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空军航空兵某团副团长、特级飞行员李峰近日在驾驶歼十战...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1 11:10
- 提问者网友:趣果有间
- 2021-02-28 11:04
阅读下面的新闻,回答下题。________ 本报讯:空军航空兵某团副团长、特级飞行员李峰近日在驾驶歼十战机飞行训练时,突遇飞机传动系统故障造成发动机空中停车。在地面指挥员的果断引领下,李峰临危不惧,凭借过硬的心理素质和飞行技术,历经惊心动魄104秒,空中滑翔飞回了失去动力的战鹰。 3月7日下午14时07分,李峰驾驶歼十战机在4500米高空实施高难课目动作时,屏幕突然出现告警,李峰意识到飞机随时会出现发动机空中停车,失去动力。 李峰快速检查飞机发动机工作状况,控制速度,立即请求返场。在距离机场7公里的时候,飞机发动机停车,并以每秒25米的速度下坠,情况十分危急。李峰调整好飞机姿态,借助惯性,空滑转弯对准机场跑道。 落地的飞机液压系统动力急剧下降,减速伞无法放出,李峰凭借娴熟的技术全力稳住飞机,飞机在跑道上滑行1400米后,终于停了下来。李峰成为成功处置国产单发新型战机空中发动机停车故障、安全返航的第一人。(选自《解放日报》2009年3月27日)1.请你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20字以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的导语是什么?(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多次用到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结尾段画横线的句子属于新闻的结语,结语一般可有可无,试分析本文的结语是否可以删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神的生死簿
- 2020-05-16 00:14
答案:解析: 1.特级飞行员李峰成功迫降歼十战机创奇迹 2.第一段;简明扼要地揭示了本则新闻的核心内容,使读者一目了然。 3.体现了新闻的准确性;说明当时情况十分危急。 4.示例:不可以;这句话不仅是对李峰的赞扬,也照应了标题中的“创奇迹”,使全文首尾圆和。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玩世
- 2020-05-30 19:15
这个问题我还想问问老师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