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概括《上下五千年》中的《子贡生财有道》

答案:6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2 03:30
  • 提问者网友:斑駁影
  • 2021-02-01 05:36
子贡生财有道:
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子贡,名叫端木赐,是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风云一时的大商人。
子贡发财致富,全靠自己善于经营,而不像有些富商巨贾(gù)那样以官商起家。他经营成功的最大特点,就是善于对市场进行预测。他经销的商品,总是能以较低的成本进货,较高的价位出售,从而得到丰厚的利润。
有一天,子贡与老师孔子在一起讨论一些问题,谈得非常热烈。
子贡假设道:“如果这里有一块美玉,您说我是把它放在盒子里藏起来好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卖个好价钱?”
孔子立刻回答说:“当然是卖掉它,我这里正等着人来买呢!”
有美玉不应该藏起来,而应该等个好价钱卖出去——老师也有这样的看法,子贡很高兴。后来形容商业交换的一个成语“待价而沽”,就是出自于这个典故。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先生,您对我有什么评价?”
孔子说:“你已经很有出息,造就成器了。”
子贡追问道:“我成的是什么器呢?”
孔子回答:“是可贵的瑚琏(古代宗庙里祭祀时用来盛粮食的器具)之器。”
子贡听老师把自己比喻为瑚琏,心中很高兴,说明自己有立朝执政的才能。
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相比,哪一个强?”子贡回答:“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听到一,就能够推知十;而我听到一,只能够推知二。”
孔子说:“你不如他,我同意你不如他的看法。”
孔子对子贡有自知之明很满意,但又情不自禁地感叹道:“颜回的道德学问大概差不多了吧,可是经常穷得有了上顿没下顿;端木赐不受天命,经商做买卖,分析行情、预测市场都在点子上,因此能发大财。”
孔子越来越发现,子贡是做生意赚大钱的料,就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孔子有子贡这样善于经营的弟子,自己却没有发财致富。他有许多学生,当然也收学费,但只能维持温饱,绝对谈不上富裕。
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死了,他非常伤心,哭得死去活来,大声哀号:“这是老天爷要我的命啊!”
颜回的父亲颜路也是孔子的学生,来和孔子商量怎样办丧事。那时候的风俗,收殓死人的棺材外面,还要有个叫作“椁”(guǒ)的套棺。但颜路很穷,拿不出钱来买椁,就对孔子说:“老师,颜回去世了。我失去了亲爱的儿子,您失去了得意的弟子。眼看快要出殡了,可是除了棺材外,椁还没有着落。我很爱我的儿子颜回,但我买不起椁;我知道您也不富裕,但您很爱您的学生颜回,能否请您卖掉车子,为颜回买椁呢?”
听颜路这么说,孔子很不高兴,拒绝道:“对不起,我无法满足你的请求。你爱你的儿子,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也是人之常情,我不怪你;可是我儿子鲤去世的时候,我和你一样穷,同样是只有棺材没有椁,我也没把车子卖掉买椁啊!”
孔子并不富裕,为什么一直要保留着车子呢?因为他要乘着车子出行,周游列国,游说诸侯,施展抱负。但周游列国需要旅费,不然早就要在半路上饿死了。哪里来这笔钱呢?全靠子贡提供。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長槍戰八方
  • 2021-02-01 05:54
《子贡生财有道》主要内容:
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子贡不仅在学业、政绩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而且他在理财经商上也有着卓越的成就。
他善于经商之道,富致千金,成为孔子弟子中首富。“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有一回子贡得到一块美玉,就问孔子说:“有一块美玉在这里,是把它珍藏在匣中好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把它卖出去好呢?”孔子说:“卖出去吧!卖出去吧!我正等待着识货的商人哩。”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但孔子偏偏向子贡提这样的问题。“你和颜回相比,哪一个强?”子贡相当有涵养,他说:“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贡与颜回比,就政事言,颜回要交白卷;就生存能力言,颜回连生计也几乎维持不下去,《论语》说他“屡空”,看来断炊的事情亦经常发生,而子贡却是“家累千金”。



