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对仗是不是修辞手法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5 02:01
  • 提问者网友:放下
  • 2021-12-24 21:28
对仗是不是修辞手法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封刀令
  • 2021-12-24 21:37
问题一:对偶修辞手法与对仗修辞手法有什么不同? 你好! 对偶与对仗是两个概念,是两种语言形式,二者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它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格,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 例如: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只对偶,不对仗。 (2)春天繁花开遍峡谷,秋天果实压满山腰。(碧野《天山景物记》) ——只对偶,不对仗。 (3)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只对偶,不对仗。 (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既对偶,又对仗。 (5)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毛泽东《七律二首 送瘟神》) ——既对偶,又对仗。 (6)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既对偶,又对仗。问题二:对仗是表现手法还是修辞? 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对仗是一种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而表现手法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问题三:对偶修辞方法的特征 对偶的特征:1、字数相等
2、结构形式相同
3、意义对称
定义:对偶就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对称或相近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
对偶的主要方式有正对、反对、串对,“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属于正对,“荡胸”对“决眦”,“生”对“入”,“层云”对“归鸟”。
参考资料:川ttp:/...8.html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污到你湿
  • 2021-12-24 21:43
收益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