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试帖诗的帖是什么意思

答案:3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5 08:16
  • 提问者网友:流星是天使的眼泪
  • 2021-01-25 01:00
急,要准。十分钟之内便撤销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1-25 01:29
今义:帖即粘。

古义:在清代科举考试的各种文体中,除大家知道的八股文外,还有试帖诗。试帖诗有着严格的格式和规范,比之八股文,其程式化更为严重。
试帖诗源于唐代律诗,但唐代选择做诗的题目非常宽泛,对诗的内容也没有过多硬性要求,考生容易发挥水平,展示才能。自宋熙宁至于清初,科举场中基本不考诗赋。到了清乾隆年间,科举考试中增加了试帖诗的内容,且分量越来越重。试帖诗和八股文一样,都是求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老鼠爱大米
  • 2021-01-25 03:03
在清代科举考试的各种文体中,除大家知道的八股文外,还有试帖诗。试帖诗有着严格的格式和规范,比之八股文,其程式化更为严重。 试帖诗源于唐代律诗,但唐代选择做诗的题目非常宽泛,对诗的内容也没有过多硬性要求,考生容易发挥水平,展示才能。自宋熙宁至于清初,科举场中基本不考诗赋。到了清乾隆年间,科举考试中增加了试帖诗的内容,且分量越来越重。试帖诗和八股文一样,都是求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
  • 2楼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1-25 02:16
诗体名。中国封建时代的一种诗体。 科举考试采用的诗体。也叫“赋得体”,以题前常冠以“赋得”二字得名。起源于唐代,多为五言六韵或八韵排律,由「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题目范围与用韵,原均较宽,唐玄宗开元时始规定韵脚。宋仁宗时始规定题目必于经史有据。明及清初不试诗赋。乾隆二十二年(1757),于乡会试加试五言八韵诗。格式限制比前代更严,出题用经、史、子、集语,或用前人诗句或成语;韵脚在平声各韵中出一字,故应试者须能背诵平声各韵之字;诗内不许重字;语气必须庄重;题目之字,须在首次两联点出,又多用歌颂皇帝功德之语。 押韵的字必须属于同一韵部。科场"试帖诗"大部为五言六韵或八韵排律,若是诗出了韵(又称"落韵"),无论诗作得怎么高超,只能算不及格。 这是传说中很生动的一篇试帖诗,范本. 省试湘灵鼓瑟 钱起 善鼓云和瑟, 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 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 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 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 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