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从军行的作者?全文?

答案:3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4 11:06
  • 提问者网友:杀生予夺
  • 2021-02-13 17:23
从军行的作者?全文?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撞了怀
  • 2021-02-13 18:29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①, 无那金闺万里愁②。

其 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从军行.
王昌龄,不破楼兰终不还③。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孤城遥望玉门关②。

黄沙百战穿金甲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风多杂鼓声。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撩乱边愁弹不尽,高高秋月下长城。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① 。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 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其 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总是《关山》旧别情,心中自不平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轮獄道
  • 2021-02-13 20:44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 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 红旗直上天山雪。 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全诗写得十分壮美。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诗人以这一笛声,使人产生这里有人的联想,同时又将人隐去,以“不见人”造成悬念——那风里传来的笛声究竟来自何处呢?从而自然转出末句: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 这首诗在艺术上善于映衬与妙用指代。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试想,如果是在风和日丽、山明水净的条件下行军,又怎能见出士气的昂扬坚强呢?适应氛围描写的需要,在押韵上采用了入声的韵脚,一、二、四句末一字入韵,“裂”、“折”、“雪”都是入声“屑”韵字,韵尾为舌尖音,收音短促,适宜于抒写或悲或壮的诗情。 前两句的氛围描写与入声韵的选用,为抒写壮美的诗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映衬毕竟是陪宾,描写的成败,关键在于作为主体的三、四两句。后两句意在写人,却不正面写出,更不和盘托出,而只是拈出与人相关的二物——“横笛”、“红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这种指代手法的运用,既节省了笔墨,又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容量,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军中物品无数,只写笛、旗二者,不仅出于只有笛声、红旗才会被远处发现,还因为只有此二物最足以表见行军将士的精神。在写法上,先写“横笛闻声”,后写“红旗直上”,符合人们对远处事物的注意往往“先声后形”的一般习惯。特别巧妙的是“不见人”三字的嵌入。“闻声”而寻人,寻而“不见”,从而形成文势的跌宕,使末句的动人景象更为显豁地突入人们的眼帘之中。 《从军行》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
  • 2楼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2-13 19:13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 终不还。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