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超光速后会怎样?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4 08:32
  • 提问者网友:却不属于对方
  • 2021-12-23 22:48
超光速后会怎样?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怀裏藏嬌
  • 2021-12-23 23:27
超光速以后就和飞机超过音速相类似,会出现光激波,现在这个实验已经在晶体里面用激光做出来了。
这项研究是一项对物理发展作用很大的探索研究。早在七十年代中科院 数学所长秦元勋就提出超光速时洛伦兹变换要变号, 要把(1-M2)^(1/2 )变成 (M2 -1)^(1/2),这里M=V/C。 90 年代北师大曹盛林教授按照超新星资料拟合的曲线也吻 合上面的结果。这正是空气动力学的性质。也是洛伦兹本人坚持的那个假设, 即仅在密度不变的波动方程的运动方向加一个如上的系数变换。当时谁也没有 想到,洛伦兹本人的这个变换得到的方程竟然是一个小扰动声学方程。
现在刚被认可的暗能量研究,都是用 N-S 方程类似的方程来计算的。 和空气动力学是类似的,唯一不同在于状态方程采取了密度不可变化的形式,因此和空气动力学算法一样,这样算完后要附加一个变换,把可压缩性加进去。 力学家把它叫做压缩性修正变换,理论物理学称之为相对变换;或者更深奥一点,通过度规不变性的假设附加一个方程。 这附加方程叫度规不变性。 空气动力学方法唯一不同在于采用密度变化的状态方程,所以它可以不需要附加假设和方程得到同样结果。当然空气动力学以前也有一种近似算法, 就是先按照密度不变的方程算一个“静止的结果” ,然后再加上密度改变所需要 的变换。其实这些步骤都和变换的式子的主部都是和隐物质一样的,都是 X 方 向缩短(1-M2)1/2;这在空气动力学里面叫做相似变换(哥劳沃变换,普朗特变换) 。 问题在于,力学家的办法是在状态方程上面引入可压缩性,而物理学家的办法是用了一个简单的状态方程,在最后的结果上要加一个简单的变换,就是尺缩变换!其实本来是一回事情。后者的办法于是在理论上就复杂了,它不但需要一个附加假设,而且需要把时间和空间都放到一个度规空间来考虑最小值问题,这个窟窿就撤得大了,至于后面闵可夫斯基空间以及度规不变性理论,其实都是这个变换换汤不换药的另一种数学描述,在庞大的数学张量描述后面掩盖的是到现在对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边界条件,以及得到结果的解释,还存在许多扯不清的悖论。
让人最难接受的是那个简单的变换带来的达到光速质量无穷大,超过光速会有复数出现,于是跟随产生回到过去,穿越时空的假设。到现在还被物理学界的某些人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法规。禁止任何想离经叛道的愚蠢人讨论。 其实这些困难,在连续介质力学发展中也遇到过,音速点按照小扰动近似理论也是无穷大,拿亚音速的方程算超音速也有复数产生,称之为复特征线方法,气 动设计手册上都介绍过他的算法。尽管按照复数处理的方法也是有的,但是力学家们没有一个人想到要建立时空来描述这一个物理现象。当然力学方面这些理论的发展从时间上远远落后于电磁理论的发展。
这里要说一点历史,在力学缓慢发展出来这些新理论以后,不是没有注意它的特点,这两套数学描述之间太相似了,爱因斯坦其实也很关心流体力学,为些问题很认真的向搞空气动力学大师冯·卡门求教,向他询问,冯卡门也很推崇爰因斯坦,这个时候一个叫胡佩泉的中国学者正好在冯·卡门身边。而冯,卡门回答爱斯坦的问题的时候,他刚刚和钱学森在近似计真变换方法上有所突破,他们这个时候,力学家们正在追求V/C 更大的情况下的近似计算公式,这个公式就叫做冯·卡门-钱学森公式,从这个公式问世开始,力学家就不需要那个简单的尺缩公式和由此带来的超过波速时候出现的复数表达式了,尽管和超过光速出现虚数表达样,复数波动的特征线也用来计算流体的,但是确实没有起多大用,超波速的性质和理论不断的在深化之中。
通俗一点说,理想......余下全文>>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平生事
  • 2021-12-24 00:58
谢谢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