸草原上,牧草长势茂盛,高度一般在30厘米左右,所以,当积雪厚度不超过15厘米的时候,一般不会对牲畜的觅食造成影响,不过,当积雪超过30厘米的时候,就会形成重度白灾。而在青藏高原以及新疆北部地区等高海拔牧区,牧草长得十分矮小,当积雪厚度达到15厘米的时候,就可以封闭整个草场。再加上这些牧区的气候寒冷,积雪不易融化,各类牲畜的放牧采食都十分困难,也常常引发重度白灾。
牧区雪灾亦称白灾,是因长时间大量降雪造成牧区大范围积雪成灾的自然现象。它是中国牧区常发生的一种畜牧气象灾害,主要是指依靠天然草场放牧的畜牧业地区,由于冬半年降雪量过多和积雪过厚,雪层维持时间长,影响畜牧正常放牧活动的一种灾害。对畜牧业的危害,主要是积雪掩盖草场,且超过一定深度,有的积雪虽不深,但密度较大,或者雪面覆冰形成冰壳,牲畜难以扒开雪层吃草,造成饥饿,有时冰壳还易划破羊和马的蹄腕,造成冻伤,致使牲畜瘦弱,常常造成牧畜流产,仔畜成活率低,老弱幼畜饥寒交迫,死亡增多。同时还严重影响甚至破坏交通、通讯、输电线路等生命线工程,对牧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造成威胁。雪灾主要发生在稳定积雪地区和不稳定积雪山区。中国牧区的雪灾主要发生在内蒙古草原、西北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 西藏大约1~2年出现一次冬春大雪
1956-1957年、1965-1966年、1976-1977年冬春季,西藏出现了三次范围广、强度大、积雪深、持续时间长和灾情严重的雪灾。
1969年新疆北部连续降雪
新疆北部的伊犁地区自1月中旬后期开始连续降雪10天,总降水量达80mm以上,且最低气温降至-40.4℃,新疆因积雪、雪崩,交通电讯中断,机场停航6天,死亡82人,羊只普遍出现死亡现象。
1977年北方大部爆发区域性寒潮
1977年10月24-29日,北方大部地区降了雨雪,华北、华东北部降了大暴雨(雪),其中内蒙古普降暴雪,锡盟北部最大,过程降雪量达 58mm,乌盟北部、赤峰市北部、哲盟北部及兴安盟、呼盟牧区降雪量25~47mm,上述地区积雪厚度达16~33cm,局部60~100cm,为近40 年罕见,大雪封路,交通中断,造成严重特大雪灾。据不完全统计,锡盟牲畜死亡300余万头,占牲畜总数的2/3;乌盟牲畜死亡56万头,(只),死亡率达 10.8%;赤峰市60万头(只)牲畜处于半饥饿状态,30万头(只)牲畜无法出牧,死亡牲畜10万头(只);昭盟北部下了冻雨,造成电线严重结冰,个别地区邮电通信中断。
1983年南疆西部山区遭遇寒潮大雪
1983年4月初,南疆西部山区寒潮大雪厚度达1m,仅温宿县就损失幼畜30%左右。
2008年我国南方遭遇大范围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损失严重
2008年中国雪灾是指自2008年1月10日起在中国发生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中国的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20个省(区、市)均不同程度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截至2月24日,因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成灾8764万亩,绝收2536万亩;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人民币。森林受损面积近2.79亿亩,3万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雪灾中冻死或冻伤;受灾人口已超过1亿。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四川等7个省份受灾最为严重。
暴风雪造成多处铁路、公路、民航交通中断。由于正逢春运期间,大量旅客滞留站场港埠。另外,电力受损、煤炭运输受阻,不少地区用电中断,电信、通讯、供水、取暖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某些重灾区甚至面临断粮危险。而融雪流入海中,对海洋生态亦造成浩劫。台湾海峡即传出大量鱼群暴毙事件。
引发灾害
1、2008年年初,中国曾遭遇过大面积的雪灾。
2、积雪融化也可以造成河流水位猛涨,导致洪水泛滥。
3、在高山上极易遇见雪崩。 六月飞雪的现象十分罕见。中国古代就有六月飞雪的反常现象。周代的《六韬》一书中有相关的记载;《汉书·五行志》记载了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 年),从农历三月到九月就一直是雨雪天气,使庄稼颗粒无收;据考证,中国在公元537 年也发生过一次长达数月的夏雪天气,以致天下饥馑。夏季本应是酷热难当,却出现了寒冷的天气。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大规模的火山爆发造成的。火山爆发时可产生达数百万吨的火山灰,上升至大气高层,飘散到世界各处,一连数月遮天蔽日。它导致白天太阳无光,夜间不见星星,还使得许多地区出现冬季天气。据研究,公元537 年中国发生的那次夏雪天气,是由于新几内亚东南部的一次火山喷发造成的。“六月雪”虽属罕见,但也有其科学的道理。青藏高原地区,天气多变,虽是六七月天,下大雪也是平常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