扩展资料:
《上下五千年》内容简介

《上下五千年》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优秀历史读物。

由林汉达主编的旧版《上下五千年》是一套优秀的通俗历史读物,一问世就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获得了国家图书奖提名等多项荣誉。由林汉达确立的深入浅出、生动流畅的文体风格,开创了通俗历史读物的一个新时代。
时过二十多年,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对旧版进行了修订,写作年代延至辛亥革命,向后延展了一百多年,使青少年读者比较完整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并且增加了科技、文艺和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力求满足当今社会孩子们多方面的知识需求。
《上下五千年》的内容止于鸦片战争前,已不能满足读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阅读需求,《新版上下五千年》将其延至辛亥革命,并将篇目从262篇扩充到332篇,增加了科技、经济、文化、艺术、民族、法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使《新版上下五千年》更加丰富多彩。
让跨入新世纪的青少年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子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下五千年》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第四晚心情
  • 2021-02-01 11:07
你是猪
  • 2楼网友:归鹤鸣
  • 2021-02-01 09:30
《论语》颜渊第十二之第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只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战备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人都难逃一死,但如果没有人民的信任,什么都谈不上了。
  • 3楼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02-01 08:17
子贡生财有道: 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子贡,名叫端木赐,是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风云一时的大商人。 子贡发财致富,全靠自己善于经营,而不像有些富商巨贾(gù)那样以官商起家。他经营成功的最大特点,就是善于对市场进行预测。他经销的商品,总是能以较低的成本进货,较高的价位出售,从而得到丰厚的利润。 有一天,子贡与老师孔子在一起讨论一些问题,谈得非常热烈。 子贡假设道:“如果这里有一块美玉,您说我是把它放在盒子里藏起来好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卖个好价钱?” 孔子立刻回答说:“当然是卖掉它,我这里正等着人来买呢!” 有美玉不应该藏起来,而应该等个好价钱卖出去——老师也有这样的看法,子贡很高兴。后来形容商业交换的一个成语“待价而沽”,就是出自于这个典故。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先生,您对我有什么评价?” 孔子说:“你已经很有出息,造就成器了。” 子贡追问道:“我成的是什么器呢?” 孔子回答:“是可贵的瑚琏(古代宗庙里祭祀时用来盛粮食的器具)之器。” 子贡听老师把自己比喻为瑚琏,心中很高兴,说明自己有立朝执政的才能。 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相比,哪一个强?”子贡回答:“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听到一,就能够推知十;而我听到一,只能够推知二。” 孔子说:“你不如他,我同意你不如他的看法。” 孔子对子贡有自知之明很满意,但又情不自禁地感叹道:“颜回的道德学问大概差不多了吧,可是经常穷得有了上顿没下顿;端木赐不受天命,经商做买卖,分析行情、预测市场都在点子上,因此能发大财。” 孔子越来越发现,子贡是做生意赚大钱的料,就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孔子有子贡这样善于经营的弟子,自己却没有发财致富。他有许多学生,当然也收学费,但只能维持温饱,绝对谈不上富裕。 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死了,他非常伤心,哭得死去活来,大声哀号:“这是老天爷要我的命啊!” 颜回的父亲颜路也是孔子的学生,来和孔子商量怎样办丧事。那时候的风俗,收殓死人的棺材外面,还要有个叫作“椁”(guǒ)的套棺。但颜路很穷,拿不出钱来买椁,就对孔子说:“老师,颜回去世了。我失去了亲爱的儿子,您失去了得意的弟子。眼看快要出殡了,可是除了棺材外,椁还没有着落。我很爱我的儿子颜回,但我买不起椁;我知道您也不富裕,但您很爱您的学生颜回,能否请您卖掉车子,为颜回买椁呢?” 听颜路这么说,孔子很不高兴,拒绝道:“对不起,我无法满足你的请求。你爱你的儿子,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也是人之常情,我不怪你;可是我儿子鲤去世的时候,我和你一样穷,同样是只有棺材没有椁,我也没把车子卖掉买椁啊!” 孔子并不富裕,为什么一直要保留着车子呢?因为他要乘着车子出行,周游列国,游说诸侯,施展抱负。但周游列国需要旅费,不然早就要在半路上饿死了。哪里来这笔钱呢?全靠子贡提供。
  • 4楼网友:患得患失的劫
  • 2021-02-01 07:38
孔子的弟子能够发财致富是因为子贡善于经商,并且从他对于自己的评价可以知道子贡能够很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子贡支持孔子周游列国,可以看出子贡的价值观。
  • 5楼网友:行路难
  • 2021-02-01 06:47
子贡生财有道: 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子贡,名叫端木赐,是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风云一时的大商人。 子贡发财致富,全靠自己善于经营,而不像有些富商巨贾(gù)那样以官商起家。他经营成功的最大特点,就是善于对市场进行预测。他经销的商品,总是能以较低的成本进货,较高的价位出售,从而得到丰厚的利润。 有一天,子贡与老师孔子在一起讨论一些问题,谈得非常热烈。 子贡假设道:“如果这里有一块美玉,您说我是把它放在盒子里藏起来好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卖个好价钱?” 孔子立刻回答说:“当然是卖掉它,我这里正等着人来买呢!” 有美玉不应该藏起来,而应该等个好价钱卖出去——老师也有这样的看法,子贡很高兴。后来形容商业交换的一个成语“待价而沽”,就是出自于这个典故。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先生,您对我有什么评价?” 孔子说:“你已经很有出息,造就成器了。” 子贡追问道:“我成的是什么器呢?” 孔子回答:“是可贵的瑚琏(古代宗庙里祭祀时用来盛粮食的器具)之器。” 子贡听老师把自己比喻为瑚琏,心中很高兴,说明自己有立朝执政的才能。 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相比,哪一个强?”子贡回答:“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听到一,就能够推知十;而我听到一,只能够推知二。” 孔子说:“你不如他,我同意你不如他的看法。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