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养牛放养和圈养有什么不同?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5 20:05
  • 提问者网友:沉默的哀伤
  • 2021-04-05 01:21
养牛放养和圈养有什么不同?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世
  • 2021-04-05 02:13
还有肉不同。放养的牛肉比较瘦,圈养的比较肥。

一、舍饲羊的好处
1、羊生长发育快。由于减少了游走觅食活动,饲草转化成羊肉的比例提高,单位草量能产出更多的羊肉,饲养周期可缩短一半时间,周转快,效益高。
2、积肥多。放养一只羊年平均积肥500kg,而圈养时为1000kg。
3、疾病少,产羔成活率高。放养羊由于“风餐露宿”,容易感染疾病,而且不容易及时发现病羊,所以羔羊夭折现象经常发生。圈养羊可以进行精细管理,不喝脏水,染病机会少,因而母肥仔壮,成活经几乎可达100%。
4、促进植被的恢复,解决林牧矛盾,有利于饲草业商品化,带动草食动物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二、羊舍饲养殖技术
舍饲,即不放牧。将饲草定时、定量地放在羊舍饲槽或栏内饲喂羊,让其在在舍内完成生长、发育、繁殖、育肥等全过程的一种方式。舍饲的饲料为人工牧草、野草、灌木枝叶、秸杆类,同时必须给予充足的饮水,加喂食盐、尿素(尿)、维生素、矿物质饲料或舔砖等。
(一)羊舍建造
羊舍是羊长期生活的地方,它的主要任务是为羊提供安全的环境条件。所以,一栋理想的羊舍要有防雨淋、防太阳晒、防疾病传播、防野兽为害等功能。根据羊的生物学特性和马山县自然条件,羊舍建造要符合如下要求:
1.羊舍面积。羊舍应有足够面积,使羊在舍内不太拥挤,可自由活动。每只羊平均占有最低面积是:种公羊为1.2—1.5平方米,成年母羊为0.8—1.0平方米,哺乳母羊为2.0—2.5平方米,幼龄公、母羊为0.5—0.6平方米,阉羊为0.6—0.8平方米。
2.羊舍外要有运动场,运动场的面积为羊舍面积的2—5倍。运动场围墙的高度,小羊为1.5米,母羊为2米,公羊为2.2米。运动场内应架设饮水装置、草架、食槽等。
3.马山县属高温多湿地区,防暑、防湿重于防寒,因此羊舍要建成内部干燥、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冬暖夏凉的敞开式羊舍,檐高3米以上,舍内架设的羊床离地1-1.5米,舍外应种树以利防暑降温。
4. 屋顶要完全不透水,排水良好,能耐火耐用,要有一定坡度,除平顶和圆拱顶外,若用树皮、瓦、草料做屋顶,分别需要有15、35、50度的坡度,以利防水和排水。马山县气候炎热,羊舍屋顶应侧重于防暑,所以用水泥屋顶时应设隔热层。
5.羊舍地面要高出舍外地面20—30厘米,地面致密、坚实、平整、无裂缝、由里向外应有一定倾斜度,靠外面的低地处应开设排粪沟。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04-05 03:27

放养,即自然放牧。特点是:首先,生长发育较慢,牛比较瘦。其次,不需要有太多的饲养管理。人工成本,饲料成本降低。而且对于疫病防控较少或不易防控,一旦出现疫情,难以控制。
圈养,舍饲,即不放牧,栓养。特点是:牛生长发育快。由于减少了游走觅食活动,饲草转化成牛肉的比例提高,单位草量能产出更多的牛肉,饲养周期可缩短一半时间,周转快,效益高。其次,积肥多。放养一只牛年平均积肥500kg,而圈养时为1000kg。同时这样做可以促进植被的恢复,解决林牧矛盾,有利于饲草业商品化,带动草食动物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圈养牛的优势:
能合理利用包括农作物秸秆在内的饲草资源和有限的土地资源,多数不宜放牧的田间地头,果园种草都可以收割养牛。可以田间种草、林间套草、以草养羊。同时牛粪肥田,有助于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
有利于大积农家肥,牛粪尿是氮、磷、钾等多种元素含量较高的复合有机肥,有利于改良土壤,提高单产和降低费用,尤其是冷浸田效果明显。
能充分利用闲散劳力资源,达到家家户户养牛的目的。"出门带把镰,回来一捆草",不仅解决了靠山养牛的矛盾,也为发展规模化养牛奠定了基础。解决了闲散劳力就业出路,迅速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现实意义。
可缓解牛群受季节性牧草制约,牧草资源不足,损坏草场植被等矛盾。同时也解决了养牛夏肥、秋壮、冬瘦、春死的不良循环,发展了养牛业。
便于科学处理粪便,改善人居环境,人畜分居,减少人畜共患疾病。根治生态环境的面污染,有效防止牧区土地和水源的污染。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