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安翡翠因春冷,总护芭蕉夜雨凉”是出自哪里?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19 22:48
- 提问者网友:疯子也有疯子的情调
- 2021-01-19 05:18
“巢安翡翠因春冷,总护芭蕉夜雨凉”是出自哪里?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夜余生
- 2021-01-19 06:49
一、回答:
1、这是网络上演义的版本,原句应该是:巢安翡翠春云暖;窗护芭蕉夜雨凉。
2、出处:苏州著名古典园林网师园内的一处景点:殿春簃内的一副对联。
二、扩展知识:
1、作者:何绍基(清)书。清诗人、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道州(今湖南道县)人.道光进士,官编修、四川学政.通经史、小学.论诗推重苏轼、黄庭坚,为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内容多写个人日常生活或题咏金石书画.工书.得力于颜真卿,参以北魏《张玄墓志》及唐欧阳通、李邕笔法,遒劲峻拔,别具风格.有《说文段注驳正》、《东洲草堂诗集、文钞》等.
2、简析:写景联。悬挂在书斋殿春簃正中北窗两侧。书斋北小天井,略置叠石,并植有慈孝竹、腊梅、天竺、芭蕉,透过由红木镶边的长方形窗框构成框景,仿佛一幅幅优美雅致的水墨小品。这时人们看到的确实是“窗非窗也,画也;山非屋后之山,即画上之山也”,富有诗情画意。联语正是这一优美景观的诗化:翠竹、芭蕉、春云、夜雨、花窗、鸟巢,组合在同一画面里,绘尽了春天的烂漫风光。它调动了人们的视觉、听觉,“暖”、“凉”又作用于人们的肌肤感觉,遐想联翩,情趣盎然。书斋小屋越发显得雅淡不凡。
3、殿春簃简介:殿春簃是苏州著名古典园林网师园内的一处景点, 1979年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以殿春簃为原形建造了中国式庭院“明轩”,次年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走向世界的首例蓝本,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落户,从而使中国园林闻名于世。
“殿春簃”。时人多误读为“簃春殿”,因为不知道“殿”在此作“ 暮”,“最后”解(如“殿军”),而“簃”才是建筑物的名称,指楼边的小屋,类似于今天说的“小书房”。
1、这是网络上演义的版本,原句应该是:巢安翡翠春云暖;窗护芭蕉夜雨凉。
2、出处:苏州著名古典园林网师园内的一处景点:殿春簃内的一副对联。
二、扩展知识:
1、作者:何绍基(清)书。清诗人、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道州(今湖南道县)人.道光进士,官编修、四川学政.通经史、小学.论诗推重苏轼、黄庭坚,为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内容多写个人日常生活或题咏金石书画.工书.得力于颜真卿,参以北魏《张玄墓志》及唐欧阳通、李邕笔法,遒劲峻拔,别具风格.有《说文段注驳正》、《东洲草堂诗集、文钞》等.
2、简析:写景联。悬挂在书斋殿春簃正中北窗两侧。书斋北小天井,略置叠石,并植有慈孝竹、腊梅、天竺、芭蕉,透过由红木镶边的长方形窗框构成框景,仿佛一幅幅优美雅致的水墨小品。这时人们看到的确实是“窗非窗也,画也;山非屋后之山,即画上之山也”,富有诗情画意。联语正是这一优美景观的诗化:翠竹、芭蕉、春云、夜雨、花窗、鸟巢,组合在同一画面里,绘尽了春天的烂漫风光。它调动了人们的视觉、听觉,“暖”、“凉”又作用于人们的肌肤感觉,遐想联翩,情趣盎然。书斋小屋越发显得雅淡不凡。
3、殿春簃简介:殿春簃是苏州著名古典园林网师园内的一处景点, 1979年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以殿春簃为原形建造了中国式庭院“明轩”,次年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走向世界的首例蓝本,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落户,从而使中国园林闻名于世。
“殿春簃”。时人多误读为“簃春殿”,因为不知道“殿”在此作“ 暮”,“最后”解(如“殿军”),而“簃”才是建筑物的名称,指楼边的小屋,类似于今天说的“小书房”。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摆渡翁
- 2021-01-19 08:00
原句应该是:巢安翡翠春云暖,窗护芭蕉夜雨凉
何绍基(1799-1873),清诗人
题苏州网师园殿春簃联:
巢安翡翠春云暖;
窗护芭蕉夜雨凉。
因春冷的部分是被修改了,后一句用“总”字显得不通顺。
何绍基(1799-1873),清诗人
题苏州网师园殿春簃联:
巢安翡翠春云暖;
窗护芭蕉夜雨凉。
因春冷的部分是被修改了,后一句用“总”字显得不通顺。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