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思想的现实意义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17 12:27
- 提问者网友:鐵馬踏冰河
- 2021-01-17 08:19
如上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拾荒鲤
- 2019-11-11 13:51
高尚品性的形成,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既需要心无旁骛的恒心“德炼”,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儒家学说的核心之一,是“仁”。从构造来看,“仁”字是“二人”,两个人,自然就存在一个“相互”的问题。所以我认为“仁”最初是用来协调人际道德关系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崇仁向善,那我们将会用高尚的道德建成我们的心灵高地,建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仁”的道德内容极为广泛,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集各类道德规范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做人之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结构,并给出了行之有效的修“仁”路径和方法。 一是“欲仁”。《论语·述而》:“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点明了修德的主观能动性:要成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关键在于“我欲仁”。首先我想做好人,那才能“仁”;这就启示我们,要从小认识到“好人是这个世界的魂”,尊敬好人,崇尚好人,“想”做好人,学做好人,才可能成为好人:好孩子、好学生和好公民。 二是克己复礼。当颜回请教孔子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时,孔子这样回答:“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孔子认为,要严格要求自己,使言行回复到“礼”的标准,才能实现“仁”。一个人做到了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礼,天下的人就都会赞许他是“仁人”了。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怎样做呢?孔子答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思是:不符合礼教的不能看,不符合礼教的东西不能听,不符合礼教的东西不能说,不符合礼教的事不能做,从眼睛、耳朵、嘴巴、身体各方面严格管束自己,由外修进而达到内修。要达到这个境界,就要靠自己的扎实努力。当然,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主张校正等级秩序,达到尊卑有序,贵贱有序,这也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的一面。到了宋代,朱熹认为“礼”不仅仅指具体的礼节,“复礼”就是应当遵循天理,遵守自然法则,按自然规律办事。“礼”的本质是仁爱,孔子认为如果人们都能够依礼行事,那么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人格,成为“仁者”。“克己复礼”为我们提出了“仁者成人”的修炼标准:尊重规律,严以律己。 三是“近朱远墨,择仁而居”。《论语·里仁》:“里(居住)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是美好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可为佐证。《论语·颜渊》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点明要交善友,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育我们:要离那些德高人士近一些,获取正能量;对于那些阴暗的小人,如果我们不能改善他们,那就离他们远一些,不与为伍,避免被“同化”。诸葛亮总结说:“亲贤臣、远小人,使先汉兴隆;亲小人、远贤臣,使后汉倒塌衰亡。”作为现代学校管理,十分强调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充满正能量的氛围中学习成长,其原因正居于此。 四是行“恕”。从字面来看,“恕”,是“如心”,也就是“如自己的心”。《论语·卫灵公》:“子孟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自己的心去推别人的心,推己及人。1998年,全世界100多个宗教组织代表集会发表“普世伦理宣言”,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写进宣言。《论语·阳货》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仔细品味“恕”,就会发现:我们很多时候之所以活得很累,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恕”,没有解开束缚我们心灵的“小疙瘩”,遇事想不开,凡事放不下,别人的一点“对不起”就让我们老长时间耿耿于怀。同时,我们习惯于把产生问题的原因往别人身上推,给周围人提出过多的甚至苛刻的要求,却不去主动考虑别人的承受能力和内心感受,造成人与人之间心理、心灵的隔阂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这对谁都是“紧箍咒”。其实只要我们理解透了“恕”这个字,做到原谅人,宽容人,那我们就会发现天地之宽,也就会收获更多的朋友和快乐。 五是谨言。《论语·颜渊》:子曰:“仁者,其言也讱”,“讱”的意思是“话不轻易出口,说话十分谨慎”;《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几句话道出了孔子的同一个主张:敏于行而慎于言。这就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俗话说: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无意间随口说出的一句话,可能在无形中伤人心,再收回已不可能了,发表言论、做人做事还是要三思而后言,三思而后行。说到教育,教师是最苦口婆心的群体,但即便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在与学生交谈时也要斟词酌句,考虑充分,避免因种种原因在学生面前失言和食言,形成教育隔阂,影响教育效果。 六是践德。《论语·子路》:“(樊迟)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这是强调在实践中提升道德水准。有仁德的人,需要先付出艰苦努力,才能有所获;有仁德的人,总是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把敬业奉献放在第一位,把严谨治学放在第一位。《论语·卫灵公》又曰:“当仁不让于师”,这是“当仁不让”典故的出处。“当仁”,一为面临仁德,一为担当实现“仁道之重任”。自古以来,“师”的地位很高,所谓“天地君亲师”。但在“行仁”面前,即使面对老师,也不谦让,而是自己勇于实践。 修“仁”、修德都是道德实践的过程。道德实践贯串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首要的是需要我们的身体力行和率先垂范,还需要经过很长很长时间的历练和检验。社会公德、家庭道德、职业道德都要在具体的生活、工作中长时间历练才能形成和凝固。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轮獄道
- 2019-09-30 16:36
对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