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冰裂纹的起源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6 06:59
  • 提问者网友:愿为果
  • 2021-02-05 19:14
过了些时候,一下就惊呆了,因为每件瓷器的表面都有很多裂纹。没想到,坏事变成了好事,人们觉得这些裂纹不仅不影响使用,还有一种装饰美,于是这窑瓷器卖了比往常更多的钱。相传在浙江龙泉地区,有章氏兄弟二人擅长烧瓷。人们把他们的瓷窑分别称为哥窑和弟窑。有一天,弟弟出于忌妒的心理,趁哥哥刚刚烧好一窑瓷器回屋休息的时候。。这个貌似是裂纹的起源,将冷水泼进瓷窑,哥哥从窑中取出瓷器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杯酒困英雄
  • 2021-02-05 19:43
我是龙泉人,我没提过这种说法。。 其实冰裂纹也失传挺久的。 前几年才被研制成功,烧制出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拾荒鲤
  • 2021-02-05 20:39
冰裂纹起源于宋代。 冰裂纹是一种瓷器的名称。这种瓷器表面有很多美观但并不影响实际使用的裂纹。这种裂纹是通过控制瓷器胎体和瓷器表面釉层的物质成分,经过焙烧後冷却,使得釉层的收缩大於胎体的收缩,釉面因此出现开裂,成为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冰裂纹以哥窑产品最为有名。据传说,有一对烧制瓷器的兄弟,有一天弟弟出於嫉妒心将冷水泼进哥哥刚烧好的瓷窑中,那一窑的瓷器出现了冰裂纹,不过由於美观而不影响使用,所以相比以往卖出了更多的钱。 哥窑又名哥哥窑、琉田窑是中国古时五大瓷窑之一,为宋代浙江处州人章生一在龙泉琉田创建的瓷窑;章生一的弟弟章生二在龙泉也有瓷窑,叫弟窑。 哥窑瓷土脉微紫,质薄,有油灰色、米色、粉青色三种瓷釉彩,表面满裂纹。因为土质含铁量较高,烧胚时发生氧化,瓷器胚呈紫黑铁色,瓷器没有涂釉的底部显现瓷胚本来的铁色,叫“铁足”,而釉彩较薄的口部呈紫色,叫“紫口”。 哥窑瓷裂纹,有冰裂、梅花片、墨纹、细碎纹等形状。 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说:哥窑瓷“以粉青色为上,淡白次之,油灰最下。 纹取冰裂、鳝血、铁足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最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